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洼遗址

刘家洼遗址

共 222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02

历史沿革

无人机拍摄的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发掘现场
2016年11月,陕西澄城县刘家洼村西北发现有墓葬被盗。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勘探和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勘探发现墓葬210多座,其中带墓道的中字型大墓2座。其中一座大墓椁室东北角建鼓铜柱套上刻铭“芮公”作器,下压的1件铜戈上也有“芮行人”铭文。考古人员据此判断,大墓墓主应当是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国国君。
2019年1月,经过连续两年对该遗址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考古工作人员重点发掘了包括周代诸侯大墓在内的两处墓地,认定该地为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邑遗址。

遗址布局

刘家洼东周遗址根据调查确认遗址范围约3平方千米。其西、南、北三面以自然冲沟为界,东面由一条人工壕沟与外相隔,壕沟南、北两端与自然冲沟相接,由此,以自然冲沟和人工壕沟相连组成一个封闭的大型遗址区域,东西2000米、南北1500米。鲁家河穿遗址区中心而过,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区。遗址区内可采集到丰富的周代文化遗物,断崖上可看到较多灰坑及夯土墙等遗迹。
在遗址东区中部的位置,调查和勘探发现有一面积10余万平方米城址。城址西面邻鲁家河河道、南、北、东三面由夯土墙相围合,亦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城址区,位置居中、地势险要。城址内采集到陶鬲、盆、罐、豆、三足瓮等春秋陶器残片,此外还有一块陶范残块。勘探有大量灰坑和板瓦等建材堆积,属重要建筑所在,应是高等级人群居住区。
东、西两区都勘探发现了一般居址密集区和墓地。已确认的墓地有4处,共210余座墓葬,东区3处,西区1处。墓地的边缘或附近都分布有一般居址,但其主体部分不见任何居址遗存。所有墓葬均南北向,除东I区墓地两座带墓道的“中”型大墓(M1与M2)外,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但规模大小有别。

遗址特点

刘家洼遗址范围示意图
刘家洼东周遗址由联合组队开展考古发掘,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形制、纹饰等分析,推断遗址时代属春秋早期。在全面系统调查与勘探的同时,重点发掘了包括周代诸侯大墓在内的两处墓地,认定该地为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城遗址。

文物遗存

东I区墓地共发掘大、中、小型墓葬71座、车马坑2座、马坑1座,其中带墓道的中字形大墓2座(M1、M2),大型竖穴土坑墓1座(M3)。
“中”字形大墓M1劫后残留各类随葬品总计240件(组),包括彩绘木俑、铜簋、2组10件编磬、2套残存编钟,铜铎、漆木建鼓、铁矛、大玉戈等。M2出土各类文物400件(组),主要有7件鼎、1件簋、1件盘与1件铜鍑;2套编钟编磬及钟虡(古代悬挂钟的架子两旁的柱子)、磬架,4件建鼓、1件陶埙、1件疑似木质琴瑟类乐器。西侧保存较好的钟架,上有嵌蚌饰的木雕漆绘图案,下伏圆雕兽形虡座甚为壮观。墓都出土大量车马器,不少兵器和少量玉器。
M2椁室建鼓铜柱套上刻铭‘芮公’作器,下压的1件铜戈上也有‘芮行人’铭文。M2墓出土的长2米、宽1.3米的三栏木床遗存,四角有青铜角饰,将中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
编号M3的大墓其独特之处在于椁室四壁共置9个壁龛,每龛有一年轻女性殉葬,肢骨屈折,身上见朱砂。有2件铸有“芮公”的铜鼎、5镈9钮的编钟、大量的车马器,罕见木格漆绘墙围和1件漆器。推测墓主可能是M2芮公夫人。编号M27的墓葬出土两件鬲,口沿上铸有“芮太子白”等铭文,为判定墓地性质提供参证。
 刘家洼墓地已发现规模不等的墓葬200余座,其中包括两座“中”字形的高等级国君大墓。种建荣介绍,在2号墓中,出土了7尊鼎,显示了墓主人诸侯的身份。最关键的是,在墓的椁室东北角发现一面建鼓,鼓柱铜套上刻有铭文“芮公作器”,下面压着的1柄铜戈上亦有“芮行人”的铭文。据此判断,这里是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墓主当为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国国君。

研究价值

刘家洼遗址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地)向东周诸侯国发展演变的典型案例。不同文化传统、族系背景的居民共同使用同一墓地的现象,揭示了芮国后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呈现出地缘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周代社会组织、人群结构的重要材料。大墓出土的乐器组合,为中国音乐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出土的三栏木床遗存将中国使用中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

历史文化

保护措施

2019年3月29日,刘家洼遗址入选名单。
2019年10月7日,刘家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