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物学 : 个体、群体和社会

联合创作 · 2023-09-12 08:59

◎ 编辑推荐

☆ 爱德华·O. 威尔逊以本书为契机,开创了“社会生物学”这一学科,高度综合了众多学科,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

☆ 作者通过本书不余遗力地向公众传达对生物社会化的观察结果,并由此引申到人类行为的原理与影响因素,帮助我们更客观、更精确地描述人性,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人类本身。

☆ 小到水中的浮游生物,大到可震动土地的大象,世间生命的联系与发展,合作与冲突,你都可在本书中一探究竟。

☆ 25周年纪念版,中文世界时隔十多年的重版出来,社会生物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 1989年,国际学术组织动物行为学会将《社会生物学》一书列为具有深远意义的动物行为学著作之一。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三个部分来介绍生命的社会化原理与进程,从无脊椎动物—直到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合作关系,作者尝试解释昆虫、鱼类和灵长类等动物中利他、攻击和养育后代等行为背后...

◎ 编辑推荐

☆ 爱德华·O. 威尔逊以本书为契机,开创了“社会生物学”这一学科,高度综合了众多学科,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

☆ 作者通过本书不余遗力地向公众传达对生物社会化的观察结果,并由此引申到人类行为的原理与影响因素,帮助我们更客观、更精确地描述人性,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人类本身。

☆ 小到水中的浮游生物,大到可震动土地的大象,世间生命的联系与发展,合作与冲突,你都可在本书中一探究竟。

☆ 25周年纪念版,中文世界时隔十多年的重版出来,社会生物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 1989年,国际学术组织动物行为学会将《社会生物学》一书列为具有深远意义的动物行为学著作之一。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三个部分来介绍生命的社会化原理与进程,从无脊椎动物—直到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合作关系,作者尝试解释昆虫、鱼类和灵长类等动物中利他、攻击和养育后代等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基础。《社会生物学》于1975年首次出版,同名学科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也由此诞生。《社会生物学》曾被国际动物行为学会评选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动物行为学著作,但与此同时,书中关于人类行为的假设与推论也引起了20世纪生物学中的大争论:人的天性究竟有没有生物学基础?

在这本25周年纪念版的导言中,爱德华·O. 威尔逊引用了更新的人类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从生物学角度阐述了对人性的理解。人类社会生物学,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进化心理学,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发展成—门独立的学科,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数据都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书中占主要篇幅的是人类以外的动物,作者图文并茂地描述了这些动物的社会化行为,现在读起来依然新鲜;书中关于人类的内容,也在几十年来的赞誉和争辩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媒体推荐

这本书的内容的确提供一种“新的综合”,它具有广阔的视角和高度权威性。威尔逊的行文逻辑严谨,论点清晰,又不失幽默风趣,语言也简介易懂。

——魏恩-爱德华(Wymne-Edwards),《自然》(Nature)

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为一门新科学的激动人心的未来提供如此辉煌的垫脚石。

——约翰·泰勒·邦纳(John Tyler Bonner),《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这本书令人着迷……如果你已经拥有这本书,那你可以开始为理解人类社会做好思想准备了。

——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哈泼斯》杂志(Harper’s)

《社会生物学》是一部卓越巨著,充满真知灼见,尽展动物王国的魅力和诗情画意。

——《时代周刊》(Times)

《社会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个进化事件,他向所有耳聪者宣告:我们已经站在努力理解人类在世界万物进化过程中的场景取得突破的边缘。

——约翰·法伊弗(John Pfeiffer),《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离开威尔逊的书,一个人的生活意识不可能戏剧性地扩大。

——弗雷德·哈普古德(Fred Hapgood),《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这本书将成为社会行为比较研究的里程碑。

——《生物学评论季刊》(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 著者简介

爱德华·O. 威尔逊(Edward O. Wilson),生于1929年6月10日,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和作家、世界顶级的蚂蚁研究者,曾被誉为“21世纪的达尔文”“达尔文的后继者”“生物多样性之父”。他毕业于阿拉巴马大学,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执教。他已撰写了30多部著作(包括《蚂蚁的故事》),发表了430多篇学术论文,开创了社会生物学理论,建立了岛屿生态地理学;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瑞典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卡尔·萨根科学传播奖等150多个奖项,其中还包括两度获得的普利策奖。退休后,他和妻子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列克星敦。

◎ 译者简介

毛盛贤,遗传学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留校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科研工作。1981—198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

◎ 著者简介

爱德华·O. 威尔逊(Edward O. Wilson),生于1929年6月10日,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和作家、世界顶级的蚂蚁研究者,曾被誉为“21世纪的达尔文”“达尔文的后继者”“生物多样性之父”。他毕业于阿拉巴马大学,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执教。他已撰写了30多部著作(包括《蚂蚁的故事》),发表了430多篇学术论文,开创了社会生物学理论,建立了岛屿生态地理学;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瑞典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卡尔·萨根科学传播奖等150多个奖项,其中还包括两度获得的普利策奖。退休后,他和妻子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列克星敦。

◎ 译者简介

毛盛贤,遗传学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留校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科研工作。1981—198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英国伯明翰大学遗传学系专攻数量和群体遗传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遗传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编有《遗传学原理》《遗传学原理和解题指导》《群体遗传学原理和程序设计》《同工酶遗传学引论》,译有《蚂蚁的故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