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师范附属小学

联合创作 · 2023-10-11 18:10

学校简介青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青岛市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属小学,隶属青岛师范学校领导管理,主要承担错埠岭一小区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和青岛师范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验任务。学校秉承青岛师范学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传统,以“团结、勤奋、健美、创新”为校训,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建窗口、创名校、办特色”为办学目标,以“做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师生的共同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以科研导航,以特色促发展,营造最佳的育人环境,使孩子们沐浴在“积淀基础,自主发展,探究合作”的教育氛围中,学会“做人之德,求知之欲,办事之信,健体之需,审美之情,创造之能”。创建于 1988 年的青师附小位于市北区辽源路 7 号,占地面积 8000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4861 平方米。教学楼设有网络微机教室、多媒体电化教室、语音室、教师课件制作室、劳动教室、舞蹈教室、多功能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卫生室、社会教室、科技室、体育器材室、音乐教室和档案室,教学仪器和器材均达国家一类标准,图书藏量达到了生均 21.6 册,并且实行了微机管理,电子阅览。校内建成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教师人手一机,率先实现了“班班通”工程,实现无纸化办公,教学装备优良。 2003 年暑期投资 120 余万元维修校舍,铺设塑胶操场、装修教学楼、绿化美化校园,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目前,学校有教学班 18 个,学生 772 人,教师 43 人,教师平均年龄 28 岁,专科学历 100% ,本科学历 23 人,研究生在读 4 人。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创新,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不懈努力。目前学校承担了“开放创新”国家级课题、“创造教育研究”省级课题和“综合实践活动”市级课题的研究任务,教师人人确立了子课题,教科研的氛围十分浓厚。学校每年举行教学综合研讨会、德育研讨会、科技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中先后成立了“环保爱好者协会”、“合唱舞蹈文艺队”、“科技活动小组”、“竖笛乐队”、“书法绘画小组”等课外活动小组,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锻炼了广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能力,展示了年轻学校的青春活力。全校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先后有 8 人次被评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岗位能手; 7 人被评为区教学能手、区优秀教师; 2 人次获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 20 人次获市级教学一、二等奖; 35 人次获区级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 85 人次获全国、省、市、区级论文比赛一、二、三等奖。教师获奖达到 142 人次,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达 276 人次。学校历史自1995年以来,学校通过了市教育局管理水平优秀等级验收,先后被确定为“市北区规范化学校”、“市北区电教示范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岛市绿色学校”、“山东省模范职工小家”、“山东省思品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软件开发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21世纪中小学音乐教学整体改革实验学校”“青岛市教育局青年文明号”、“市北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青岛市电教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示范学校”和“全国模范职工小家”。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将沐浴着新世纪的春风,以创新教育为主线,以激励教育为手段,以发展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发展”为目标,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为创建岛城一流的现代化学校、为社会教育的永恒发展而不断探索努力。