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德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6:54

人物履历

1929年07月13日,侯云德出生于江苏省武进(今属常州市)。

1943年,侯云德考入江苏省立常州中学。

1948年09月至1955年03月,侯云德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医本科。

1956年至1957年,侯云德就读于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

1958年11月至1962年04月,侯云德博士就读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学。

1962年04月至1973年05月,侯云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肝炎病毒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1973年05月至1989年09月,侯云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感冒气管炎研究室主任。

1973年06月至1995年06月,侯云德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4年09月至1985年09月,侯云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5年09月至1997年09月,侯云德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1986年至1996年,侯云德任中国第一至第三届“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1994年06月至1998年06月,侯云德任中国工程院医学卫生工程学部主任。

1994年,侯云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批)。

1996年至1999年,侯云德任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主席。

1998年06月至2004年06月,侯云德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1999年,侯云德任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9年01月,侯云德任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新甲型HIN1流感大流行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委员会主任。

1999年01月,侯云德任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2008年,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2020年4月,担任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1月,侯云德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侯云德已培养博士的部分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年度《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及其与γ-干扰素融合蛋白的研究》张德震第四军医大学1988年《重组人αA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分离纯化及突变体构建》智刚第四军医大学1989年《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敏感性分析的研究》黄海荣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01年《人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及其突变体的研究》吴斌文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在湖南地区分离的人偏肺病毒株的基因分型及其候选疫苗的初步研究》刘文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JY佐剂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疫苗黏膜免疫研究》麻粉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重组人长效干扰素IFN-λ1-CTPON的研制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袁武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重组人长效白介素7(IL-7-CTP)的研制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李金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参考资料: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单位名称(学术组织刊物)职务世界卫生组织病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微生物协会病毒学报主编“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国际风险管理委员会科技委员会中国成员中华医学会 病毒学会主席中国微生物学会副主席国际干扰素和其他细胞素研究协会中国理事西安医学院客座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名誉院长参考资料:

个人生活

侯云德自幼家境贫苦,10岁就从事家庭副业,靠半工半读上学,又摆过摊,捕过鱼,养过鸡,但他发奋求学。12岁时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凯乐小学。

人物评价

侯云德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创者,是中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引领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总设计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评)

侯云德既是战略决策者,也是战术实施者;每当重大疫情来临时,侯云德扮演的都是守在“火山口”上的角色,准确把握疫情走向,提出最佳应对方案。(科技日报 评)

侯云德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名战略科学家。他的很多科研成果和举措,在当时都是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并且影响深远。(人民网 评)

侯云德能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靠的不是拍脑门,而是长期以来扎实的积累。(侯云德学生金奇 评)

院士自述

在我从事病毒科研的经历中,曾经历过难以计数的失败,在失败中不断探索,取得经验,转失败为成功,最使我难忘的有三项成就。

1958-1962年间,在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日以继夜,刻苦钻研,努力工作,证明了鼠间流行的副流感仙台病毒对人可以致病,在血清学上可分为两个型别,并发现仙台病毒可在细胞培养上引起急性细胞融合现象,而且不同的仙台病毒毒株表现有不同的细胞融合活性,我又进一步阐明了细胞融合的机理。随后,美国学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仙台病毒细胞融合技术,作为60年代到70年代间杂交瘤细胞的重要技术之一。为此,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我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这在苏联病毒研究所历史上是第一次。在苏联医学科学院组织的专家委员会上,同时先后无记名投票,通过了我的副博士和博士论文。当晚,我的导师为我举办了庆祝晚会,导师和苏联同事们的赞扬,真使我热泪盈眶。是日深夜,皓月当空,直泻窗头,我转辗反侧,联想翩翩,彻夜未眠。1988年我有机会重返莫斯科,我的导师已80高龄,亲自到机场来接我,相别20多年,师生重见,激动拥抱,又一次使我热泪盈眶。

第二件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件是我回国后,对我国传统中药黄芪的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我发现黄芪可以抑制某些病毒的繁殖,可以诱生干扰素,增加NK细胞的活性,促进19S抗体形成细胞的产生,提高slgA水平,增加二倍体细胞在体外的存活寿命。并在临床上证实黄芪可预防感冒,与干扰素有协同作用。这是第一次以严格科学的方法证明一方剂传统药物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是第一次证明黄芪干扰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此项科研工作之所以使我难以忘怀,主要是标志了我的研究思路趋向成熟。

“文化大革命”前后,研究中草药成为一个热点。曾传言杜仲可预防感冒,板蓝根可以抗病毒并治疗腮腺炎,而且人云亦云,以书传书。但均无可靠的实验资料。我査阅了大部分有关文献,包括中医文献。我的考虑是:第一,病毒仅在细胞内繁殖,人体对病毒感染有自我恢复机制,必然是调动了机体免疫系统;第二,在传统中医成方中有一方剂“玉屏风散”主治经常反复感冒患者,而现代医学早已证明,引起人类感冒的主要病原是病毒,约占75%,而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多达七种,数百个型别,研制疫苗来预防是不可能的。黄芪在中医理论上是一种“扶正固本”药,很有可能是黄芪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目的的。因此,我选择了黄芪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是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来验证黄芪是否真正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否真正具有抗病毒感染,治疗感冒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芪确可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与干扰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干扰素是病毒感染时机体自我恢复的主要机制。黄芪确可预防感冒,我进而发现黄芪与干扰素联合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疗效。在我有生之年仍是奋斗目标。

第三件科研工作是我一生中为之奋斗的主要目标——基因工程干扰素的研究。我从青年时代起就研究感冒病原,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太多,无法进行特异性预防。“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阐明感冒病原的目的还在,于要防治感冒。从黄芪抗病毒感染的研究到干扰素的研究是思维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干扰素病毒研究到研制基因工程干扰素也是研究思维的扩展。

基因工程干扰素是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类高技术药物,它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病和疑难病,包括感冒和病毒性肝炎。我于70年代中后期就对人白细胞干扰素的诱生及纯化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发现人脐血白细胞具有较强的干扰素诱生能力,选育出高产病毒株NDV桭系。1979年创立了干扰素mRNA在非洲鲫鱼卵母细胞翻译系统,受到当年国际干扰素大会的高度评价,随后被选人著名的《酶学方法》系列丛书。198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α型干扰素cDNA克隆与表达的论文,这是我国基因工程研究的开创性文献之一。更为重要的研究证明,人白细胞对病毒攻击后诱生干扰素的主要类型不是国外正在研制的α2a或2b,而是型干扰素;并发现至少有四个变种。1983年高效表达了人αlb型千扰素蛋白;先后建立了重组干扰素的分离、纯化技术。随后又相继研制成功人基因工程α2a,2b型和γ型干扰素。1984年起与生产单位合作,进行中试开发研究;先后建立了30升、100升、300升大肠杆菌高密度生产线,包括大规模分离纯化等一系列生产工艺流程,制定了我国干扰素的国际单位标准品和一系列质控标准。经50多个临床单位,2700多例严格的疗效对比,包括双盲实验,证明国产干扰素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毛细胞白血病、性疣、带状疱疹、慢性宫颈炎、疱疹性角膜炎等常见病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人《lb型干扰素系国际首创,属国家一类新药,它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基因工程高技术药物,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具有副作用小的优点,在生产菌种和适应症方面均有所创新。该成果,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产基因工程人alb型干扰素已有多家建厂投产,,为防治常见病做出了贡献。

基因工程αlb型干扰素的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是我从事病毒科研一生中最感欣慰的。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