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唐代诗人)
人物生平
常建是唐代邢州籍的诗人,字号不详,长期游历长安。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与王昌龄有文字相酬。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殷璠《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评论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并举“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宿王昌龄隐处》)等句,称其“警策”;尤推服《吊王将军墓》,认为善叙悲怨,胜过潘岳。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 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有《常建集》。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常建其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沦于一尉,士论悲之。诗一卷。
主要作品
岭猿杳杳袅袅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西山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物象归徐清,林峦分夕丽。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清目远阴映,湖云尚明突。林昏楚色来,岸运荆门闭。至夜转清退,萧萧北风厉。沙边雁鹭泊,宿处蒸蔑蔽。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冷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燕居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渔浦春至百草绿,胶泽闻鸽鹏。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沤绽为缦袍,折麻为长缨。荣誉失本真,怪人浮此生。碧水月自阔,安流净而平。扁舟与天际,独往难能名。吴故宫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岂知一日终非主,犹自如今有怨声。第三峰西山第三项,茅手依双松。香沓欲至天,云梯升几重。莹魄澄玉虚,以求写鹤踪。遣返非天人,执节乘赤龙。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客。孤辉上烟雾,徐影明心胸。愿与黄低磷,欲飞而英从。因寂清万象,轻云自中峰。山瞑学栖鸟,月来随暗蒙。寻空静馀响,袅袅云溪钟。顾法院胜景门闭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皎月殿中三度磐,水晶宫里一僧禅。昭君墓汉宫岂不死,异城伤独没。万里驮黄金,峨眉为枯骨。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落第长安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写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赠三侍御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土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奇。操与霜雪明,星与江海宽。束导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积棘,一枝非所安。逸翩望绝霄,见欲凌云端。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固知非天池,鸡跃同所欢。难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折翩悲高风,苦饥候朝餐。湖月联大海,天空何漫漫。托身未知所,谋道庶不刊。吟彼乔木诗,一夕常三叹。漳州留别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宿帆谒郡佐,帐别依禅林。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泊舟盱眙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湖中晚驿湖广舟自轻,江天欲澄界。是时清楚望,气色犹霾喀。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烟虹落镜中,树木生无际。香沓涯欲辨,蒙蒙云复闭。言垂星汉明,又睹定流势。微兴从此惬,悠然不知岁。试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岂念客衣薄,将期水投袂。迟回渔父间,一雁声嘹唳。客有自燕赢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记亲拜孤家,移葬双陵前。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碣石海北门,除寇惟朝鲜。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寸心渔阳兴,落回族等悬。仙谷遇毛溪口水石浅,冷冷明药丛。人溪双峰峻,松括疏幽风。垂岭枝袅袅,臀泉花蒙蒙。黄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末穷。回潭清云影,弥漫长天空。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目觐神已寓,鹤飞言本终。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尝以耕玉田,龙鸡西项中。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戏题湖上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闲斋卧病旬时结阴霖,帘外初白日。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童。闲梅照前产,明镜悲旧质。同施四五人,何不来问疾。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辞君响沧海,烂漫从天涯。白龙富泛舟夕映翠山深,徐晖在龙窟。扁舟沧浪意,治措花影没。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因忆毒首峰,初阳濯玄发。泉莫两幽映,松鹤间情越。碧海莹于神,玉青泽人骨。忽然为枯木,微兴送如兀。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造整十少府微风吹霜气,寒影明前除。落日未能别,萧萧林木虚。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鲤鱼在金盘,别鹤衰有徐。心事则如此,请君开素书。吊王将军墓嫖姚北伐时,深入几千里。战徐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尝闻汉飞将,可奈单于垒。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高楼夜弹筝高楼百徐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山高猿秋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梦太白西岭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遗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结守在星汉,宴林闭伍三。格授覆徐翠,巾舄生片云。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瞑。松峰引无影,石做清霞文。恬目缓舟趣,并心授马群。