潭柘寺镇
地名由来:因境内有千年古刹潭柘寺而得名。寺以山上的龙潭、柘树而得名。
2015年7月,潭柘寺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14年7月,潭柘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潭柘寺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2009年1月,潭柘寺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交通地理:潭柘寺为北京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历史悠久,北京古谚有“先有十柘,后有幽州”。潭柘寺位于西郊潭柘山腰,寺以山上的龙潭、柘树而得名。潭柘寺镇也因此而得名。
潭柘寺镇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毗邻本市丰台区与房山区,全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
距市中心34公里,国道108线路贯穿整个辖区,距门头沟区政府21公里,距六环11公里。
辖区内道路畅通,潭王路、南赵路等公路养护良好,路况安全畅通,镇中心大道全新打造,周边绿化、基础设施健全,通往潭柘寺景区的道路整洁、幽静,与潭柘寺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构筑整个雅俗、古朴的氛围。潭柘寺镇中心距潭柘寺风景区2公里,5分钟便可到达,距戒台寺景区6公里,约10分钟可以到达,可谓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人文经济资源
潭柘寺镇依靠历史自然资源,弘扬地区文化,走旅游富镇之路,并以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强镇”为目标,按照“环境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富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扎实工作,求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维持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使全镇经济取得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54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8312.9万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28万元,占总收入的2%;第二产业完成9796.9万元,占总收入的33%;第三产业完成17594.9万元,占总收入的65%,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潭柘寺镇经济的支柱。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48元。
通过实施富农工程,建立北京仙潭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户210户,户均收入由去年的1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5万元,仅2004年上半年又培育了1万只珍禽;建立潭柘寺镇阳坡元村“千亩标准化核桃基地”工程,总投资130万元;我镇不断加强对农家乐的投入,平原村共建10个农家乐,南村建农家乐1个,共投资90万元。
潭柘寺镇辖区内共有12个行政村,共计6423户、11744人、其中农业人口6540人,非农业人口5204人。通过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民俗旅游业,安排就业260余人,其中非农户失业人员85人。充分利用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小城镇的有利契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劳动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潭柘寺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
赵家台村
赵家台村位于京西潭柘寺镇,坐落在潭柘寺和戒台寺之间,距市中心30公里。村域面积3平方公里,四面环山。来赵家台,感受老村文化,领略新村巨变。赵家台老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素有“纸糊的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