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诗学六讲
本书系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于1939年受哈佛大学“诺顿系列讲座”委受会之邀,以“音乐诗学”为题所做的六次讲座的文稿而整理成书,曾分别以法语和英语出版。本书不是一本系统严谨的理论研究著作,也有别于一本传授音乐概念性知识的教科书。它从一位作曲家的角度,结合个人创作实践和亲身体验,以辩论者的姿态现身说法,将创作者个人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阐明了作者对音乐本质核心价值的理解,剖析了音乐创作中核心环节的把握和取舍,并对创作与传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独立与结合,社会价值体系与音乐自身的价值规律之闻的分合等一系列美学问题作出了深刻而直白的阐述。本书虽篇幅短小,但内容充实、涉及广泛、视角独特、言辞洗练。书中对个别作曲家或音乐事件的评价从不含糊或拐弯抹角,语锋犀利且不乏偏激,虽因此引发种种争议,但也充分表现出一个...
本书系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于1939年受哈佛大学“诺顿系列讲座”委受会之邀,以“音乐诗学”为题所做的六次讲座的文稿而整理成书,曾分别以法语和英语出版。本书不是一本系统严谨的理论研究著作,也有别于一本传授音乐概念性知识的教科书。它从一位作曲家的角度,结合个人创作实践和亲身体验,以辩论者的姿态现身说法,将创作者个人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阐明了作者对音乐本质核心价值的理解,剖析了音乐创作中核心环节的把握和取舍,并对创作与传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独立与结合,社会价值体系与音乐自身的价值规律之闻的分合等一系列美学问题作出了深刻而直白的阐述。本书虽篇幅短小,但内容充实、涉及广泛、视角独特、言辞洗练。书中对个别作曲家或音乐事件的评价从不含糊或拐弯抹角,语锋犀利且不乏偏激,虽因此引发种种争议,但也充分表现出一个大家的无畏与真诚,一个智者的大气与包容。相信对于音乐家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具有哲学指导意义的、值得细细品味的论著。
前言 杨燕迪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音乐现象
第三讲 音乐创作
第四讲 音乐类型学
第五讲 走下神坛的俄罗斯音乐
第六激讲 音乐表演
中译者后记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如管弦乐《烟火》(1908)、芭蕾舞剧《火鸟》(1910)、《披德鲁什卡》(1911)等具有印象派和表现主义风格;中期作品如清唱剧《俄狄浦斯王》(1927)、合唱《诗篇交响曲》(1930)等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采用古老的形式与风格,提倡抽象化的“绝对音乐”;后期作品如《乌木协奏曲》(1945)、歌剧《浪子的历程》(1951)等则混合使用各种现代派手法如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及点描音乐等。哑剧《士兵的故事》(1918)包含舞蹈、表演、朗诵和一系列由7件乐器...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如管弦乐《烟火》(1908)、芭蕾舞剧《火鸟》(1910)、《披德鲁什卡》(1911)等具有印象派和表现主义风格;中期作品如清唱剧《俄狄浦斯王》(1927)、合唱《诗篇交响曲》(1930)等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采用古老的形式与风格,提倡抽象化的“绝对音乐”;后期作品如《乌木协奏曲》(1945)、歌剧《浪子的历程》(1951)等则混合使用各种现代派手法如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及点描音乐等。哑剧《士兵的故事》(1918)包含舞蹈、表演、朗诵和一系列由7件乐器演奏的段落,却没有歌唱角色,由此可看出其创作风格的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