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三毛草

Trisetum sibiricum

共 936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8:36

Trisetum sibiricum Rupr. in Beitr. Pfl. Russ. Reich. 2: 65. 1845; Roshev. in Kom. Fl. URSS 2: 253. 1934; 禾本科图说斗82. 图413. 1959; Tzvel. in Pl. Asiae Centr. 4: 98. 1968: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91. 1976; 秦岭植物志1 (1) : 121. 1976——Trisetum flavescens Beauv. var. sibiricum (Rupr.) Ohwi in Bot. Mag. Tokyo 45: 192. 1931.

多年生。具短根茎。秆直立或基部稍膝曲,光滑,少数丛生,基部径2-4毫米,高50-120厘米,具3-4节。叶鞘基部多少闭合,上部松弛,光滑无毛或粗糙,基部者长于节间,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毫米(稀达5毫米),先端不规则齿裂;叶片扁平,绿色,粗糙或上面具短柔毛,长6-20厘米,宽4-9毫米。圆锥花序狭窄且稍疏松,狭长圆形或长卵圆形,长10-20厘米,宽3-5厘米,分枝纤细,光滑或微粗糙,向上直立或稍伸展,长达6厘米,每节多枚丛生;小穗黄绿色或褐色,有光泽,长5-10毫米(芒除外),含2-4小花;小穗轴节间长1.5-2毫米,被长0.5-1.5毫米的毛;两颖不等,先端渐尖,有时为褐色或紫褐色,光滑无毛,第一颖长4-6毫米,具1脉,第二颖长5-8毫米,具3脉;外稃硬纸质,褐色,顶端2微齿裂,背部粗糙,第一外稃长5-7毫米,基盘钝,具短毛或毫毛,自稃体顶端以下约2毫米处伸出1芒,其芒长7-9毫米,有时为紫色(常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者),向外反曲,下部直立或微扭转;内稃略短于外稃,顶端微2裂,具2脊,脊上粗糙;鳞被2,透明膜质,卵形或矩圆形,长0.5-1毫米,顶端不规则齿裂;雄蕊3,花药黄色或顶端为紫色,长2-3毫米。花果期6-8月。

产东北、华北、甘肃、新疆、西藏、青海、陕西、湖北(神农架)、四川、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750-4200米的山坡草地、草原上或林下、灌丛中潮湿处。分布于欧洲及亚洲温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西伯利亚。

本种为优良的饲料。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