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與新經

联合创作 · 2023-10-10 13:35

對於相關於袁宏史論之前後文獻以及當代為數可觀之研究成果的搜羅、吸納及反省,作者皆下了極深的工夫,在目前講究速成的學習風尚下,願意栽入如此浩瀚的歷史材料中來慢工出細活,若非有極高的學術熱情與誠意,如何可能!更何況費心統整史料而根柢紮實者,也未必能有效表述其『觀點』,作者所要闡述的『觀點』,固然前有所承,如錢穆的『經即舊史、史即新經』、張蓓蓓的『名教』考釋、龔鵬程的『一個失落的東晉儒者』……等,但這些觀點的雛型與線索,在作者步步為營的推擴與論證下,才得以由點而線,由線而面,最後全方位地具現在袁宏的史論上。

好評推薦

「子齊以數百個日子的沈潛、二十萬字的篇幅,把袁宏如其本然地安放在中國學術史、尤其是東晉學術史裡。袁宏雖是他書的主角,書中更有許多縱向、橫向的比較,涉及更多人物與學說,足以開廣讀者的視聽。或許東晉還不宜說是儒學禮教大興的時代,或許袁宏還不宜說是...

對於相關於袁宏史論之前後文獻以及當代為數可觀之研究成果的搜羅、吸納及反省,作者皆下了極深的工夫,在目前講究速成的學習風尚下,願意栽入如此浩瀚的歷史材料中來慢工出細活,若非有極高的學術熱情與誠意,如何可能!更何況費心統整史料而根柢紮實者,也未必能有效表述其『觀點』,作者所要闡述的『觀點』,固然前有所承,如錢穆的『經即舊史、史即新經』、張蓓蓓的『名教』考釋、龔鵬程的『一個失落的東晉儒者』……等,但這些觀點的雛型與線索,在作者步步為營的推擴與論證下,才得以由點而線,由線而面,最後全方位地具現在袁宏的史論上。

好評推薦

「子齊以數百個日子的沈潛、二十萬字的篇幅,把袁宏如其本然地安放在中國學術史、尤其是東晉學術史裡。袁宏雖是他書的主角,書中更有許多縱向、橫向的比較,涉及更多人物與學說,足以開廣讀者的視聽。或許東晉還不宜說是儒學禮教大興的時代,或許袁宏還不宜說是完全反玄的人物,但把袁宏說成是那個時代的一道強光,把周遭都照亮了,應該是恰如其分的吧!做為子齊的導師,我期望子齊將來仍能繼續走在學術史研究的大道上,本其湛明的眼光、開通的心胸,繼續給讀者帶來更多的美好收穫。」── 張蓓蓓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本書的優點不少,尤其對於相關於袁宏史論之前後文獻以及當代為數可觀之研究成果的搜羅、吸納及反省,子齊皆下了極深的工夫,在目前講究速成的學習風尚下,願意栽入如此浩瀚的歷史材料中來慢工出細活,若非有極高的學術熱情與誠意,如何可能!更何況費心統整史料而根柢紮實者,也未必能有效表述其『觀點』,子齊所要闡述的『觀點』,固然前有所承,如錢穆的『經即舊史、史即新經』、張蓓蓓的『名教』考釋、龔鵬程的『一個失落的東晉儒者』……等,但這些觀點的雛型與線索,在子齊步步為營的推擴與論證下,才得以由點而線,由線而面,最後全方位地具現在袁宏的史論上。」── 吳冠宏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蘇子齊

1990年出產於臺北,現就讀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師從張蓓蓓教授與吳冠宏教授。曾發表論文於《中國文學研究》、《孔孟學報》、《臺大文史哲學報》等學術期刊。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學術思想、諸子學、劉師培學術。目前擔任致理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政治大學兼任講師。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