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杨宪益
【“翻译了整个中国”宪益舅舅最后十年的真实记录】
杨宪益,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生于天津,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曾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1919—1999)一生致力于(英籍中国文化学者)翻译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本书是作者舅舅杨宪益最后十年的真实写照,包括其与夫人戴乃迭的相濡以沫、与子女的沟通相处、读书写作、会友人、抗癌治疗以及直面死亡等。外甥女赵蘅用日记、追记、现场速记图及图配文的形式记录了杨先生生活中的琐琐碎碎,人间的是是非非。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对杨宪益这位“翻译整个中国”的大家的见地和态度——不同凡响的思想和伟大而纯粹的人格。书中有作者珍藏的多张珍贵摄影照片、作者亲手绘制的现场速记图及彩色精绘图,让读者多方位地了解翻译大家的人生历程,品味他的人生感悟。
本书有林青霞感动推荐,蔡玉洗、范玮丽、...
【“翻译了整个中国”宪益舅舅最后十年的真实记录】
杨宪益,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生于天津,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曾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1919—1999)一生致力于(英籍中国文化学者)翻译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本书是作者舅舅杨宪益最后十年的真实写照,包括其与夫人戴乃迭的相濡以沫、与子女的沟通相处、读书写作、会友人、抗癌治疗以及直面死亡等。外甥女赵蘅用日记、追记、现场速记图及图配文的形式记录了杨先生生活中的琐琐碎碎,人间的是是非非。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对杨宪益这位“翻译整个中国”的大家的见地和态度——不同凡响的思想和伟大而纯粹的人格。书中有作者珍藏的多张珍贵摄影照片、作者亲手绘制的现场速记图及彩色精绘图,让读者多方位地了解翻译大家的人生历程,品味他的人生感悟。
本书有林青霞感动推荐,蔡玉洗、范玮丽、黄乔生、黄友义、金圣华、李洱、李景端、陆建德、叶兆言、余斌、周立民联袂推荐。
1. 著名出版人 蔡玉洗:我们向海外疏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书,应当这样讲,百分之七十是杨戴夫妇两个翻译的。赵蘅老师薄薄的一小本是杨先生对中国文化贡献的简单亲切描述,我们要感谢赵蘅女士!
2. 美籍华裔作家 范玮丽:日记的形式朴实无华又直接,正是这些毫无修饰的细节,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老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与来访者的互动对话,再现了这位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翻译家的寂寥暮年和超然物外的达观。
3. 中国外文局总编辑、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 黄友义:我非常荣幸曾有机会与杨宪益先生共事,在办公室、在他家里,聆听教诲。他中英文俱佳,崇尚知识,刻苦钻研,成就卓著。翻译过程中从不刻意迎合西方读者的审美趣味,有自己的担当和热忱。赵蘅女士以平实无华的语言、富有临场感的速写,真实记录了他的这一面。杨先生不愧为我们心中高山仰止的学者!今天,他的译著仍然是中译外学者的教材、研究者的宝库,他的治学精神也在鼓舞着后来译者不断探索,追求卓越。
4. 香港中文大学校董、文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兼讲座教授;现任香港翻译学会会长 金圣华:赵蘅这本图文并茂的《我的舅舅杨宪益》,是以日记的方式,叙述老人生命中最后十年的事迹,看似生活上不起眼不经意的点点滴滴,透过作者朴素而深情的笔触,——呈现出玲珑剔透的面貌。看这本书,就像无意中走进了一个时间隧道,在晨光熹微中,漫步向前,逐渐地,光线明亮了,许多记忆里模糊朦胧的角落,都在刹那间变得清晰可见。
5. 中国当代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李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翻译《红楼梦》著称于世。事实上,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多部名著,都是由两位巨匠翻译出版的,他们为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传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现在,赵蘅女士从亲人、旁观者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杨先生晚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杨先生的博思、傲骨和豁达,多么值得我们敬仰。
6. 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厦门大学讲座教授 陆建德:作者以画家特具的眼睛呈现了舅舅晚年众多光影流动的生活场景。听罢杨宪益先生回忆往事,品评人物,还想阅读他的英文自传。书中记述的时期戴乃迭女士已下世,却无处不在,由此想起但丁《神曲·炼狱》里这句诗:“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来满足十年的渴望。
赵蘅(1945— ),画家、作家,杨宪益的小妹妹杨苡和翻译家赵瑞蕻的次女,小名小采(家族长辈常用称呼)。自幼年喜爱写画,并较早以此确定人生追求目标,在陪伴舅舅的最后十年里仍坚持写作绘画。代表作《拾回的欧洲画页》《下一班火车几点开?》均受到杨宪益的鼓励和支持。散文系列《重见玛丽》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大奖,为《呼兰河传》《幼年》《合宜的位置》《通往父亲之路》等经典文学的插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