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东汉帝陵
洛南东汉帝陵
共 2243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09
历史沿革
2006~2007年,配合郑西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发现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发掘。
2008年,洛阳考古研究院对洛阳偃师东汉洛南陵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并对一些墓葬进行了勘探,明确了洛南陵区范围及地势。
2017年~2022年,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发掘工作先后揭露内陵园北门址、东门址,以及“园寺吏舍”和“钟虡”建筑单元局部。根据出土的卷云纹瓦当和“光和三年造”纪年石器,初步判定陵园始建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以及陵园的整体布局,推测该陵园主人为东汉桓帝刘志。
遗址特点
综述
东汉帝陵排水系统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勘探平面图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属洛南东汉帝陵,位于洛阳市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园封土已被夷平,封土原始直径约125米。经勘探,陵园遗址总面积约1.5平方千米。考古发掘区主要集中在陵园东北侧的一号、三号陵寝建筑单元,内陵园东门、石殿东南建筑基址等处。一号、三号陵寝建筑单元均为院落群式建筑,外部有垣墙和排水渠环绕。建筑单元内部的院落布局规整,院落南北两列为一组,背靠背对称分布,南侧院落南向,北侧院落北向。每个院落南北长约29米,东西宽约19米,由房址、天井、廊道、门址、渗井、排水渠等构成。
文物遗存
综述
光和三年圆形石器
光和三年圆形石器
石器,外径0.8米,内径0.7米,通高0.2米,带有“光和三年造”题记,为确定归属提供了有力证据,也是东汉帝陵地望问题的重大突破。“光和”为东汉灵帝年号。桓帝去世之后,汉灵帝刘宏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即位。白草坡东汉陵园因其位置为洛南陵区距离都城最近的陵园,结合文献记载,前期推测为桓帝宣陵。虽然东汉时期存在皇帝在位时提前建造陵墓的情况,但是根据文献记载,灵帝文陵位于邙山陵区,且基本确认刘家井大冢为灵帝文陵,因此这件灵帝时期制造的石器,应是桓帝陵园内使用。综合出土遗物、文献记载,基本确实白草坡东汉陵园为汉桓帝宣陵。
研究价值
洛南东汉帝陵为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洛南东汉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所获荣誉
2018年4月10日,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洛南东汉帝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洛南东汉帝陵(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路程约5千米,用时约11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