1987年9月,青岛师范学校接管了错埠岭小区的配套小学作为“青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当时学校围墙没有封闭,校园西南端驻扎着北海舰队军需司令部看守所。有柴梅荣老师及师范学校4位教师轮流护校,当年没有招生。1988年9月,在程友新市长的指示下青岛师范附属小学正式开学。刘常涌、刘瑞云被师范学校委派到附小担任副校长,刘常涌主持工作,刘瑞云主管教学工作,郭美华任大队辅导员。教职工共11人;班级2个,学生80人;学前班2个,学生数50人左右。学校的人事关系隶属师范学校,财务关系隶属市教委,教育教学隶属于四方区教委。主要承担师范生的实习和错埠岭一小区适龄儿童的就近入学。德育工作提出“大力提倡‘以教育爱'的风尚,倡导正面教育、启发诱导、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工作态度和教育方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加强师德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算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学校把教学质量的好坏作为对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对统考科目的及格率、平均分、双百率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中8人是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和留校生,大多处在实习期,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成为本年度的主要工作。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对“既搞好本职工作,又努力进修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奖励。”各类专用教室均在筹建之中。学校各项工作均在起步阶段。1989年9月,师范学校委派顾善顺任副校长,杜景兰任教导主任,臧文刚任大队辅导员。教职工14人。班级5个,学生200人左右 。学前班两个。学校针对时事,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四热爱”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提出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减轻负担以及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并对语文、数学、自然学科提出了具体要求。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比赛。体育卫生工作加强了眼操、广播操的管理力度。1990年2月学校与服装加工厂联合办厂。4月首次参加区级运动会,没有取得成绩。肖相帅在青岛市自然教学观摩会上出课。学校开始开设美术、舞蹈、军乐等7个二课活动小组。8月,师范学校委派刘民任副校长,纪香玲任教导主任。教职工21人,8个班,学生320人。以合唱、故事比赛、报告会的形式对学生加强礼仪、爱国主义教育。以基本功比赛、家长观摩课的形式,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1991年5月我校在四方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中,七人参赛,全部通过复赛进入决赛,其中三人获得全能一等奖,四人获得全能二等奖,多人次在课堂教学、教案、论文、学科基本功四个单项中获奖,我校也被评为“优秀组织奖”。9月,教职工26人,11个班,学生五百余人。干部增加了吕玉美为教导处副主任,柴梅荣为总务处副主任。5名教师参加四方区骨干教师培训。11月在青岛市教学综合研究会上,两人出数学、美术研究课,两人论文在大会上交流。在青岛市优秀电教评选课上李红青获得第一名。在上级支持下,学校增加了投影、微机等电教仪器,补充了音乐、自然、体育教学仪器,建起了语音室、图书室。学校卫生工作获区卫生甲级单位称号。1992年学校教职工33人,14个班级,学生600余人。8月,师范学校委派王建国到附小担任副校长。学校的德育工作紧紧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开展“两史”国情教育,反和平演变教育,增强阵地意识忧患意识,提高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普法学习。在学生中开展“学雷锋学赖宁”的热潮,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工作,侧重专题性的教学研究,组织公开课、研究课、家长观摩课、校内普通话、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提高。重视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四方区首届教学综合研究会上,刘岩林老师汇报课获第一名,2人获得优秀课、优秀论文,7人教案、论文分别汇编入《四方教坛》一书。李红青的电教课在华东城市电教研究会上代表青岛市进行交流。颜秉君代表青岛市在威海市上公开课。在青岛市普通话比赛中两位教师分获第一、三名。四人分别被评为区、市级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首次对取得高一级学历进修的教师进行了奖励。1993年9月我校已满六个年级,17个班,学生800余人,教师40人。2月成立德育处。举行了第一届教学综合研究会。