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扬(语言学家)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1:03

人物生平

1932年,就读于浙江硖石紫薇小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公立小学停办,1938-1939年在硖石费氏私塾攻读国学基础。1939年秋,随家人迁往上海,先后就读于松江高级中学、晓光中学、南光中学、会文中学。自1943年起,在上海报刊上发表散文、新诗等文学作品。1944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主修西洋文学,副修中文;1948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蒋反美学生运动。1949年2月至5月,在南京苏联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工作。南京解放后,到南京军管会外侨事务处工作;到职后由外侨事务处处长黄华派往镇江前线“紫石英”谈判小组担任翻译,参加中英关于“紫石英”号的谈判;谈判结束后回外侨事务处社团组工作。1950年2月,调北京外交部秘书处编译科担任外交翻译工作。1952年7月,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外国语教研室从事英语教学,不久任英语教研组副组长;1955年转入新闻系外国语教研室,任英文组组长。在吴玉章校长的支持下,在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先生的指导下,很快进入语言学界并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参与语言学界重大活动。自1955年起,开始在《中国语文》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汉语方言、语言学、汉语语法等方面的论文。1960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先在外语教研室任教,任英文组组长,后入语言学教研室主持教研工作,主要致力于汉语研究。1970年,到江西省余江县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劳动。1972-1978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当时隶属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从事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史以及明清西方天主教来华传教士活动的研究。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回语言文学系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后兼任语文写作教研室主任、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并担任校、系学术委员会委员。1979年,晋升为副教授。1984年11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到英国杜伦大学、伦敦百科大学、布列斯托大学以及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东方语言研究所进行访问并讲学。1985年,受教育部指派,参加“中美杰出学者交流计划”,应美国全国科学院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等9所大学讲学。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5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筹备组组长,中心成立后曾主持中心工作,该中心改为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后任名誉院长。1987年,受教育部指派,任中国语言学家代表团团长,赴德国柏林参加第14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1987年和1988年,连获两届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离休后,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自1980年北京市语言学会成立起,相继担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1980-1997)、会长(1997-2000)、名誉会长(2000-2011)。1986-1989年任北京市语言理论研究会会长;1992-1996年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1991-1998年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担任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以及其他单位多种学术职务。

学术成就

胡明扬的学术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并结合汉语实际对语言理论的研究;一是向国内介绍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他的研究课题多较新颖。1.现代汉语方面的成就在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研究方面,他写有《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1957年)、《海盐通园方言中变调群的语法意义》(1958年)、《上海话一百年来的若干变化》(1978年)、《三百五十年前苏州带吴语的一斑》(1981年)、《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1981年)、《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1983年)等主要论文及专著《北京话初探》。A 《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一文,介绍了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分类,并详细介绍了该方言八个人称代词、八个指示代词、八个疑问代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赵元任先生在《中国话的文法》第二章第十三节兼语式中还引用了该文的材料。连读变调在汉语方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广为人们注意,但与连读变调有关的语法问题,相对说来研究的人较少,《海盐通园方言中变调群的语法意义》是一篇较早地注意到了变调和语法之间的关系的文章,文中介绍了海盐通园方言中双音节至五音节变调群所具有的明显的语法意义,这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 《上海话一百年来的若干变化》《上海话一百年来的若干变化》,原作于1967年。胡明扬重视方言历史研究,把社会历史和语言变化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上海话在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的若干变化,看出社会因素是语言演变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C 《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提出了语气和语气调(包括语气助词和叹词)的三分法,即表情语气(如赞叹、惊讶、诧异、不满等),表态语气(肯定、不肯定、强调、委婉等),表意语气(祈求、命令、提问、追诸、呼唤、应诺等)。文章根据调查材料,重新分析了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力图排除句子中其他语词和语调对语气助词本身意义的干扰,即尽可能不把其他语词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意义误加在语气助词身上。并且还列举分析了北京话的十七个叹词所表达的词汇意义。D 《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是一篇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报告。胡明扬就“把、比、论”三个字的读音,“胰子、姆末(我们)、且(从)、伍的(什么的)”四个词的不同风格的同义词的选择、使用情况,北京城里不同地区语言差异,不同民族的北京人语言差异,以及“一、七、八”变调等五项对一百人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列出了二十四张表,观察了年龄、性别、家庭语言环境、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北京话的影响,提供了处在变化中的北京话的概貌。这种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尚未多见,其调查统计方法对有志于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人有一定帮助。E 《北京话初探》《北京话初探》一书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收了作者写的关于北京话的近十篇论文。其中《普通话和北京话》用大量事实论证今天的普通话在语法和语汇方面,实际上是以书面语和北京话为基础的,在语音方面则是以电台等宣传渠道使用的类似英语的“通行读音”那样一种社会方言的读音为标准的。2.汉语语法方面的成就在汉语语法的研究方面,胡明扬写有两篇讨论性的论文:《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1958年)、《关于汉语词类》(1956年)。3.汉语语音史方面的成就在汉语语音史方面,胡明扬发表了《〈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1963年)、《〈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通考〉对音》(1980年)两篇论文。4.词典学方面的成就在词典学方面,由胡明扬主持编写并通改的《词典学概论》(1982年),是国内第一部词典学研究著作,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有同类著作。该书与国外同类著作不同之处在于,考察了国内近几十年来词典编纂的实际经验,内容包括单语语文词典的资料、选词、注音、释义,双语语文词典的资料和蓝本,词条的组织以及词条的体例、编排法等。因此,对我国的词典学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有参考的作用。胡明扬所写的《说“打”》一文,仿照《牛津英语词典》的体例,分析了从东汉到现代“打”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演变,引例一干多条,义项一百多个,实际上是一条汉语历史大词典的词条。胡明扬还编写过《怎样自修英语》等普及读物。

