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蔚(科学家)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0:53

孙云蔚

孙云蔚,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在果树栽培、中国果树史、果树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编著出版了《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西北的果树》等多本专著。对我国果树栽培的历史与西北果树带的划分及生产发展提出了创见。为发展我国果树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孙云蔚,原名孙华。1908年1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2岁丧母,由兄嫂抚养长大。1928年他从苏州农校毕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继续升学,到南京中山陵园当了技士,管理500多亩果园和蔬菜田。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积累了丰富的果树和蔬菜生产经验,其间先后编写了《番茄草莓栽培法》、《最新西瓜百合栽培法》等6本园艺科普读物。1932年,他靠出版3本书的稿费和兄嫂资助,东渡日本,自费留学。他来到日本国立园艺试验场,发奋学习,辛勤工作,学到了许多新技术,如西瓜嫁接技术、草莓的促成栽培和山坡利用太阳热石垣栽培技术、香菇的菌种繁殖技术等。他把这些新技术写成文章,寄回国内发表,受到国内读者好评。1934年4月,因经济困难回国。1935年4月,第二次自费赴日在九州帝国大学(今九州大学)农学部园艺研究室,系统学习了日本果树园艺方面的理论和栽培技术,考察了北海道大学和青森苹果试验场,于1936年6月回国。回国后,他先后在青岛农林事务所、青岛果产公司、上海果品检验处工作。1940年1月到北京担任北京园艺试验场场长,主要从事果树、蔬菜、花卉栽培和果苗、种籽的推广与全场的整顿和修建工作。他担任了当时由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华北纤维统制总会参事兼审议处副处长,专门从事技术工作。1945年5月到山东曲阜农业专科学校领导筹建工作,不久又到杭州中国农产公司任总技师兼农场场长。1947年1月到西北农学院任园艺系教授,1948年7月到南昌中正大学农学院任教授。1949年5月南昌解放,他到南昌“八一革命大学”学习。这次学习,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他说:“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时有人给他送去台湾的飞机票,他断然拒绝。1949年冬,他重返西北农学院任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深感自己幸逢盛世,积极投入果树教学、科研、编著和生产技术推广工作。1950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当选为陕西省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陕西省科协委员、陕西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

重视果树资源研究编写中国果树史

孙云蔚十分重视果树资源的研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并取得了成就。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很大,适于各种植物的繁衍。我国又是世界上果树原产中心之一,果树栽培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研究中国果树资源,总结我国几千年来栽培果树的丰富经验,对我国以及对世界果树事业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孙云蔚每到一处,都要调查那里的果树品种资源。1936年8月他从日本回国,途经台湾,他就考察了那里的热带、亚热带果树。1940到1945年他详细考察了华北地区的果树资源,收集了大量的珍贵资料,编著出版了《华北桃之品种》、《苹果栽培学》、《实用园艺学》等,分别介绍了华北各种果树资源。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他又致力于西北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为了制订正确的“果树品种区域化”方案和改进现有的栽培技术措施,他把从各地搜集来的资料,经过认真分析、综合,编著了《西北的果树》,195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西北果树的生产概况及其种类、品种以及丰富的果树资源,还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提出了改进办法和今后发展西北果树业的方向。后来他数次深入调查了西北5省(区)各果产区收集到许多新资料,重新改编了《西北的果树》一书,提出了西北地区果树带的划分理论,对栽培技术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补充了很多有价值的照片和插图,196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西北的果树》增订本。不久,苏联将该书翻译成俄文出版。从他对西北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现有的栽培种和可栽培种约有50多种,野生果树约有180种以上,其中约有40种可作为砧木,地方品种约有3000个左右(引入种不在内)。其中,杏品种和类型约有800种以上,梨500种以上,桃400种以上,枣200余种,柿250余种,沙果的品种和类型100余种等等,从而向人们展示了西北丰富多采的果树资源,受到各国园艺学者的关注。通过1958~1959年对全国各省进行的果树资源调查,发现在南北各省山野中,原产我国的果树约有48种,证明我国南北各省有许多果树的天然基因库。全国各地还保存了不少珍贵古代果树,树龄有的已超过3000年,说明我国栽培果树历史悠久。这次全国性的实地调查,肯定了我国原产的树种或变种,特别是根据边远地区的勘查,发现并确定了一些长期误认作外国原产的热带、亚热带果树。这对我国和世界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他决定主编一本研究中国果树史和果树资源的书,“以发扬我国古代农业遗产的丰富的种质资源……有助于我国果树生产并与世界各国进行果树种质资源交流”。于是他和杜澍、姚昆德经过不懈的努力,详细查阅了81种古代文献资料,经过分析与综合,于1983年编著出版了《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该书论述了我国果树栽培历史,考订了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3个果树原生和次生中心的果树种类,还对我国古代的果树种类和品种、果树栽培技术作了论述,并详细介绍了有关古农书的重要内容。这部著作受到普遍好评。半年后,日本就翻译出版了此书。