参加了四方区第二届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8位教师分获全能一、二、三等奖,多人次单项获奖(其中六人次单项一等奖),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本年度我校被市教委授予“青年教师工作先进集体”。刘岩林、颜秉君代表青岛市参加山东省普通话比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学校与顺达汽车修理厂签署合作协议。学校出资为教师购买商品房两套。1994年2月学校领导班子充实年轻干部,臧文刚任总务处主任,吕玉美任德育处主任,赵莉莉任教导处副主任,赵萌任大队辅导员。9月,附小的教育教学关系归入市北区教委。 学校有教职工 39 人,学生 880 人,设 19 个教学班(其中有 1 个班是代市北区接收)。上半年学校基本建齐仪器图书和各种专用教室,投入 18000 余元,购买卫生、劳动、图书、电教等仪器。绝大多数项目达到区局标准,有的项目达到国家标准。完成了卫生室仪器配备工作,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学校购买微机用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情况,在区微机应用展示会上交流。当年毕业 103 人,有 20% 的学生保送到重点中学 --- 第十六中学,其余学生就近分配至青岛第 53 中学就读。学校参加四方区师生普通话比赛,获得优秀团体奖,师生六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参加四方区计算机比赛取得团体第三名。市北区计算机比赛, 4 人获奖。计算机小组代表市北区基层队参加青岛市计算机比赛。学生于晓妮代表四方区参加山东省书法比赛获得三等奖。学生李俊男在青岛市中小学征文比赛中获得特等奖。颜秉君老师在山东省首届双语朗诵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 位老师参加青岛市教师基本功比武获得三等奖。 2 位教师分别获得市北区数学新颖课二等奖、优秀电教课三等奖。1995 年学校有教职工 42 人,学生 968 人,设 20 个教学班(其中有 2 个班是代市北区接收,成为学校历史上教学班最多的一年)。学校补充制定了 30 多个、修订了 10 余个制度,使我校各类制度达到 61 个。其中关于作业设置及批改要求,被选入区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一书。这项工作标志着我校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始。加强档案工作管理,建立了档案室,配齐档案工作所需的全部设备,档案工作走入正规化。 北海舰队的看守所迁出,操场基本封闭。 下半年学校在师范党总支的布署下成立了党支部,在师范工会的组织下成立了附小分会,选举了 12 名教代会代表,增设了一名副教导主任。学校通过了督导室的综合督导,达到优秀等级。140 名学生毕业,有 21 位同学被保送到十五中学习,占毕业生的 15% ,其余学生分配至青岛第 53 中学就读。学校组建了 80 人的鼓号队,投入 1 万余元购买鼓号和服装,在全区鼓号操大赛中获优秀奖。学校美术、计算机小组分别参加区、市级比赛,获得较好成绩。刘永进老师参加市北区计算机辅助低年级数学教学实验,制作的教学软件获得青岛市评比三等奖(全市中小学共有 6 人获奖)。 2 位教师的德育论文分别获得全国比赛二等奖和优秀奖。1996年, 学校有教职工 42 人,学生 841 人,设 17 个教学班(代收的 2 个班移交给新建的东胜路小学)。当年毕业生 151 人, 21 人保送至青岛第 15 中学,其余学生分配至第 60 中学。本年度修订了各职能部门和干部、管理人员职责,成立了教育科研室、继续教育、校产管理、档案管理等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师工作评估细则、规范了学生日常检查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备课、上课加强检查,实行干部听课制度。完成了自然、数学仪器的配备工作,使这两项设备达到了国家标准。阅览室建设资金争取到位,图书室图书室建设步伐加快,捐书、购书共增加合格图书 5000 余册。校办企业创收提高,学校为教师争取到“广厦二期工程”住房三套。建成了操场,建好了围墙。开展以大练教师通用基本功为主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了三笔字和口语表达考核验收,达标率 100%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大练基本功活动,加强说、写、画、制等几方面的训练和达标。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 2 人获奖。重视教师的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总人数的 71% 。 3 位老师参加区骨干教师培训, 2 位新教师分别获得青岛市新教师优质课评比的第三名、第八名,均为二等奖。教育科研室组织教师承担各级研究课题, 1 人承担青岛市语文课题, 1 人承担市北区美术课题。 1 人获得区音乐教师基本功比武三等奖, 1 人获得区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手工制作二等奖, 1 人代表市北区参加青岛市语文教师基本功比武。区秋季运动会获得第 27 名。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开展“听、读、写、看、讲、唱、学、赛”、“队衣行动”、“规范路队”等活动。邀请共建部队官兵对二到六年级学生进行队列训练,并于建队日进行队列检阅。学生在“手拉手”活动中,除继续开展“书信交友”活动,邀请手拉手学校平邑县武台中心小学领导和老师来我校参观、交流。将第五干休所作为学校德育试验基地,巩固发展了社会教育成果。