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

联合创作 · 2023-10-10 21:16

在四十年代,翻译波德莱尔最为勤勉的人恐怕是王了一,亦即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王氏熟悉法国文学,译过莫泊桑小说,时任西南联大教师,倾心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大概考虑到原作的格律相当严谨而白话文又不足以传达其精妙处,王氏遂以五、七言古诗和乐府诗的形式试译《恶之花》之第一章<愁与愿 >,共计五十八首,连载于林文铮、叶汝琏主编的昆明《中法文化》之第4期(1945年11月30日)、第5期(1945年12月31日)、第6期(1946年1月31日)、第7期(1946年2月28日)、第10期(1946年5月31日)、第11、12期合刊(1946年7月31日)上面。先看 <信天翁>。译者将题目音译为<安巴铎>并加小注:"安巴铎(Albatros),南海水鸟,有蹼",全诗如下--

海上有大鸟,名曰安巴铎。海客好事者,捕养以为乐。长随万里程,共逐风波恶。可怜天外王,

局促繋绳...

在四十年代,翻译波德莱尔最为勤勉的人恐怕是王了一,亦即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王氏熟悉法国文学,译过莫泊桑小说,时任西南联大教师,倾心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大概考虑到原作的格律相当严谨而白话文又不足以传达其精妙处,王氏遂以五、七言古诗和乐府诗的形式试译《恶之花》之第一章<愁与愿 >,共计五十八首,连载于林文铮、叶汝琏主编的昆明《中法文化》之第4期(1945年11月30日)、第5期(1945年12月31日)、第6期(1946年1月31日)、第7期(1946年2月28日)、第10期(1946年5月31日)、第11、12期合刊(1946年7月31日)上面。先看 <信天翁>。译者将题目音译为<安巴铎>并加小注:"安巴铎(Albatros),南海水鸟,有蹼",全诗如下--

海上有大鸟,名曰安巴铎。海客好事者,捕养以为乐。长随万里程,共逐风波恶。可怜天外王,

局促繋绳索。委地曳玉翅,孑孓殊落魄。空惭六翮坚,颓唐难振作。昔日一何美,而今丑且弱!烟斗

拨其喙,海客竞相虐。时或效其惫,蹒跚跛一脚。诗人困浊世,命运正相若。本是云中君,逍遥在碧

落。弋人复何篡?焦明在寥廓。被谪堕尘寰,从此遭束缚。沾泥垂天翼,跬步受牵搁!

信天翁遨游于碧海青天之上,何等恣情快意,无拘无碍,但一旦落难凡闲,即遭嘲笑和亵玩的命运,这暗示了天才诗人在现代社会中遭受的孤立和敌意,诗中的象征寓意与对比手法相当明显。在形式上,原诗十六行,四节,每节四行,韵脚按照abab, cccc, dede, efef排列,繁复中有变化。译文追求形神兼备,但改为隔行押韵,一韵到底,既准确传达出原作的真精神又力图以"五古"形式使之中国化,见出译者的良苦用心。但对于新诗作者来说,恐怕缺少积极的影响力。

本书译文大部分为1940年旧译,略加修改,并补译了四十三首

波德莱尔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Charles Baudelaire(1821 -1867),法国著名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他出生于巴黎,六岁丧父,七岁母亲改嫁,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一层阴郁的暗影,产生了 “永远孤独的命运感”。他生活漂泊无定,在巴黎路易大帝中学就读时成绩优异,但不守纪律,后被开除。在花花世界巴黎,他博览群书,生活浪荡,以至贫困潦倒,他决心以诗歌来探测存在的现象与真意,来完成至深的欲念与想望。他认为,诗人是通过想象看到了宇宙间事物的交感,洞察到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感应”,从而达到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创作出一种抛弃浪漫主义纵情吟叹的诗歌,使之成为对人的悲剧命运的抒情体。

波德莱尔 从1841 年开始诗歌创作,1857年发表传世之作《恶之花》。这是一部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罪恶和世纪病的病态的艺术花朵,...

波德莱尔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Charles Baudelaire(1821 -1867),法国著名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他出生于巴黎,六岁丧父,七岁母亲改嫁,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一层阴郁的暗影,产生了 “永远孤独的命运感”。他生活漂泊无定,在巴黎路易大帝中学就读时成绩优异,但不守纪律,后被开除。在花花世界巴黎,他博览群书,生活浪荡,以至贫困潦倒,他决心以诗歌来探测存在的现象与真意,来完成至深的欲念与想望。他认为,诗人是通过想象看到了宇宙间事物的交感,洞察到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感应”,从而达到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创作出一种抛弃浪漫主义纵情吟叹的诗歌,使之成为对人的悲剧命运的抒情体。

波德莱尔 从1841 年开始诗歌创作,1857年发表传世之作《恶之花》。这是一部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罪恶和世纪病的病态的艺术花朵,是一部艺术技巧十分高超而思想内容又极其丰富的作品,诗作想象奔放,构思精巧,格律谨严,形式完美,同它内容的悲观、苦闷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在这部残酷的书中,我注入了自己全部的思想,全部的心灵,全部的信仰以及全部的仇恨。”诗人写“恶”,反映了他对于健康、光明甚至“神圣”事物的强烈向往,正如高尔基所说,他“生活在邪恶中,却热爱着善良。”可以说,《恶之花》是一部对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揭露、控诉,因而也就是进行反抗的作品,同时也是诗人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带着忧郁、孤愤、病态的心理去追求解脱、追求光明、幸福和理想的失败的记录。

波德莱尔 除诗集《恶之花》外,还著有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浪漫主义艺术》,散文诗集《人工天国》和《巴黎的忧郁》。他还致力于翻译爱伦.坡的作品。

波德莱尔 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痛苦、反抗和颓废的一生,但他不是一个颓废的诗人,而只是一个颓废时代的诗人。他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愤怒和鄙夷,并向往和追求着光明。他的苦闷、忧郁,正是“世纪病”的反映,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他的作品是对资产阶级传统美学观点的冲击,他是一位“强有力的艺术家”。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