春风又摇掉,潭岛花纷纷。太公农晚遇日出渭流白,文王政猎时。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迟迟诣天车,快快语灵龟。兵马更不错,君臣皆共治。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王侯拥朱门,轩盖昭长逵。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落日是桑榆,光景有顿亏。倏悲天地人,虽贵将何为。空灵山应田叟湖南元村落,山舍多黄布。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油舟问溪口,言语告哑咬。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晓。莫候射禽兽,浮客烹鱼统。余亦果富人,获康今尚苞。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日久闻虎斗,空山满咆哮。怀人虽共安,异域终难交。白水可洗心,采蔽可为肴。曳策背落日,江风鸣稍稍。三日寻李九庄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回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听琴秋夜赠寇尊师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白湖寺后溪宿云门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溪中日已没,归乌多为双。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洲诸晚色静,又观花与蒲。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毕景有徐兴,到家弹玉琴。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瑞。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前溪通新月,聊取玉琴弹。海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晴天无纤翳,郊野浮春明。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江行平湖四无际,此夜泛孤舟。明月异方意,吴歌令客愁。乡园碧云外,兄弟禄江头。万里无归信,伤心看斗牛。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送陆擢圣代多才俊,陆生何考第。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殷勤叹邓凤,早食金琅歼。送宇文六花映垂杨汉水清,晓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送李大都护单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海头近初月,橱里多愁阴。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送李十一尉临溪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张山人弹琴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张天师草堂灵溪复清字,傍倚枯松根。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撤。信是无人居,幽幽寂无喧。万壑应鸣磐,诸峰接一魂。遂登仙子谷,因醉田中樽。时节开玉书,它映飞天言。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古兴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白发沾黄泥,遗骸集鸟鸣。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风吹钩等折,鱼跃安能施。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彼。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涓。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遍现今时人,举世皆尔为。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百马同一街,万轮同一规。名与身就亲,君子宜固思。古兴轴转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深闺女儿莫愁年,玉指冷冷怨金碧。石榴裙据峡蝶飞,见人不语梁峨眉。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券当为谁。古意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富资安可常,归来保贞素。古意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驻舟春溪里,皆愿拜灵颜。寤寐见神女,金沙鸣佩环。闲艳艳世姿,令人气力微。含笑意不语,化作朝云飞。古意二妃方访舜,万里南方悬。远道同江汉,孤舟无岁年。不知苍梧处,气尽呼青天。愁泪变楚竹,峨眉丧湘川。后人立为庙,累世称其贤。过客设调祭,狐狸来坐边。怀古未忍还,猿吟彻空山。古意明月照高阁,彩女赛罗幕。歌舞临碧云,策声沸珠箔。青湾临南海,天上双白鹤。万里齐翼飞,意求君门乐。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两翅自无力,愁鸣云外来。态深入空贵,世屈无良媒。俯仰顾中禁,东飞白玉台。古意井底玉冰洞地明,玻由粮护青丝索。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鄂精招王昌龄张债对芦旷野中,沙上飞黄云。天晦无精光,茫茫悲远君。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偶。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滴居未为叹,谗征何由分。午日逐故龙,它为吊冤文。翻覆古井然,官宦安足云。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清。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氮包。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塞上曲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塞下曲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塞下曲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塞下曲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塞下铁马胡裘出汉营,分废百道救龙城。左贤未通新华折,过在将军不在兵。文笔行风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数量虽不多,而“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四库全书总目》)。常建的诗题材比较狭隘,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但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尤其前一首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他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今存《常建诗集》3卷和《常建集》2卷。常建其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沦于一尉,士论悲之。诗一卷。
轶事典故
诗人之谜
