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法要略

联合创作 · 2023-09-30 03:22

本书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语言学界诞生的几部汉语语法著作之一,影响深远,至今仍是研究汉语语法的必读经典。全书共包括二十三章,行文严谨,尤其以下卷“表达论”极具启发性。“表达论”发展了法国语言学家吕诺的设想,认为学习一门语言既要能理解,又要能表达,故作者独辟蹊径,包括了从形式到意义与从意义到形式两个角度的描写,既有句子形式的理解,又有语法意义的表达,这部分相当于语法手段的“同义词典”,与语义学、修辞学关系密切,在汉语语法研究上是一个首创。

吕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4月9日),江苏丹阳人。中国语言学家,近代汉语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曾就读于丹阳县高等小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就读于外国语言文学系,1926年毕业。毕业后曾在丹阳中学、苏州中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修读。1938年回国后历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1978-1985年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吕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4月9日),江苏丹阳人。中国语言学家,近代汉语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曾就读于丹阳县高等小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就读于外国语言文学系,1926年毕业。毕业后曾在丹阳中学、苏州中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修读。1938年回国后历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1978-1985年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1980年起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