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

联合创作 · 2023-10-08 07:45

《長編》是宋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史料,但此書通行的五百二十卷本皆屬四庫閣本系統,民族語譯名及違礙文字已遭四庫館臣大量篡改。而湖南圖書館所藏《長編》作爲四庫之底本,其與現存四庫諸閣本及後世刻本相比,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與學術價值。兹從以下兩個方面,稍作介紹。

第一,《長編》四庫底本之譯名皆保留館臣改譯前的原貌,試舉兩例。

(一)卷二六二熙寧八年四月庚辰,四庫底本原作:「蕃官副軍主李磨氈角授三班借職。」「磨氈角」,墨筆改作「默戩覺」,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活字本、浙本及點校本皆同。按《永樂大典》引《長編》即作「磨氈角」。又同月甲申條,四庫底本原作:「馬銜山後欺當族蕃部打波説諭趙醇忠及母妻等來降,又誘洮州邦令酋首居岷州城北,遂成蕃市。」其中「欺當」、「打波」、「邦令」,墨筆分别改作「錫丹」、「達克博」、「巴淩」,此三名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活字本、浙本...

《長編》是宋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史料,但此書通行的五百二十卷本皆屬四庫閣本系統,民族語譯名及違礙文字已遭四庫館臣大量篡改。而湖南圖書館所藏《長編》作爲四庫之底本,其與現存四庫諸閣本及後世刻本相比,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與學術價值。兹從以下兩個方面,稍作介紹。

第一,《長編》四庫底本之譯名皆保留館臣改譯前的原貌,試舉兩例。

(一)卷二六二熙寧八年四月庚辰,四庫底本原作:「蕃官副軍主李磨氈角授三班借職。」「磨氈角」,墨筆改作「默戩覺」,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活字本、浙本及點校本皆同。按《永樂大典》引《長編》即作「磨氈角」。又同月甲申條,四庫底本原作:「馬銜山後欺當族蕃部打波説諭趙醇忠及母妻等來降,又誘洮州邦令酋首居岷州城北,遂成蕃市。」其中「欺當」、「打波」、「邦令」,墨筆分别改作「錫丹」、「達克博」、「巴淩」,此三名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活字本、浙本、點校本皆與墨筆改譯者相同,而《永樂大典》引《長編》則與四庫底本一致。

(二)卷五一七元符二年十月丁未條,四庫底本原作「鵝毛兀都城、囉咓抹逋城、厮歸丁、南宗堡、膔哥城係要切之處」,其中「鵝毛兀都」、「囉咓抹逋」、「膔哥」,墨筆分别改爲「阿密鄂特」、「魯旺瑪爾布」、「羅格」。此三名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活字本、浙本、點校本皆爲改後之譯名。又「厮歸丁」墨筆改爲「斯桂鼎」,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同,而活字本、浙本、點校本則作「斯嚕丹」 ;「南宗」墨筆改作「鼐宗」,文淵閣本、活字本、浙本、點校本皆同,而文津閣本仍作「南宗」。按《宋會要輯稿》載此事作「鵝毛城、羅瓦抹逋城、厮歸丁、南宗堡、膔哥城係要切之處」,所記諸城之名與《長編》四庫底本略同,均爲宋時譯名。

第二,《長編》涉及胡虜夷狄等違礙内容者,在四庫底本鈔成以前已做過少量改動,但大部分仍存舊貌。以卷二七爲例:

《長編》卷二七四庫底本與宋本違礙文字對照表:

……(表略)……

由上可知,此四庫底本中譯名皆未經改譯,違礙文字亦多仍原本之舊,是現存諸本中最接近《永樂大典》所收《長編》原貌的版本,具有極其珍貴的版本價值和四庫學價值。

首先來看其版本價值。憑藉這一新發現的四庫底本,我們可以將通行本《長編》中遭四庫館臣改譯的大量民族語譯名予以徹底回改,並在相當程度上恢復四庫館臣諱改的内容,從而爲宋、遼、金史及相關民族史研究提供更爲原始可靠的史料。尤爲重要的是,在此底本中很可能找到大段被館臣删落或篡改的《長編》佚文。如卷五八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王曾上奏云:「古者尊中國,賤夷狄,直若手足。二漢始失,乃議和親,然禮亦不至均。今若是,是與之亢立,手足並處,失孰甚焉。狄固不可啟,臣恐久之非但並處,又病倒植,願如其國號契丹足矣。」這段近七十字的文字,在四庫底本中並無改動痕跡,但在諸閣本中却僅餘「是與之亢立,失孰甚焉,願如其國號契丹足矣」十八字。大概是由於其所反映出的華夷觀念深爲四庫館臣所忌,故在後來鈔入諸閣或覆校時遭到了筆削。這樣大幅度的删改,在當時絶非個例。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斷,類似王曾奏疏這樣的大段佚文在《長編》四庫底本中應該爲數不少,如根據四庫底本對《長編》加以全面校勘,一定會有許多新的發現。

其次是其四庫學價值。《長編》四庫底本也是迄今發現的部頭最大的四庫底本,鈔成於乾隆四十三年,修改工作持續至乾隆五十二年,較爲完整地反映了《長編》輯佚、整理的過程,對於深入研究《大典》本輯佚、民族語譯名改譯等四庫學問題亦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無論是着眼於宋、遼、金史及相關民族史研究,抑或是四庫學研究,《續資治通鑑長編》四庫底本均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與學術價值。爲此,湖南圖書館特交付中華書局雙色影印出版,以求嘉惠學林。相信在這部卷帙浩繁的典籍中,還有更多不爲人知的學術寶藏有待開發。

李焘,字仁甫,号巽岩,四川眉州人。李焘是唐朝宗室曹王的后代。绍兴八年(1138)李焘考中进士,任华阳主簿,调任雅州推官。乾道三年(1167年),任兵部员外郎兼礼部郎中。官至敷文阁学士。李焘博览群书,特别熟悉宋朝的典章制度。勤于著述,为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网罗收拾四十年”,“精力几尽此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受到宋孝宗的高度重视,诏令依《资治通鉴》纸样及字样大小缮写《续通鉴长编》一部,将李焘衔位于卷首依司马光衔位书写,取得了与《资治通鉴》同等规格的待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