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传”字辈
昆剧“传”字辈在中国昆曲的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传”字辈不仅延续了昆曲的命脉,而且在1949年后,为培养新时代的昆曲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是著名作家杨守松十多年间采访上海昆大班、浙江“世”字辈和江苏“继”字辈等昆曲人的第一手文字成果,也是首部以“传”字辈为叙写对象的长篇报告文学。真实生动地讲述了周传沧、王传渠、薛传钢、周传瑛、沈传锟等一大批“传”字辈演艺人跑码头、跑龙套,为传承昆曲艺术呕心沥血、艰难卓绝的从艺经历,抢救性地记述了诸多昆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物与事件,且将“传”字辈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与探索娓娓道来,既还原了一代昆曲艺人奋斗、磨难与成功的历程,又客观地总结了他们为昆曲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以“传”字辈演艺人洞见戏曲文化故事,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繁荣提供的有益借鉴,借昆曲说文化,由文化之梦彰显国...
昆剧“传”字辈在中国昆曲的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传”字辈不仅延续了昆曲的命脉,而且在1949年后,为培养新时代的昆曲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是著名作家杨守松十多年间采访上海昆大班、浙江“世”字辈和江苏“继”字辈等昆曲人的第一手文字成果,也是首部以“传”字辈为叙写对象的长篇报告文学。真实生动地讲述了周传沧、王传渠、薛传钢、周传瑛、沈传锟等一大批“传”字辈演艺人跑码头、跑龙套,为传承昆曲艺术呕心沥血、艰难卓绝的从艺经历,抢救性地记述了诸多昆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物与事件,且将“传”字辈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与探索娓娓道来,既还原了一代昆曲艺人奋斗、磨难与成功的历程,又客观地总结了他们为昆曲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以“传”字辈演艺人洞见戏曲文化故事,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繁荣提供的有益借鉴,借昆曲说文化,由文化之梦彰显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今年恰逢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暨昆曲“入遗”20周年,本书也是纪念百年“传”字辈的最具指标意义的文字作品。
杨守松,1943年生于江苏盐城,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随后到昆山工作,2005年退休。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杨守松文集》19卷,计700万字。《昆山之路》《苏州“老乡”》等先后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文艺大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等,获奖达70余次。近8年来,致力于昆曲人物的采访和昆曲的研究、写作,其《昆曲之路》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紫金山文学奖,《大美昆曲》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