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10卷40篇,约8万字。它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同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45人的政论、奏疏。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方面,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
此书约在9世纪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受到重视,也被列为皇家、幕府的政治教本。《贞观政要》国内外现存的古写本有20余种,其中日本所存的18种,均属12世纪以前的写本。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勤有堂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唐代河南籍著名史学家吴兢,积极参加唐前期国史修撰,为后世保留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史变革的珍贵史料,这都完整地保存在《旧唐书》等“正史”当中。《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
《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10卷40篇,约8万字。它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同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45人的政论、奏疏。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方面,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
此书约在9世纪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受到重视,也被列为皇家、幕府的政治教本。《贞观政要》国内外现存的古写本有20余种,其中日本所存的18种,均属12世纪以前的写本。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勤有堂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唐代河南籍著名史学家吴兢,积极参加唐前期国史修撰,为后世保留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史变革的珍贵史料,这都完整地保存在《旧唐书》等“正史”当中。《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