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山、学山遗址群
共 229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2:00
历史沿革
2006年,金莲山发现有古墓葬,随即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进行考古勘探,勘探总面积约120000平方米,墓葬主要分布在金莲山山顶及北坡、东坡和西坡,墓葬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
2008年底至2009年初,进行正式考古发掘。两次发掘主要集中在山顶部分,共清理古墓葬412座,出土器物1300余件(套),年代为春秋至东汉时期。
遗址特点
综述
金莲山、学山遗址群主要包括金莲山青铜墓葬群和学山古聚落遗址。墓群保存了大量完好的人体遗骸,存在丰富的叠肢葬、叠层葬(丛葬)、二次葬、杀殉等独特葬俗的文化遗存。金莲山墓葬群分布面积广,墓葬密集,是迄今滇青铜文化考古中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墓葬群,墓葬内人体骨骼保存完整,展示了2000年前的历史文化信息;遗址群发现为完整地了解金莲山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提供了难得的聚落考古资料。
金莲山墓地群
金莲山的北坡为几个地势稍微平缓的阶地,墓葬依阶地顺序排列,均为南北向,少有叠压打破关系,与山顶部位的墓葬有着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东坡墓葬分布密集,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墓葬均为西南—东北向。北坡的墓葬和东坡的墓葬因存在间隔区而分离开来,成为两个不同的墓区。北坡和山顶区域的间隔不是太明显,也可能一个陡坎就是一个分界,或者本身就连在一起;而东坡墓区与山顶墓区的间隔地带很宽,有近50米的距离。这个间隔地带较平缓,在勘探中没有发现墓葬。金莲山墓地的墓葬可能存在3个不同的墓区,它们分别以西北—东南、北—南(南—北)以及西南—东北向墓葬为代表。金莲山墓地普遍为中小型墓葬,一般长2~3米,宽0.5~1.5米,小型墓葬占墓葬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最大墓葬的长度不超过4米。从金莲山墓地各墓葬的随葬品来看,一般仅几件,多的不过二三十件,少则没有,且多数是实用器,包括青铜器、陶器、石器和骨器等,以青铜器为主,陶器次之,还有少量的骨器和石器。金莲山墓地也有高等级的大型墓葬。金莲山墓地应是生活在澄江坝子的滇国某一族群的墓地。
学山遗址群
文物遗存
金莲山遗址群出土三足铜鍪
金莲山墓地各墓葬的随葬品包括青铜器、陶器、石器和骨器等,以青铜器为主,陶器次之,还有少量的骨器和石器。青铜器包括兵器和生产工具。青铜工具中的明器锄和铲独具特色,陶器中的釜、壶、罐、尊较常见,瓦足鼎和单耳罐的数量比较少。学山遗址群发现陶片、铜器和炼渣等遗物,浮选中还发现小麦的遗存。
研究价值
金莲山、学山遗址群对云南青铜文化研究领域有关人类学研究、族属、丧葬制度、特别是就古滇国主体民族的族属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金莲山、学山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金莲山、学山遗址群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坝子东边山脚下。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金莲山、学山遗址群,路程约7.7千米,用时约20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