个人作品

译著胡明扬译著向国内介绍了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帮助国内语言学者了解国外语言学的动态,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主要译著有:(1)《语言存在的客观性》(1958年);(2)《语言》(1959年);(3)《语法范畴和词类的关系》(1960年);(4)《描写形态学的方法》(1963年);(5)《语言理论,语言描写和语言教学》(1978年);(6)《格辨》(1980年);(7)《社会语言学导论》(1980年);(8)《词典学概论》。代表性论著1.专著(1)《词典学概论》(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2)《语言和语言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3)《北京话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语法和语法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海盐方言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6)《北京话研究》(主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7)《词类问题考察》(主编),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8)《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语言学概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2.论文(1)海盐通园方言的代词,中国语文,1957(6)(2)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1958(3)(3)海盐方言中变调群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1959(8)(4)《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中国语文,1963(3)(5)上海话一百年来的若干变化,中国语文,1978(3)(6)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上),中国语文,1981(5)(7)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下),中国语文,1981(6)(8)北京话的称谓系统,中国语(日本东京),1982(1)(9)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中国语言学报(创刊号),1982(10)《老乞大》复句句式,语文研究,1984(3)(11)海盐方言的人称代词,语言研究,1987(1)(12)海盐方言的存现句和静态句,中国语文,1988(1)(13)流水句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4)(14)《西游记》的助词,语言研究,1989(1)(15)句法语义范畴的若干理论问题,语言研究,1991(2)(16)再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1992(5)(17)近代汉语的上下限和分期问题,近代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1992(18)语体和语法,汉语学习,1993(2)(19)动名兼类的计量考察,语言研究,1995(2)(20)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语言研究,1995(5)

社会评价

国家语会原副主任曹先擢悼胡明扬中国辞书学会名誉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曹先擢悼胡明扬:胡明扬先生于2011年6月22日辞世,享年86岁,26日在八宝山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我因腿疾,不能前往。26日晨起床,推窗远眺,几天的阴雨,北京的高温降低,窗外一阵清风吹过,遂生一念:此风乃为胡先生送行乎?回室操笔得小诗一首,以寄托哀思:清风习习送君行,学界黯然陨明星。留得辉煌贻后学,长存天地有芳名。胡明扬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在中国语言学领域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带领学生做北京话调查,留下了不可再得的宝贵资料;他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深受学生爱戴和敬仰;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学术领导者,一直关心着语言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提出诸多研究课题。与另一位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一样,他“从原有的专业深井里跳出来的时候,所面对的是一片广阔的世界,但很快就能遨游于这广阔的世界之中”。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孙德金忆胡明扬晚年,胡明扬仍念念不忘中国教育,有两个问题时常挂在嘴边:一是国民语文能力下降。“上海某些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取消语文让他很堪忧”,胡明扬的学生、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孙德金说。胡明扬还关心“通才”教育问题,面对如今很多文科生没有理科知识,胡明扬认为只注重自身专业,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家人忆胡明扬胡明扬1952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执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在长子胡文泽的印象中,父亲始终在工作。早上8点钟上课,有时晚上还要为学生补习,时常半夜才回到家。在家时,父亲多数时间都是伏在办公桌前笔耕不辍。对于平时抽不开身上课的学生,周末胡明扬会为他们在家中辅导。胡文泽说,此生父亲最骄傲的是教出这么多学生,每当说起他们都如数家珍,他最喜欢的称呼就是“老师”。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