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开始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系列之《中国文明的开始》(英汉对照)收录了李济在考古学、人类学方面的经典英文著作,配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译文,首次双语呈现。读者不仅可以跟随中国考古学之父探寻古老中国文明之滥觞、追溯中华民族人种之起源,亦可重见这位伟大学人的学术生涯、人生轨迹如何与中国现代科学之建立、文化之复兴、家国之命运紧紧联系地一起。
本书所选篇目大多曾刊载于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学刊上。前三篇选文原为李济先生于195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所作的三次演讲的手稿,介绍了震惊世界的“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考古学》选自陈衡哲主编的《中国文化论集》,介绍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在传统金石研究和西方田野工作方法的交汇中诞生;《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原文刊载于《史密森研究院各科论文集刊》,该次发掘是由中国人自己主持的我国科学考古发掘的先声,具有相当的史料...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系列之《中国文明的开始》(英汉对照)收录了李济在考古学、人类学方面的经典英文著作,配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译文,首次双语呈现。读者不仅可以跟随中国考古学之父探寻古老中国文明之滥觞、追溯中华民族人种之起源,亦可重见这位伟大学人的学术生涯、人生轨迹如何与中国现代科学之建立、文化之复兴、家国之命运紧紧联系地一起。
本书所选篇目大多曾刊载于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学刊上。前三篇选文原为李济先生于195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所作的三次演讲的手稿,介绍了震惊世界的“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考古学》选自陈衡哲主编的《中国文化论集》,介绍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在传统金石研究和西方田野工作方法的交汇中诞生;《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原文刊载于《史密森研究院各科论文集刊》,该次发掘是由中国人自己主持的我国科学考古发掘的先声,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一文首先于1922年发表在巴尔的摩的《中国留学生月刊》上,并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宣读;该文经修改后,于次年再度发表于《哈佛研究生杂志》,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并为英国哲学家罗素所引用。《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最初发表于1962年的《国际亚洲历史学家学会第二届双年会会议记录》上。《中国人的种族历史》是李济先生于台大考古学系所作的一次演讲,手稿于1967年发表于台北版的《中国社社刊》。
李济(1896—1979)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济之,湖北钟祥人。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26年主持山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发掘的序幕。1928年至1937年,主持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1929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成立后,长期任该组主任;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台湾后,曾任该所所长。
李济对西阴村、安阳和城子崖考古发掘的领导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他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招募、培养的学者几乎囊括了随后几十年内活跃在中国考古界的所有重要人物。他撰写的《西阴村史前遗存》、《安阳》及《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考古学,主编的考古学专集、报告集和期刊,是中国现代考古学...
李济(1896—1979)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济之,湖北钟祥人。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26年主持山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发掘的序幕。1928年至1937年,主持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1929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成立后,长期任该组主任;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台湾后,曾任该所所长。
李济对西阴村、安阳和城子崖考古发掘的领导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他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招募、培养的学者几乎囊括了随后几十年内活跃在中国考古界的所有重要人物。他撰写的《西阴村史前遗存》、《安阳》及《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考古学,主编的考古学专集、报告集和期刊,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必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