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詛咒的勝利

联合创作 · 2023-10-07 04:21

加薩走廊硝煙再起,巴勒斯坦第三次大起義即將爆發?!

巴勒斯坦於聯合國首度升旗,奧斯陸協議岌岌可危。

曾親身經歷南黎巴嫩衝突及黎巴嫩戰爭的以色列前國防軍軍官

對以巴衝突與中東紛爭五十年始末之完整剖析

了解中東紛爭與以巴衝突的第一手完整情報

重回以色列佔領區、奧斯陸協議、屯墾區等新聞進行式的歷史起點

揭露以色列如何從離散的猶太民族成為強權的武裝國家

如何隱身在傷痕悲情下,成為加劇中東戰火、造成難民流離失所的武裝國家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決定對敘利亞、埃及、約旦等國開戰,並驚人地在六天內佔領加薩走廊、西奈半島、戈蘭高地、西岸與阿拉伯屬東耶路撒冷。自其於1948年建國以來,阿拉伯人認為以色列佔據了他們的家園,因此無論是南邊的埃及、東部的約旦,還是北部的敘利亞,都不斷地和以色列相互攻擊。在「六日戰爭」之前,鑑於猶太民族過去經歷大屠殺的歷史,以色列一直被西...

加薩走廊硝煙再起,巴勒斯坦第三次大起義即將爆發?!

巴勒斯坦於聯合國首度升旗,奧斯陸協議岌岌可危。

曾親身經歷南黎巴嫩衝突及黎巴嫩戰爭的以色列前國防軍軍官

對以巴衝突與中東紛爭五十年始末之完整剖析

了解中東紛爭與以巴衝突的第一手完整情報

重回以色列佔領區、奧斯陸協議、屯墾區等新聞進行式的歷史起點

揭露以色列如何從離散的猶太民族成為強權的武裝國家

如何隱身在傷痕悲情下,成為加劇中東戰火、造成難民流離失所的武裝國家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決定對敘利亞、埃及、約旦等國開戰,並驚人地在六天內佔領加薩走廊、西奈半島、戈蘭高地、西岸與阿拉伯屬東耶路撒冷。自其於1948年建國以來,阿拉伯人認為以色列佔據了他們的家園,因此無論是南邊的埃及、東部的約旦,還是北部的敘利亞,都不斷地和以色列相互攻擊。在「六日戰爭」之前,鑑於猶太民族過去經歷大屠殺的歷史,以色列一直被西方國家視為悲情的受害者。但這場戰爭改變了一切,「受害者」搖身一變成為「佔領者」。以色列對佔領區人民的軍事鎮壓及對阿拉伯人的迫害,使這場勝利從被賜福的光榮時刻,逐漸成為「被詛咒的勝利」。

布列格曼曾服役於以色列國防軍,並親身參加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他憑藉親身觀察與第一手情報,依循著以色列佔領地政策的曲折經歷鋪陳敘述。布列格曼帶領讀者認識以色列對西岸、耶路撒冷、加薩走廊、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的佔領,佔領區內巴勒斯坦人的動亂與起義,以及以巴走走停停的和平協商。四十多年來蜿蜒曲折的經歷,不但擺盪在兩股背道而馳的驅力之間,更決定了活在占領區中數百萬平民的命運。而阿拉伯─以色列衝突的真正悲劇所在,即在這四十多年間,雙方都犯下了些許錯誤,也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衝突及錯誤的累積造成仇恨,也造成以巴兩國人民的悲劇,在「寧要土地,不要和平」的堅持下,這場中東衝突的主角該如何全身而退?

※ 全球媒體一致讚譽:

《經濟學人》:「身為一位曾參與黎巴嫩戰爭的前以色列軍人,布列格曼對他撰寫的主題有第一手資料。做為倫敦國王學院的學者,他已累積了豐富的文件,其中不少是加密且未被公開的。這是一本詳盡並經過深思熟慮而寫成的著作」

《出版人週刊》:「布列格曼極為熟悉他所運用的材料,而他清晰的寫作風格能吸引讀者全面客觀地看待阿以衝突。」

《Open Letters Monthly》:「亞榮‧布列格曼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資格寫關於以色列自1967年的六日戰爭後,占領巴勒斯坦一事的人。布列格曼帶領他的讀者穿過以色列占領區內豐富的故事。作者意圖避免在書中情緒激動地謾罵,而他成功地做到這一點。這本書嚴肅地記下瘋狂又邪惡的現實。」

《週日時報(倫敦)》:「布列格曼完美地講述了這個淒慘無望的故事,以及這是如何地悲痛。這是一份不利的判決。」

《Kirkus》:「一本直白又迫切的著作,深刻地批評以色列的政治。」

《獨立報》:「清楚易懂……即時……布列格曼讓這本書超越許多討論以巴衝突的著作。……這是本極易閱讀的研究,也是對那些想了解更多軍事勝利如何變成悲劇的人而言,一個絕佳的開始。」

馬丁•克里費德(Martin van Creveld,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這是一本討論以色列占領區以及為何其占領必須盡快結束最好的書。只有深切熱愛他的祖國的人,可以寫出這樣深具豐富性及洞見的著作。」

作者:亞榮‧布列格曼(Ahron Bregman)

1958年生於以色列,曾服役於以色列國防軍,於1978年的利塔尼行動及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中,以砲兵軍官身分參戰,並被晉升為上尉。退役後,他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就讀國際關係及政治學。1988年在以色列《國土報》的訪問中,布列格曼宣稱他將拒絕在以色列佔領區內擔任後備軍人,之後他即離開以色列並定居英國。布列格曼取得倫敦國王學院的軍事研究博士,並任教於此。著有《五十年戰爭:以色列和阿拉伯人》(The Fifty Years: Israel and the Arabs)、《以色列的戰爭:1947以來的歷史》(Israel’s War: A History since 1947)、《以色列的歷史》(A History of Israel)及《稍縱即逝的和平:聖地如何擊潰美國》(Elusive Peace: ...

作者:亞榮‧布列格曼(Ahron Bregman)

1958年生於以色列,曾服役於以色列國防軍,於1978年的利塔尼行動及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中,以砲兵軍官身分參戰,並被晉升為上尉。退役後,他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就讀國際關係及政治學。1988年在以色列《國土報》的訪問中,布列格曼宣稱他將拒絕在以色列佔領區內擔任後備軍人,之後他即離開以色列並定居英國。布列格曼取得倫敦國王學院的軍事研究博士,並任教於此。著有《五十年戰爭:以色列和阿拉伯人》(The Fifty Years: Israel and the Arabs)、《以色列的戰爭:1947以來的歷史》(Israel’s War: A History since 1947)、《以色列的歷史》(A History of Israel)及《稍縱即逝的和平:聖地如何擊潰美國》(Elusive Peace: How the Holy Land Defeated America)。

譯者:林書媺

台大外文系、中央法文所畢業,目前就讀於康乃爾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班。譯有譯有泊硯(Erik Bordeleau)的〈不透明性的關照:論蔡明亮「保守」的電影姿態〉(《變/遷/留/轉:視域之徑》)、〈「在場」的如夢似劇:黃明川電影二三事〉(《如夢似劇:黃明川的電影與神話》)等。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