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

联合创作 · 2023-10-11 11:56

兄弟间的殷勤存问,生命中的吉光片羽。

一段亦师亦友的兄弟真情,一代知识分子的百味人生。

此四年间,夏志清在美求职,四处迁居,著成《中国现代小说史》,夏济安有幸到美访学,兄弟二人难得聚首。

----------

第三卷收录二人从1955到1959间的通信共110封。夏志清在美国努力寻找教职。在此过程中,他四处迁居,家庭也发生了一些变故;但在学术上成果辈出,完成了重量级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期间,夏济安有幸来到美国交流访学,兄弟二人得以聚首;在台湾期间则一心栽培文坛新力量,对后来的台湾文学影响深远。他们在这个可贵的和平时期谈学术、谈艺术,规划事业、联络友人,在学术和感情上互相扶持,继续人生之路。这些精心保存下来的书信,成为透视那一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极为珍贵的文献,不论就内容或数量而言,这批信件的出版都是现代中国学术史料的重要事件,深具意义。夏氏兄弟...

兄弟间的殷勤存问,生命中的吉光片羽。

一段亦师亦友的兄弟真情,一代知识分子的百味人生。

此四年间,夏志清在美求职,四处迁居,著成《中国现代小说史》,夏济安有幸到美访学,兄弟二人难得聚首。

----------

第三卷收录二人从1955到1959间的通信共110封。夏志清在美国努力寻找教职。在此过程中,他四处迁居,家庭也发生了一些变故;但在学术上成果辈出,完成了重量级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期间,夏济安有幸来到美国交流访学,兄弟二人得以聚首;在台湾期间则一心栽培文坛新力量,对后来的台湾文学影响深远。他们在这个可贵的和平时期谈学术、谈艺术,规划事业、联络友人,在学术和感情上互相扶持,继续人生之路。这些精心保存下来的书信,成为透视那一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极为珍贵的文献,不论就内容或数量而言,这批信件的出版都是现代中国学术史料的重要事件,深具意义。夏氏兄弟以书信记录生命的吉光片羽,兼论文艺,竟然饶有魏晋风雅。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那一代学人的心路历程。

----------

论就内容或数量而言,这批信件的出版都是现代中国学术史料的重要事件。这六百一十二封信起自1947 年秋夏志清赴美留学,终于夏济安1965 年2 月23 日脑溢血过世前,时间横跨十八年,从未间断。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夏氏兄弟未能身免。但尽管动如参商,他们通讯不绝,而且相互珍藏对方来信。

在滞留海外的岁月里,夏氏兄弟在薄薄的航空信纸上以蝇头小楷写下生活点滴、欲望心事,还有种种文学话题。这对兄弟志同道合,也是难得的平生知己。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王德威教授

夏志清(1921——2013),1947年赴美,1951年在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先后执教美国密歇根、纽约州立大学、匹茨堡大学等校。1961年在美国用英文出版了使他一举成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任教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1969年为该校中文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文名誉教授。

夏济安(1916——1965),原名夏澍元。1934年进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学习,1937年转学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后相继在光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香港新亚书院任教。1950年由香港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外语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