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东汉帝陵

洛南东汉帝陵

共 2243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09

历史沿革

2006~2007年,配合郑西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发现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发掘。
2008年,洛阳考古研究院对洛阳偃师东汉洛南陵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并对一些墓葬进行了勘探,明确了洛南陵区范围及地势。
2012年~2017年,先后发掘了孟津县朱仓村M722东汉陵园遗址和伊滨区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
2017年~2022年,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发掘工作先后揭露内陵园北门址、东门址,以及“园寺吏舍”和“钟虡”建筑单元局部。根据出土的卷云纹瓦当和“光和三年造”纪年石器,初步判定陵园始建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以及陵园的整体布局,推测该陵园主人为东汉桓帝刘志。

遗址特点

综述
洛南东汉帝陵在汉魏洛阳城的东南处,今河南省洛阳市。考古人员推测这里有6座帝陵,分别是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宣陵。
东汉帝陵排水系统
东汉帝陵陵园内的排水系统是经过统一规划的,尤其是相邻的陵园,其排水系统互相连通。排水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主排水渠、排水支渠和渗井。其中,排水支渠从院落等小型建筑单元由内向外排水,注入主通道内的主排水渠。排水渠的一端、转角以及交汇处均设置方便清理淤积物、防止排水系统堵塞的渗井,渗井上部由带有渗水孔的石板覆盖,裸露于地面之上,渗水孔平时用小石板覆盖。排水渠在陵园的修建过程中为最先修建的,陵园内主排水渠一般与陵园内道路系统并行,且所有排水渠均为暗渠。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勘探平面图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属洛南东汉帝陵,位于洛阳市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园封土已被夷平,封土原始直径约125米。经勘探,陵园遗址总面积约1.5平方千米。考古发掘区主要集中在陵园东北侧的一号、三号陵寝建筑单元,内陵园东门、石殿东南建筑基址等处。一号、三号陵寝建筑单元均为院落群式建筑,外部有垣墙和排水渠环绕。建筑单元内部的院落布局规整,院落南北两列为一组,背靠背对称分布,南侧院落南向,北侧院落北向。每个院落南北长约29米,东西宽约19米,由房址、天井、廊道、门址、渗井、排水渠等构成。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钟虡”位于封土和“石殿”的东南侧,由一处台基式建筑、一处房屋建筑和两列四排方形磉墩组成。台基式建筑呈南北向长方形,夯土台基内部发现南北排列的大型石柱础,柱础边长0.9米,距现存台基顶部约2.2米,故推测该建筑为悬挂大型乐钟所设,应为陵园内的礼制建筑—“钟虡”。另外还对“石殿”进行了局部发掘。根据勘探结果,“石殿”为一处边长约80米的方形高台式建筑。“石殿”的东南角,发现散水、门址、夯土、道路等遗迹。在石殿东侧发现一条东西向道路,与内陵园东门址内道路对应,应为内陵园向东通往外陵园的主干道。

文物遗存

综述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内出土遗物以陶制建筑材料为主,还有少量陶制生活用器残片、铁器、铜构件等。陶制建筑材料主要为板瓦和筒瓦,瓦当均为卷云纹瓦当。
光和三年圆形石器
光和三年圆形石器
石器,外径0.8米,内径0.7米,通高0.2米,带有“光和三年造”题记,为确定归属提供了有力证据,也是东汉帝陵地望问题的重大突破。“光和”为东汉灵帝年号。桓帝去世之后,汉灵帝刘宏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即位。白草坡东汉陵园因其位置为洛南陵区距离都城最近的陵园,结合文献记载,前期推测为桓帝宣陵。虽然东汉时期存在皇帝在位时提前建造陵墓的情况,但是根据文献记载,灵帝文陵位于邙山陵区,且基本确认刘家井大冢为灵帝文陵,因此这件灵帝时期制造的石器,应是桓帝陵园内使用。综合出土遗物、文献记载,基本确实白草坡东汉陵园为汉桓帝宣陵。

研究价值

洛南东汉帝陵为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洛南东汉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所获荣誉

2018年4月10日,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洛南东汉帝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洛南东汉帝陵(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路程约5千米,用时约11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