但常建的祖籍是哪里?一直是一个悬案――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新注》说:常建的籍贯,《全唐诗》未书。《唐才子传》作长安人,但唐才子传是小说,并非史书。而且他的《落第长安》诗有“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语,似非长安人。此说见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傅璇琮先生《谈新编本的一些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三期)。傅璇琮《考》也对《唐才子传》所记常建事迹作了辨正,他认为《唐才子传》说常建是长安人不确,但他究系何地人,限于目前的史料,只能阙疑。
高步瀛选注的《唐宋诗举要》中注:常建,长安人。开元进士。大历中,为盱眙(在今江苏)尉,颇不如意。后寓鄂渚(今湖北武昌),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见唐才子传。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辞典》中注:长安(现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曾任盱眙尉。
《辞海》“常建“条是这样解释的:唐诗人。故里不详(一说长安人,误)。开元15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天宝年间卒。一说大历时尚在世,实误。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题破山寺后禅院》一首,为世传诵。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
在目前仅存的《唐人选唐诗》,只有十种,由唐朝人元结和殷王番等选编的,应该是比较权威的选本。这些选本的选取标准虽然各有不同,但总的可以看出他们对本时代诗歌的一些看法与评价。其中第三集是《河岳英灵集》,由殷王番选编,共选诗二十四家,殷番在此集前言中说了他的编选标准:“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权压梁窦,终无取焉。”他在目录中又写道:“切见诗之流传于世多矣。若唐之河岳英灵。中兴间气。则世所罕见焉。本堂得此本。编次既当。批摘又精。真诗中无价宝也。”说明编者是非常认真的,目的确是以质论诗。在此集中,第一名就是常建,第二位才是李白,而与常建同榜进士的王昌龄,却被排在了卷上的倒数第二位。并且,常建诗15首,而李白诗仅选了13首,由此可见常建在当时文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过了李白。此集在常建集前评语中言:“高才无贵士。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照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
辞海“河岳英灵集”条称:“选录唐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年(714――753)期间常建、李白等二十四人诗二百一十四首,每人各附评语。番论诗反对轻艳矫饰,提倡风骨声律的统一,注重兴象。所选以此为标准,是唐人选唐诗中较好的选本。”
古碑证籍
2006年8月,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文管所在征集文物中,收上来一块古碑,是常建后人的一块墓志铭。墓志铭刻于威通六年。墓志铭中追述了常建的事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破解了这个千年之谜:唐朝大诗人常建的祖籍就是邢台。
在此碑额上刻有“唐故府君常公墓志铭”字样。碑题是:《唐故府君前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常公墓志铭并序乡贡进士傅融撰》:碑文为:公讳□,先邢州县人也。建国,命谥其来远矣,粤文场常建者,公之近祖也,在英灵集,冠群公之首,词华品藻,具在小序。祗如梦太白西岑、哭王昭君可为尽美矣。曾祖琳,皇试太子通事舍人。祖如玉,皇授左龙武军军使兼御史大夫。天宝未年,安史作乱,四海鼎沸,公发貔虎之威,扫荡妖氛,无不泯尽。敕书于诏至今见在。父太平,皇右军兵马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厝事,上柱国,河内县开国伯,食邑三百户。
公秉仁义之权侠,忠贞之勇卒,因内外游历,中丘御史端公曹公一见如旧,署以爪牙之任,亦非愿焉。早年知命,退身乡里,□茅二房,结文场之友,清文丽藻,观之璨然。复至暮年,渐遵释教,毗蓝净宗,往来不绝。或图画真容,或书写经典,前后数年,不可胜记。何图天下□音,鱼靳遗殒,此明哲于大中九年三月五日,享年六十有四,终于私茅焉。夫人雍氏,志性温雅,令望谦柔,名著陶家,恩同孟氏。自公沦亡,经于数载,馈奠之礼,靡有阙舆,不幸忽抱疾瘵,枕席弥留,祸亟飞钟,遄流不息,于咸通四年三月甘日,享年七十奄终。华室唏吁,乔柯先折,鸾镜沉辉。自亲非亲,咸悉悲悼。女王氏,长适太原王氏。幼奉训诫,长习箴规,克著三从,罔亏四德。次在室,岂岂令漱难可比焉。幼曰喜娘子不幸华年奄遘,大夜琢玉,记铭至今。
见在令子三人,二人早亡。幼曰现,少诣儒门,颇览坟典,曾蒙乡荐,云汉攀鲵,久蹑秦川。东堂折挂,自遭荼毒,泣血庭隅,公之□榆,岁月深远,道路睽阻,护丧不任。以咸通六年八月十二日,卜兆于兹邑西南十里,礼也。其茔也,前临郊邑,却眺山河,韩魏之风云,燕代之委气,其在兹矣,虑以陵谷迁改,年代湮没,乃命刊石而记焉。
铭曰:粤惟常公,堂堂挺秀,杖德松筠,怀仁苑囿,话言惟新,倾盖如旧,守礼不差,防闲匪昼,挂冠严岭,濯缨沧浪。晚就释曲,时赴道场,心怀松柏,□德珪璋,气如浮云,志若秋霜。疾疹弥留,亦奠痊损。泰山其颓,哲人将殒,于戏夫子,微言将泥。令德令图,道光惟允。呜呼哀哉,丧我英逸。已矣夫人,古今难匹。动合箴规,如琴如瑟。云逐蟾辉,魂飞白日。猿啼青山,长归幽冥。滔滔者川,浑浑东注。悠悠者人,茫茫不□。自古在昔,何新何故。长夜冥冥,千载不寤。
此碑文的说法与《河岳英灵集》的说法完全一样,由此完全可以认为常建的祖籍是邢州是肯定的。
常建其诗
盛唐诗派中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之称。他的诗现存57首,数量虽不多,《四库全书总目》称常建“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河岳英灵集》中常建序称“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于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数句,并可称警策。”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最著名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在优游中写会悟,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和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居一格。现江苏常熟虞山破山寺已成蓍名景点,全赖常建此诗以传。
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
再如常建以下四首诗:
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此诗语言情致幽静,引人远思,反映了作者的隐逸生活。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极),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此诗在盛唐时已传为山水诗名篇,清朝受到“神韵派”推崇。
昭君墓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此诗见《河岳英灵集》,也被墓志铭例举,有名于当时。
塞下曲之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
此诗独辟蹊径,得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
今存《常建诗集》3卷,辑入《唐六名家集》。《常建集》2卷,辑入《唐百家诗》;《常建诗集》2卷,辑入《唐诗二十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