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身”到“伦理”
本书以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伦理”学科教材编纂为线索,聚焦知识界围绕道德教育的路线方针所展开的思想争鸣,呈现不同教育理念之间相互抗争与妥协的动态过程及内在紧张,进而揭示日本在近代教育道路选择上遭遇的困境与可能性。
1890年10月以明治天皇名义颁布的“教育敕语”作为二战结束以前日本国民道德的“钦定标准”,不仅左右了其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更与《大日本帝国宪法》一道构成了日本天皇制国家的支柱。然而,在“教育敕语”颁布前夕的19世纪80年代后期,知识界曾围绕“道德的标准”及“德育的主义”等问题展开过极具张力的思想争鸣,而给这场德育论争画上休止符的“教育敕语”的颁布则是建立在对于之前文部省推行的“伦理”教育的否定之上。因此,从德育论争的脉络切入,重新解读“伦理”教育的内涵与特质,对于我们理解那些被排除在“教育敕语”框架之外的探索与追问,从而批判性地反思日本...
本书以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伦理”学科教材编纂为线索,聚焦知识界围绕道德教育的路线方针所展开的思想争鸣,呈现不同教育理念之间相互抗争与妥协的动态过程及内在紧张,进而揭示日本在近代教育道路选择上遭遇的困境与可能性。
1890年10月以明治天皇名义颁布的“教育敕语”作为二战结束以前日本国民道德的“钦定标准”,不仅左右了其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更与《大日本帝国宪法》一道构成了日本天皇制国家的支柱。然而,在“教育敕语”颁布前夕的19世纪80年代后期,知识界曾围绕“道德的标准”及“德育的主义”等问题展开过极具张力的思想争鸣,而给这场德育论争画上休止符的“教育敕语”的颁布则是建立在对于之前文部省推行的“伦理”教育的否定之上。因此,从德育论争的脉络切入,重新解读“伦理”教育的内涵与特质,对于我们理解那些被排除在“教育敕语”框架之外的探索与追问,从而批判性地反思日本近代道德教育的历史遗产和经验教训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着重分析了文部省的教材编纂人员和思想家福泽谕吉、西村茂树、加藤弘之等人围绕学校“伦理”学科教材《伦理书》和《布氏道德学》所展开的思想交锋。经研究,本书认为,19世纪80年代的“伦理”教育构想不仅与“教育敕语”颁布后逐步膨胀的国体主义教育理念大相径庭,也不同于西村等人所构想的“修身”教育。“伦理”教育从结构上否定了由孝悌之道和忠君之情所联袂构成的“家族国家观”生成的可能,在思想上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和伦理学智德统一论的理性主义传统,从而摒弃了依靠宗教挽救世道人心的道德教化思路。它的核心理念在于塑造能够基于理智和常识辨别善恶,做出道德判断的行为主体。
林子博,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史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主持日本住友财团亚洲各国日本相关研究资助项目“明治日本的德育论争史研究”。曾在《教育学研究》、《日本の教育史学》、《外国教育研究》、History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2年获日本教育史学会研究奖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