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

联合创作 · 2023-10-04 16:21

台灣近二十年來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層面均產生前所未見的變動,在這種劇烈變動環境下,教育改革已逾十年,社會各方團體無不極力建構自己的教育論述,爭奪官方的教育機制,以使自己的意識型態成為意識的支配尺度。如何解釋近二十年來教育的變革是一個深具意義的議題。

伯恩斯坦所著的《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提出符碼理論、教育機制、再脈絡化場域、認同、垂直與水平論述類型等極具原創性概念,正能提供我們一個思考架構,讓我們穿透芸芸眾生的表面,深入台灣社會深層,思考、探究和解釋教育變革及其衍生的問題,啟迪更具意義的實徵研究議題;進而爬梳教育變革的社會基礎,理解各方教育論述與認同之間權力結構與互動的糾葛。本書在理論上,讓我們更能體會教育社會學的全新風貌;在經驗上,開啟我們思考台灣教育變革更具深度和廣度的觀點;在實務上,為師資培育者因應教改所需,建立不同的師資培育方式,提升...

台灣近二十年來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層面均產生前所未見的變動,在這種劇烈變動環境下,教育改革已逾十年,社會各方團體無不極力建構自己的教育論述,爭奪官方的教育機制,以使自己的意識型態成為意識的支配尺度。如何解釋近二十年來教育的變革是一個深具意義的議題。

伯恩斯坦所著的《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提出符碼理論、教育機制、再脈絡化場域、認同、垂直與水平論述類型等極具原創性概念,正能提供我們一個思考架構,讓我們穿透芸芸眾生的表面,深入台灣社會深層,思考、探究和解釋教育變革及其衍生的問題,啟迪更具意義的實徵研究議題;進而爬梳教育變革的社會基礎,理解各方教育論述與認同之間權力結構與互動的糾葛。本書在理論上,讓我們更能體會教育社會學的全新風貌;在經驗上,開啟我們思考台灣教育變革更具深度和廣度的觀點;在實務上,為師資培育者因應教改所需,建立不同的師資培育方式,提升師資培育層次。

伯恩斯坦因其學術上的原創性,英國社會學家J. Halsey & A. Kable尊稱為「新綜合的領航者」,並獲聘為倫敦大學卡爾.曼海姆(Karl Manmhein,1893-1947)講座教授。另外,美國社會學協會教育社會學學門在2001年8月頒贈華勒 (Willard Waller)獎,表彰其終身成就與貢獻。

巴兹尔•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1924—2000) 英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伦敦大学教育社会学荣誉退休教授。终生致力于研究政治经济学、家庭、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影响了整整一代教育社会学家。一生获得众多荣誉博士学位和奖项,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社会学分会在2001年8月为其颁发威拉德•沃勒(Willard Waller)奖,表彰其终身成就与贡献。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