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寺塔
永泰寺塔
共 111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06
历史沿革
永泰寺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年)。
永泰寺塔在唐代(618~907年)重建。
建筑格局
永泰寺塔为平面方形的11层叠涩密檐式砖塔。塔高约24米,周长18.4米,壁厚1.4米。整体为黄泥砖砌而成,外壁敷有一层白灰保护。同法王寺唐塔的造型、结构基本相同。塔身高耸,南面辟券门,塔心室为长方形,呈空简状直通塔顶。塔身上部为层层叠加、向外伸展的密檐,檐外轮廓连线呈柔和而优美的抛物线形。塔刹由仰莲、五重相轮组成,塔身外敷白灰。水泰寺塔是整个永泰寺建筑群中现存价值最高的建筑。塔的造型,具有显著的初唐建筑风格,为现存密檐式方塔中的上品,塔身南面辟券门,塔室内部亦为方形,上部呈空简状直通塔顶。塔刹由仰莲和五重相轮组成。全塔中部微凸,上下收分,上部收分稍明显,外轮廓呈现出柔和优美的抛物线形。平面作八角形,砖筑实心,外表主要分成高座、单层塔身和上面的多层密檐三部分。座是重叠的两组须弥座,每组中间有一道“束腰”,用“间柱”分成格子,每格中刻一浅龛,中有浮雕,.上面用一周砖刻斗拱和栏杆,故极富于装饰性。座以上只有一单层的塔身,托在仰翻的大莲瓣上,塔身四正面有拱门,四斜面有窗,还有浮雕力神像等。塔身以上是十三层密密重叠着的瓦檐。第一层檐以上,各檐中间不露塔身,只见斗拱;檐的宽度每层缩小,逐渐向上递减,使塔的轮廓成缓和的弧线。
文物遗存
永泰寺塔塔附近另有金代(1115~1234年)均庵主塔、明代(1368~1644年)肃然无为普同之塔,均为永泰寺的附属建筑。
永泰寺塔在行道地面上,发现了一些坍塌成碎片的壁画,经加固处理,揭出佛像和菩萨像各一尊。北面的房址是客堂或办公场所,曾出土许多汉文和法卢文(Kharosthi)的木简牍,有的与国家事务有关。
历史文化
武泰元年(528年),孝明帝的妹妹永泰公主到该寺削发为尼,潜心修佛。由于她乐善好施,经常将钱粮赈济给周围的苦难百姓,因此,深受广大僧俗百姓的崇敬和爱戴,影响颇为深远。北周建德二年(573年),武帝禁佛灭法,寺院被废。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恢复原状。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再次修复,更名为永泰寺塔。
文物价值
永泰寺塔是郑州地区唐塔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河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唐代大型砖塔之一。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永泰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永泰寺塔位于西北西麓子晋峰下。
交通
自驾前往永泰寺塔:从贵州出发,沿着贵阳绕城高速、银百高速、江黔高速、杭瑞高速、二广高速、郑栾高速、焦唐高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