有 7 名学生的“迎回归贺年卡”被青岛地区选中参加全国大赛,有 10 名学生的美术作品被收入中日书法美术摄影大观(中国卷)一书中。区第四届少代会中,学校大队部被评为“先进大队”,贾佩玉老师被评为区优秀辅导员, 3 名学生被评为区优秀队员, 1 名学生当选区红领巾理事会理事。第三届少代会中,我校六、三中队被评委青岛市优秀中队, 1 人被评为市优秀队员。 9 月份赵萌老师被评为青岛市德育先进工作者,胡欣荣老师被评为区德育先进工作者。1997年9月,师范委派刘荣权担任附小副校长,杜本友担任附小党支部副书记。 学校有教职工 44 人,学生 812 人,设 17 个教学班。 161 人毕业, 20 人保送至 15 中,其余学生分配到第 60 中学。强化师德教育,提出“对内练内功,对外树形象”的口号。制定学校素质教育量化标准及自评方法—《实施素质教育评估方案》。试行教师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推出了一人一课活动,探讨“学生学为主体”。 2 位教师获得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称号,评选了 4 名校第一届骨干教师,学校还推荐 5 名青年教师参加区第二届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李红青获市教学能手称号, 3 名教师获区教学能手称号。刘岩林老师关于《训练组教学实验报告》初见成果。刘岩林老师承担市级语文课题,代表市骨干教师出公开课。低年级语文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边玉娇老师获得青岛市新教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多位教师论文获奖。学校投资近 5000 元改建少先队队室,被评为区达标队室。少先队先后两次在动物园举行“青师附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基地”揭牌仪式和“爱心献给大自然”义卖会,“爱心献给大自然”这种宣传环境的形式系全国首创,省、市电视台、导报等都先后作了报道。少先队活动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信息三条,省电视台转发青岛有线电视台新闻一条。 4 月 30 日举行操场启用仪式。学生中开展向五、一中队孙文文学习,做“五自”好少年活动。小发明、小论文、航模、船模、纸折船等 21 人次在市、区获奖,并代表区唯一的参赛学校参加市比赛,获得市优秀组织奖。体育工作成绩实现零的突破,排球队获得区比赛第二名,并代表市北区参加青岛市比赛。学校投入约 5.3 万元,用于图书、阅览室建设、体育器械、实验室改造。图书藏量由学期初的 4165 册上升到目前的 8000 余册,增加近 50% 。给各教室配上了小喇叭。本学年度督导考核为良好等级。1998年1月,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臧文刚任副校长,赵莉莉任教导主任,纪香玲任教科室主任,吕玉美任德育处主任,赵萌任大队辅导员(副教导主任级),颜秉君任教导处副主任,李红青任教导处副主任,贾佩玉任德育处副主任,肖相帅任总务处副主任。8月刘荣权工作调动至上海,杜本友担任校长兼书记。 学校有教职工 47 人,学生 786 人,设 17 个教学班。本学年取消了保送优秀生进入重点中学的制度,实行整体调拨,我校 150 人升入青岛第 60 中学。学校工作突出教科研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编印教科研手册。每两周印发一期“科研园地”,提供校内外教科研动态、教改经验及综合信息等。全校教师围绕“如何以学生兴趣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校教科研主课题,确定了自己的教科研实验课题, 2 位教师还承担了区实验课题的研究。学校组织了说课讲座,骨干教师举行校级观摩课以及接受外校教师听课,开展了全校教师一人一课活动。举行了校 98 年度素质教育观摩暨第六届教学综合研讨会,邀请了区教研室的领导来讲座、评课,编写了《十年教坛成果汇编》,收集了自建校以来在区级以上获奖的公开课教案 37 篇,论文 21 篇。迟婷老师参加市新教师比武获三等奖,贾佩玉老师获得市劳动学科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刘岩林老师参加市语文学科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出市北区观摩课,参加省语文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省电教课比赛一等奖。市北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 6 人获奖。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大专在读率达到了 100% 。区教体委的体育工作检查中我校获优秀等级。成功举行了校春季田径运动会暨校第一届体育节。参加了区运会、区越野赛和区小足球、排球、篮球比赛,在“可口可乐区长杯”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获女子组第六名,在区小学生排球比赛中分获女子组第三名和第六名。区艺术节美术、工艺小组有 21 人次获不同奖项。争取市教委普教处的支持,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劳动器材,筹建了劳动教室。争取了 5.2 万元的仪器配备,使音乐、美术、数学、自然、电教和卫生器材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体育器材也进行了补充。采取了购买、捐助等方法,使图书藏量增长到 16500 余册,超过了市规范化学校的配备标准。两机一幕全部进了教室。美化办公环境。学校顺利通过了区规范化学校的检查。本年度督导考核为优秀等级。