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紫菀

高山紫菀

共 2583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11-09 03:15

Aster alpinus L., Sp. Pl. 872, 1753; Onno, Biblioth. Bot. 106: 21. 1932.——Aster pulchellus Willd., EnumE. Pl. 879. 1809.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有丛生的茎和莲座状叶丛。茎直立,高10-35厘米,不分枝,基部被枯叶残片,被密或疏毛,下部有密集的叶。下部叶在花期生存,匙状或线状长圆形,长1-10厘米,宽0.4-1.5厘米,渐狭成具翅的柄,有时成长达11厘米的细柄,全缘,顶端圆形或稍尖;中部叶长圆披针形或近线形,下部渐狭,无柄;上部叶狭小,直立或稍开展;全部叶被柔毛,或稍有腺点;中脉及三出脉在下面稍凸起。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径3-3.5或达5厘米。总苞半球形,径15-20毫米,长6-8稀10毫米;总苞片2-3层,等长或外层稍短,上部或外层全部草质,下面近革质,内层边缘膜质,顶端圆形或钝,或稍尖,边缘常紫红色,长6-8毫米,宽1.5-2.5毫米,被密或疏柔毛。舌状花35-40个,管部长约2.5毫米,舌片紫色、蓝色或浅红色,长10-16毫米,宽2.5毫米。管状花花冠黄色,长5.5-6毫米,管部长2.5毫米,裂片长约1毫米;花柱附片长0.5-0.6毫米。冠毛白色,长约5.5毫米,另有少数在外的极短或较短的糙毛。瘦果长圆形,基部较狭,长3毫米,宽1-1.2毫米,褐色,被密绢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西部、中部、北部、东北部及北美洲。模式采于欧洲中部。

此种有极大的变异,历经前人分为许多亚种和变种;此外在亚洲和北美洲还有许多近缘种。中国北部(河北小五台山)及中部(陕西太白山,我们未采到)Onno 及 Handel-Mazzetti 曾经鉴定为 ssp. dolomiticus Beck. var. dolomiticus (S. S. Beck.) Onno 此变种包括欧洲的模式。但中国植物的多变异,不尽与欧洲的模式符合,应包括不同的变种或亚种。

var. alpinus——Aster alpinus L., Sp. Pl. 2: 872, 1753; DC., Prodr. 5: 227, 1836; ?Guyot in Bull. Soc. Bot, Genve 6: 241, 1915 (typus); Limpr. in Fedde, Repert. Beich. 12: 503. 1922,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8: 274. 1965. ——Aster pulchellus Willd., Enum. Pl. 879. 1809.——Aster alpinus L. ssp. dolomiticus (Beck) Hayek. var. dolomiticus (S. S. Beck) Onno, l. c. 25. 1932; Hand. -Mazz. in Notizbl, Bot. Gart. u. Mus. Berl-Dahl. 13: 620. 1937 et in Act. Hort. Gothob. 12: 222, 1938; S. Y. Hu. l. c. 274. 1965.

茎高10-20厘米,有时达30厘米;下部叶匙形或长圆状匙形,有时稍有腺。头状花序径3-3.5厘米;总苞片宽1.5-2毫米。

产于河北(小五台山、张北、蔚县、怀来)、山西(宁武)、东北,也产于新疆北部。也分布于亚洲北部至欧洲。

河北及山西植物与欧洲的一些标本最接近。所以在此作为原变种。是否产于陕西(太白山),还待证实。此外,新疆的植物可视为本变种的两个变型:

var. serpentimontanus (Tamamsch.) Ling, comb. nov. ——Aster serpentimontanus Tamamsch., Fl. URSS. 25: 108. 1959. ——Aster alpinus L. var. cylleneus auct., non Boiss.: Onno. L. C. 38. 1932.

茎高10-20厘米,有时达35厘米。下部叶线状长圆形,长3-10厘米,宽0.2-0.5厘米,被密柔毛,有时毛较长而密,使植株呈灰白色。头状花序径3.5-5.5厘米;总苞片4线形,宽1-1.5毫米。

产于新疆北部及西部(乌鲁木齐、清河、和靖、阿尔泰、托里、昭苏)。海拔2300-2600米。也分布于蒙古、帕米尔及西伯利亚。

新疆的植物与本变种的苏联标本完全一致。本变种与 var. rivalis (Adams.) DC. 的关系尚待明确。

var. fallax (Tamamsch.) Ling, comb. nov. ——Aster fallax Tamamsch., l. c. 109, 580, t, 8f. 2 1959. ——Aster flaccidus Bge. var. atropurpureus Onno, l. c. 65, 1932, fide Tamamsch.

茎高达35厘米,下部叶长圆状匙形,长1.5-8厘米,被疏短柔毛,下面有显明的稍密的腺点。头状花序径约4厘米。总苞片线形,长达10毫米,宽达1.5毫米,被短疏毛。

产于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海拔1500-2100米。也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东部。

黑龙江及内蒙古植物与西伯利亚的本变种的标本完全一致。Tamamschan 所记述的本变种在喜马拉雅的分布区还待证实。

var. diversisquamus Ling in Addenda 359.

茎高20-25厘米。下部叶长圆状匙形,长2-7厘米,宽0.4-0.8厘米,多少直立,被疏或密的短毛,有疏腺点。头状花序径3-3.5厘米。总苞片长圆状匙形,宽1.5-2.3毫米,不等长,外层顶端圆形,长达内层的四分之三。舌片浅红色。

产于新疆西部(塔城)。海拔1700米。

此变种的总苞片不等长,极似异苞紫菀 (A. heterolepis Hand. -Mazz.),但其他特征不同,可能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种。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