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草

Trisetum bifidum

共 109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Trisetum bifidum (Thunb.) Ohwi in Bot. Mag. Tokyo 45: 191. 1931; 禾本科图说481. 图412. 1959; 台湾禾草285. 图37. 197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91. 图7012. 1976; 秦岭植物志1(1) : 121. 1976;江苏植物志 (上) : 197. 图329. 1977; 台湾植物志5: 422. 图1384. 1978. ——Bromus bifidus Thurb. Fl. Jap. 53. 1784.——Trisetum flavescens var. papilosum Hack. in Bull, Herb. Boiss. 7: 702. 1899; Hand.-Mazz. Symb. Sin. 7: 1292. 1936. ——Trisetum flavescens var. macrantham Hack. 1. c. 703. 1899; Hand.-Mazz. 1. c. 7: 1292. 1936. ——Trisetum flavescens var. bifidum Makino in Bot. Mag. Tokyo 26: 215. 1912.

多年生。须根细弱较稠密。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光滑无毛,高30-100厘米,具2-5节。叶鞘松弛,无毛,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0.5-2毫米;叶片扁平,长5-15厘米,宽3-6毫米,常无毛。圆锥花序疏展,长圆形,有光泽,黄绿色或褐绿色,长10-25厘米,宽2-4厘米,分枝纤细,光滑无毛,每节多枚,多上升,稍开展,长达10厘米;小穗长6-8毫米,含2-3小花;小穗轴节间长约1.5毫米,被白色或浅褐色短毛或下部稀疏;颖膜质,不相等,先端尖,背脊粗糙,第一颖长2-3.5毫米,具1脉,第二颖长4-6毫米,具3脉;外稃黄绿色、褐色,纸质,先端浅2裂,裂片长1-1.5毫米,边缘膜质,背部点状粗糙,第一外稃长6-7毫米,基盘被长0.5毫米短毛,顶端以下约2毫米处生芒,其芒细弱,长7-10毫米,常向外反曲;内稃透明膜质,甚短于外稃,长3.5-4毫米,背部向外拱作弧形,先端微2裂,具2脊,脊被小纤毛;鳞被2,透明膜质,长约1毫米,先端齿裂;雄蕊3,花药黄色,长0.5-1毫米。花期4-6月。

产甘肃、西藏(亚东下司马)、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生于海拔490-2500米的山坡路旁、林荫处及沟边湿草地。分布于朝鲜及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