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叶台湾杨桐
共 122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10 02:55
var. obtusissima (Hayata) Keng var. obtusissima (Hayata) Keng in Taiwania 1 (2-4): 245, 1950; 台湾树木志577, 1963; 台湾植物志2: 595, 1976.——Adinandra obtusissima Hayata ex Sasaki, Cat. Governm. Herb. (Formos.) 347, 1930, nom. nud. ; Yamamoto in Journ. Soc. Trop. Agric. 5: 347, fig: 9, 1933; Kanehira, Formos. Trees rev. ed. 453, fig. 411, 1936; Kobuski in Journ. Arn. Arb. 28: 30, 1947.——A. millettii Benth. et Hook. f. ex Hance var. obtusissima (Hayata) Kobuski in Journ. Arn. Arb. 28: 15, 1947.
叶椭圆状倒卵形,长4-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钝,尖顶圆或微凹,极稀近于钝形,基部尖或楔形,边近全缘或近顶端处稍具细锯齿,干后明显反卷,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疏被短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10-12对,两面稍凸起,与中脉多呈600至70°开展;叶柄长5-7毫米,上面有槽,下面被短柔毛。果单个腋生,圆球形,直径11-12毫米,被绢毛,3室,果梗纤细,长约2.5厘米,无毛,宿存萼片5,卵形,长约8毫米,宽约5毫米,顶端钝,外面被短柔毛,宿存花柱长约12毫米,被毛。
分布于我国台湾高雄市。模式标本采自该地。
本变种和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倒卵状的叶片,顶端钝,中部以下狭楔形以及小苞片线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等。
未见标本,上述特征和区别是根据Keng, Taiwania 1 (2-4): 245, 1950和《台湾植物志》2: 595, 1976记述的。本变种最早是Sasaki于1930年以Hayata的名义发表于Cat. Governm. Herb.,3年后Yamamoto根据Matuda 25443、15544、25545等3号标本给予形态描述。1947年Kobuski在整理本属植物时,因无上述3号标本,作保留种处理;同时他又以产于台湾南部的一份Henry 1895号标本,作为 A. millettii的种下等级,他也考虑到可能这个类型和Hayata的种是同一种类型,所以他也采用了“obtusissima”这个名称。1950年Keng认为Hayata和Kobuski这二个类型,应同属于一种类型,而且确认作为 A. formosana的种下等级。我们未见到这类型标本,目前只好按Keng的意见归属于此,留待以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