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沙参
共 95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2:11
Adenophora potaninii Korsh., Mem. Acad. Sci. St. -Petersb. ser. 7, 42: 39, 1894; Nannf., Act. Hort. Gothob. 5: 20. 1929: Tsoong, Contr. Inst. Bot. Nat. Acad. Peiping. 3 (3): 76, fig. 3, c. 193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4: 392. 图6197. 1975.
茎高30-100厘米,不分枝,常单支发自一条茎基上,常密而少疏地被倒生短硬毛,仅个别植株近于无毛。茎生叶无柄,仅个别植株下部的叶有短柄,卵状椭圆形,矩圆形,少数为条状椭圆形和倒卵形,长2-7厘米,宽0.5-3厘米,基部钝或楔形,顶端钝,急尖或短渐尖,每边具2至数个粗大齿,两面有疏或密的短毛。花序通常在基部有分枝,组成圆锥花序,也有时仅数朵花,集成假总状花序。花梗短,长不逾1厘米;花萼无毛,筒部倒卵状或球状倒卵形,基部圆钝或稍钝,裂片狭三角状钻形,长3-7毫米,边缘有一对细长齿;花冠钟状,紫色、蓝色或蓝紫色,少为白色,长1.5-2.5厘米,裂片卵状三角形,长5-8毫米;花盘筒状,长2-2.6 (3) 毫米,至少顶端被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稍稍伸出。蒴果球状椭圆形或椭圆状,长约8毫米,直径4-5毫米。种子棕黄色,长椭圆状,有一条翅状棱,长1.4毫米。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2n=102。
产青海东部(门源、西宁、同仁)、四川西北部(巴圹、宝兴、大金、马尔康、黑水、茂县、松潘、南坪)、甘肃东南部(永昌以东)、宁夏南部(固原、泾源)、陕西(陕北和陕南西部的略阳、勉县)、山西西南部(五寨、孝义、运城一线以西)。生于海拔3100米以下的阳坡草地,少生于灌丛或林下。模式标本采自青海西宁附近。
本种的鉴别特征是叶缘具少数几个粗大锯齿;花萼裂片具一对细长齿,因此花萼裂片几乎成三叉状;花盘具毛;花柱一般不伸出花冠;茎绝大多数密被倒生短硬毛。花冠有由西向东变小的趋势。看来在山西西部,本种与 A. wawreana 相替代。在四川西北部有两个近缘的同域种,即 A. bockiana Diels 和 A. lobophylla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