1999年2月,张正铜任附小党支部书记。4月,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 学校有教职工 42 人,学生 769 人,设 17 个教学班。 146 人毕业,整体升入青岛第 60 中学。学校筹集 26 万元建起微机室、多媒体电化教室。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制定了《师范附小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因事设岗,合理调配师资,干部、教师均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赵萌老师被评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对青年教师实施“一年要过关,三年出成果,五年要成才,十年做名师”的“一、三、五、十”工程。教学工作围绕“如何指导学生创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这一主课题进行研究实验。各学科基本实现计算机备课。举办了以“面向现代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 99 年度教学综合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历时一天,共出观摩课 5 节,收集论文 31 篇, 会上交流了 8 篇。 9 月 4 日组织了首次“家长看素质教育”开放日活动。与会的家长多达 400 余名,他们全面了解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 10 月份承办了“青岛市小学劳动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于红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执教了《做拼盘》一课。各学科开始尝试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 位老师在市学科基本功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 2 位老师参加市电教课的比赛分获二、三等奖。在市北区体育基本功比赛中 2 位老师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20 人次在国家、省、市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2 位新教师分别取得了青岛市新教师比赛二、三等奖的成绩。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箱。在一年级组建了少先队的预备队——儿童团组织,设有统一的标志——绿领巾。区教委组织的“小学生素质教育展示活动暨庆六一、迎澳门回归、呼唤世界和平”现场书画比赛,我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在区比赛中获得了女子排球第一名、篮球第五名、足球第五名和男子排球第三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荣获了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称号。参加青岛市少年网球比赛,有两名学生分获三、四名,我校获得了团体第三名。学校体育目标管理达到了区超优等级。校美术小组选送的七幅作品全部入选青岛市中小学生美术画展,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美术书法作品比赛中,我校被评为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赵学军老师被授予指导工作奖,多名学生获奖。音乐组组织了 40 多名有特长的学生参加青岛电视台举办的“波力杯” 99 快乐儿童电视大赛,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迎澳归”活动中手抄报、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综合活动多项活动获奖。 12 月 14 日,成功地举行了与澳门培正中学“手拉手、心连心”网上见面会。活动的盛况在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上分别进行了报道。在错埠岭小区内进行了一次“回收废旧电池”宣传活动,《青岛日报》对此予以了报道。我校的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市北区四星级大队,赵萌老师被评为青岛市优秀辅导员。另外,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市北区优秀团组织;我校被评为 99 年度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年度督导考核为优秀等级。2000年 学校有教职工 41 人,学生 740 人,设 17 个教学班。 143 人毕业,整体调拨至青岛第 53 中学。建起微机教室,筹建了教师备课室,配置了终端接收设备,连上了市教委信息中心的城域网, 通过该网上了 INTERNET , 60台微机全部联成校内网,实现了办公室、微机室、备课室、多媒体电教室的室室相通,实现了资源共享 。 对图书室实现了微机管理。每个教室加装 29寸彩色电视机,并建成了电视广播系统。 改造、维修了取暖设备,加装了办公室暖气片。做好了学校绿化工作,我校被评为市北区绿化先进单位。教学工作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以“如何指导学生创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课题,加强“心理健康与教育实验”的研究。