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沙棘

共 98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6:07

Hippophae thibetana Schlechtend. in Linnaea, 32: 296. 1863; Rousi in Ann. Bot. Fennici 8: 217. 1971, S. W. Liu et T. N. Ne in Acta Phytotax. Si. nica, 16 (2): 107. 1978; in Fl. Sichuan 1: 290 1980.——H. rhamnoides subsp. thibetana (Schlechtend.) Serv. in Bull. Herb. 8oiss. Serv. 2, 8: 387. 1908 et in Bot. Centralbl. Beih. 25: 18. 1909.

矮小灌木,高4-60厘米,稀达1米;叶腋通常无棘刺。单叶,三叶轮生或对生,稀互生,线形或矩圆状线形,长10-25毫米,宽2-3.5毫米,两端钝形,边缘全缘不反卷,上面幼时疏生白色鳞片,成熟后脱落,暗绿色,下面灰白色,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细小鳞片。雌雄异株;雄花黄绿色,花萼2裂,雄蕊4,2枚与花萼裂片对生,2枚与花萼裂片互生;雌花淡绿色,花萼囊状,顶端2齿裂。果实成熟时黄褐色,多汁,阔椭圆形或近圆形,长8-12毫米,直径6-10毫米,顶端具6条放射状黑色条纹;果梗纤细,褐色,长l-2毫米。花期5-6月,果期9月。

产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生于海拔3300-5200米的高原草地河漫滩及岸边。由于适宜于干燥寒冷、风大的高原气候特点,一般植株矮小,分布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的植株。高仅7-8厘米。

本种果实较大,多汁,微酸而甜香,当地群众喜欢生食,可提取维生素A和c,藏北群众还用以治肝炎。幼嫩枝叶和果实又是马和羊的饲料。

本种与沙棘H. rhamnoides Linn.相近, 自1863年Schlechtendal建立种后不久,1886年Hooker f. 就把它合并在沙棘种内作异名,随后无一学者承认它是一个独立种,仅C. Servettaz在1908和1909年先后发表的专著中,才列为沙棘种下的一个亚种H. rhamnoides Linn. subsp., thibetana Serv。而根据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生长的环境都特殊,近年来才有更多的学者承认它是独立的种。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