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园竹

早园竹

共 75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6:58

Phyllostachys propinqua McClure in Journ.Wash.Acad.Sci.35:286. f. 1.1945.et in Agr. Handb. USDA No. 114:49. ff. 38,39. 1957;广西竹种及其栽培123页.图65. 1987;中国竹谱78页.1988;云南树木图志下册,1458页,图684. 1991.

竿高6米,粗3-4厘米,幼竿绿色(基部数节间常为暗紫带绿色)被以渐变厚的白粉,光滑无毛;中部节间长约20厘米,壁厚4毫米;竿环微隆起与箨环同高。箨鞘背面淡红褐色或黄褐色,另有颜色深浅不同的纵条纹,无毛,亦无白粉,上部两侧常先变干枯而呈草黄色,被紫褐色小斑点和斑块,尤以上部较密;无箨耳及鞘口繸毛;箨舌淡褐色,拱形,有时中部微隆起,边缘生短纤毛;箨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绿色,背面带紫褐色,平直,外翻。末级小枝具2或3叶;常无叶耳及鞘口繸毛;叶舌强烈隆起,先端拱形,被微纤毛;叶片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长7-16厘米,宽1-2厘米。笋期4月上旬开始,出笋持续时间较长。

产河南、江苏、安徽、浙江、贵州、广西、湖北等省区。1928年由广西梧州西江引入美国。模式标本采自美国。

笋味较好;竹材可劈篾供编织,整竿宜作柄材、晒衣竿等。

本种尚有一变型即;望江哺鸡P.propinqua f. lanuginosa Wen, 1982年发表于《植物研究》2卷1期中,据原始描述谓“与模式型区别在于:竿箨下半部为灰绿色,至上半部渐变为黄棕色并间有褐色纵条纹,箨片十分皱褶。”但根据所见的模式标本,仅有一笋及一叶枝,其箨鞘及箨舌与早园竹相似,但捧箨片皱曲又与之明显不同,由于仅见及笋,而未见到竿中部的箨,而在模式产地也再未能采到此变型的标本,故难以确认。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