音乐、思品两个教研组承担省级实验课题。将“教科研园地”改版为“附小教育”。 2 位老师分别获市电教优质课评比二、三等奖,并出了市级观摩课获好评。 26 位教师在各级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 2 人课件获得了区一、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区电化教育示范校。 1 位老师课参加区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 2 位老师参加市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三等奖。 2 位老师被评为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 45 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多媒体电化教室的使用培训,并通过了区进修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初级的考核验收。开展“班班创特色,人人有特长”成功激励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开放日” 邀请家长参与“家长同乐会”,活动在《半岛都市报》、《大众日报》上进行了报道。推广“快乐体育”“大课间体育”等群体性活动。排球队在区比赛中取得女子第五名、男子第七名的;足球队女队获区第五名,男队获区第七名,并在“市长杯”足球赛中取得了第七名。在秋季小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乙组团体第五名,贾佩玉老师被评为区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广播操比赛获区优胜单位;体育节活动中我校获区优秀组织单位,四、 1 获市先进班集体、六、 1 获区先进班集体。在市航模比赛中, 1 人获一等奖;在全国“希望杯”建筑模型比赛中, 1 人获三等奖。《家教专刊》获区一等奖。我校被评为区优秀家长学校、区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综合督导中我校获得了优秀等级。2001 年 9 月,臧文刚任附小校长兼书记,赵莉莉任副校长,颜秉君任教导处主任,肖相帅任总务处主任,赵萌任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级),贾佩玉任教导处副主任。学校有教师 42 人,学生 780 余人, 17 个班。 143 人毕业,整体调拨至青岛第 53 中学。学校建起 校园网、课件制作室、网管中心,配置了办公微机 20台,为各办公室添置隔断式办公桌,教师已经达到人手一机。学校被评为青岛市绿色学校。10月颜秉君 参加了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2位老师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人才。2位老师被评为区教学能手,1位老师被评为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1位老师被评为省社会学科骨干教师。组织计算机中级水平的全员培训和部分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全体教师顺利通过了区进修组织的计算机中级水平考试。颜秉君老师代表青岛市到威海出省级公开课。我校承担了市级课题4个,区级课题1个。赵萌获得青岛市思品学科比武一等奖;7人在区级学科比赛中获一、二等奖。英语组在会上向全区介绍开展校园英语的经验,交流了英语评价改革及英语创意作业等。共有30人次参加了全国、省、市的论文评比获得一、二、三等奖。2人次获省课件比赛一二等奖,参加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健美操比赛,获得市二等奖。9月份,我校随同市内四区进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一年级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课程改革大家谈”活动,掀起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热潮。青岛市新教材培训会上矫岩老师出数学研讨课。多人次课改论文获奖、发表。1人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2人的素质教育案例和德育论文分获区级二、三等奖。六一中队被评为青岛市“雏鹰中队”。在全国“学科学,破迷信”知识竞答活动中,我校6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赵萌获优秀指导奖。体育工作中学校被评为市北区体育节优秀组织单位,6.2班被评为青岛市体育节优秀班集体,我校评为青岛市健美操优胜单位。在市北区举行的各球类比赛中篮球比赛获女子组第六名、排球比赛获男子组第四名、女子组第六名。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得两金三银;市北区秋季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第一年升入甲组取得了58分的成绩,其中有十七人次获奖。在“可口可乐——市长杯”足球赛中男子足球队获青岛市小学组第七名,女子足球队进军十六强,与足球2000俱乐部合作。在青岛市“新兴杯”小学生短式网球比赛中,获得青岛市团体总分第二名。学校被评为市北区卫生先进单位,林咏梅老师也被评为市北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艺术教育中美术活动小组有十多位同学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舞蹈《童趣》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4.1班参加市北区口语交际的汇报表演获三等奖。我校被评为市北区优秀家长学校。开展“爱心奉献”活动,自愿报名、轮流陪床、捐助了4000元人民币给生病的老师,校工会小组被评为“山东省模范职工小家”。市北区素质教育量化评估中学校取得了优秀等级。2002 年 9 月,干部调整。赵萌任教导处主任,毛德洁任大队辅导员。教师 43 人, 18 个班级,学生总数 784 人。毕业 99 人,整体调拨至青岛第 53 中学。学校完成教师人手一机、微机进教室工程,全面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实现无纸化办公。被确定为市北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对一楼大厅和二楼走廊、办公室进行了装修。我校确立了《附小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建窗口、创名校、办特色”为办学目标,以“做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人的发展目标,突出特色办学。 4 月、 11 月期间臧文刚、赵莉莉分别参加了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于红(大)参加了骨干教师市级培训。 学校将构建学习型学校作为学校的发展性指标之一,确定每年十月为读书节,师生、家长共读好书。遵循理念先行 ---制度保障---评价引路----典型示范----经验推广的工作思路,探索课程改革新路。承接了“市北区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现场会暨校新课改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邀请市课改办、区教研室有关领导、师范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参加。会上公开课、评课、经验交流均有一年级教师承担,此盛况在《半岛都市报》进行了报道。还承接了“省师范学校数学年会小学研究课”“市北区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与课堂观摩会”、“市北区课程改革阅读教学研讨会”、“市北区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阶段总结会”。举行了“与课改同成长”教学综合研讨会,青岛电视台在《青岛新闻》节目中做了报道。举行了“家长与课改同行”开放日活动、“家长与课改同行”开放周活动。继续进行评价改革的探讨与实验,为8个实验班学生印制了统一的“成长记录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有三位教师参加了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秋季教材、教参的编写。教科研工作中学校参与了市级课题“开放式语文教学方式的研究”、国家级重点课题“小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研究,承担了“创造教育研究”、“高年级运用网络教学、辅助高效学习”、“MAL综合艺术感—以合唱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方式探索”等市级课题。2人分别出市级数学公开课,3人分别出区级数学、音乐、英语公开课,4篇教学论文参加市区级评比获奖。接待了来自枣庄、济南、潍坊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吉林省校长培训班等五批考察团300人次到校参观学习。赵莉莉老师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到胶南市为其新课改的启动做讲座。纪红老师在市级英语评价研讨会中曾三次做经验交流。我校教师出省级课四节,市级课两节,论文获得省、市、区级奖项的共10篇;区级师德案例获奖4人。利用校园网,引导队员参加“红领巾文明网上行”活动,摸索“网络化”现代技术教育与校园少先队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索培养“ E代”少年儿童的少先队工作新方式。在市北区可口可乐“区长杯”足球赛中男队获区第三名,女队获区第二名,在青岛市“可口可乐”杯足球赛中获得第二名,吕坚老师获得优秀裁判员称号。在区小学生排球赛中,男排1、2队分获第五名和第八名、女队获第八名的成绩。在2002年市北区篮球比赛中,男队获第四名、女队进入十六强。区运动会学校取得了141分的历史最高记录;五项联赛成绩跃居甲组第五名;在区越野赛中获得了第四名。学校被评为市教育局“青年文明号”;在市北区年度考核督导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党支部也被师范学校评为优秀党支部,臧文刚校长被评为优秀党员。2003年:学校有教学班18个,在岗教师42人,聘请4位代课教师。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大力开展以“做学生良师益友”、“树良好教师形象,创教育服务名牌”和“校长教师访万家,送真情”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教师节庆祝会上评选出毛德洁等十位学生最受欢迎的教师,树立教师典范。暑期评选出徐晓玮等六位教师为校优秀班主任。进一步完善对教师的评价办法,建立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成员评价+集体评价+领导评价”的评价模式。重视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大力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学习现代教育思想,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学校于5月29日召开了“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第十届教学综合研讨会,教师们就“在当前课改形式下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和“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浅议现代的学生观、评价观、教师观、课程观”,进行了自主学习研讨与集中交流。全校评选了优秀教学案例4篇,优秀课堂教学札记6篇。四位教师做了网页展示。这次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使全校进一步浓厚了的教研氛围,推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改革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促进与激励功能。倡导教师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把形成性评价纳入学生学期总评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学历进修。共5人次校长提高班、校长岗培班、校长读书班结业,3人省市级培训圆满结束。支持5位教师参加了全国、省、市级教学教研活动。先后接待了由市课改办、市人事处领导带队的吉林、甘肃、章丘三地90余人的课改考察团,多位教师出观摩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比赛,张珂等六位教师在市北区分别出公开课、观摩课;迟晓琳获得市级数学学具比赛二等奖,王玉菁、吴俨分获区级赛教课一、二等奖。贾佩玉、矫岩、贺南、纪红、吕坚五位教师被授予“区教学能手”称号。德育工作重点是: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开展诚信教育小讲座,诚信格言大展评、举办“怎样做诚实守信好学生”主题队会、手抄报评比,使同学们深刻领会了诚信的内涵。体育工作:在“可口可乐—区长杯”小学生足球赛中,我校男子足球队获冠军,女子足球队获第三名,获得“市长杯”的参赛资格。校网球队获市北区团体总分第二名,校田径队参加区春运会多人次获奖,并获得精神文明队,进入甲组学校前六名;校排球女队获区排球比赛第四名和第八名,我校被评为区第七届小学生体育节“优秀组织单位”。 艺术教育工作:学校不但重视改革课堂教学,而且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续开设合唱、舞蹈、器乐、绘画、工艺制作、网页制作、科技、足球、排球、田径10个校级兴趣活动小组,同时为了使学生“人人有特长”,各班还建立了折纸、书法、剪纸、口琴、课本剧等15个兴趣小组,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达到100%。在体育节和艺术节活动中,学生通过美术书法现场大赛 、挑战吉尼斯、校园英语歌曲展演、双语故事大赛评选等多种活动中各展所长。另外,学校还组建了校管乐团。5月至6月份举行了以“放飞艺术心灵,争做新世纪小主人”为主题的校第十届艺术节。 我校的合唱、舞蹈、“金剪刀”服装设计比赛分别获得区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一等奖。体育、艺术、卫生工作分获区先进单位称号。 四月份在全国非典传染病袭击过程中,我校成立了防非典指挥部,制定了紧急预案,投资3000元购置防护用品。坚持通风、晨检、零报告、消毒、隔离制度。通过校会、班会的讲座、参观非典知识图片展,对学生进行了广泛的非典预防知识的宣传,加强了对学生卫生习惯的教育。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活动,化不利为有利,师生的卫生、锻炼意识增强。有效的措施把非典挡在校外。整个过程中,党员、干部、团员冲锋在前,一马当先,带领广大教师投入到抗击非典的工作中去。为抗击非典全体捐款860元,16名教师踊跃报名参加献血,4名教师参加市北区义务劳动受到表扬。 争取到市教育局、师范学校的大力支持,5月11日---10月对我校的操场、校舍进行全面的维修:改校门、做透视围墙、铺设塑胶操场、新建传达室、改建室外厕所、粉刷外墙、装修多功能教室、装修教学楼一、三、四层走廊、建设走廊书吧等,投资大约120万元,使我校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10月17日新操场正式启用,召开了校田径运动会,市教委基建处刘国风副处长、市体卫艺梁永东处长、师范学校安伯贞书记及周边单位的领导来校祝贺,此盛况在《校园风》栏目和《半岛都市报》进行了报道。10月份更换了教室的所有电脑和电视,使电教设备再上新水平。暑期更换了图书室书橱27组,教师办公桌椅42套。此次校改是我校历史上投资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全校师生备加珍惜。9月---11月对校内的氛围布置进行设计施工,把二、三、四楼走廊建设成艺术长廊、学习长廊和科技长廊,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我校圆满完成了区教体局制定的“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基础性指标方案”和自定的“持续发展办学水平发展性指标方案”的各项指标,在区综合督导中获基础性指标优秀等级,发展性指标“突出发展奖”。在区德育年会上我校的德育目标递进层次研究获得先进集体奖。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