关心果树生产发展积极提出建议

孙云蔚非常关心我国果树生产的发展,他著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推广先进技术,有利于园艺生产,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当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就发现日本在园艺生产的许多方面比我国先进。我国有许多世界优良品种,由于连年战乱,栽培技术落后,以致品质、产量均不能与国外良种相媲美,国内市场上较为优良的果品都是舶来品。他想,日本与我国仅一衣带水之隔,日本能做到的,我国也一定能做到,于是他刻苦学习日本的园艺理论和最新技术,编译了《果树繁殖法》、《果树园艺通论》,目的在于介绍日本的先进技术,供国内参考借鉴。40年代初,他深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果产区及深山老林调查。针对华北存在的问题,分别编写了《华北之园艺》、《实用园艺学》、《苹果栽培学》、《华北桃之品种》等书,共约130多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果树事业,他感到无比高兴。在1952年出版的《果树学总论》中,他针对全国果树事业发展的实际,在技术、科研、推广、教育、普及、行政领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例如,关于技术改进,他认为,第一步应详细调查全国果树栽培现况;第二步要彻底改进现行的栽培法,使其合理化,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第三步为品种改良。关于改进行政管理问题,他提出增设园艺指导机关,合理布局,建立园艺试验场,使其成为改进园艺的中枢机关,从事一切园艺试验工作,及技术推广工作;对于各省特产地区,如山东肥城、莱阳等县,均可设立试验地,以特产果树为研究中心,各省还要设立模范果园,作为示范,一切管理,要合乎科学,使农民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见效;各省各县设立果树指导区,设园艺指导员;各省农业机关内应增设园艺科,主管调查、统计及改进等工作。孙云蔚的这些改进意见,有许多已被当时各级领导机关和研究机构所采纳,并在生产中发挥了作用。孙云蔚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果农生产,和果农一起参加劳动。他曾在陕西彬县枣产区指导生产,使这里的枣产量迅速提高,品质有较大改善,使著名品种彬县晋枣单果重达60克。有一年因收获时受多雨天气影响,枣遭霉烂,损失惨重,他便从省有关部门争取经费,让一名年轻助教试验枣的人工干制获得成功,减少了彬县枣受雨害的损失,同时人工干制使枣品质较自然干制有很大提高。他在礼泉县梨园蹲点,地处泔河沟底,沟深坡陡,上下五六里,他和果农一起,有时一天上下多次。在他精心指导下,这里十几年不挂果的梨树结了果,提高了低产梨园的产量,1959年丰产田的梨达到亩产6116.7公斤,创造了陕西省梨树丰产的最高纪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果树事业虽得到了很快发展,但孙云蔚发现对果树生产缺乏统一的宏观规划,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和良种区域化,加上品种混杂,管理粗放以及政策不配套等弊端,果树有盲目发展的势头,势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于是他在1980年前后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一些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建议性文章,强调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果树;全国要统一规划,各省区也要有规划,省级规划要符合国家规划。他指出:选好优良品种,做好良种区域化,是果树生产中极为重要的问题:要走群众路线,千万不要由领导作出硬性决定;全国应加速提高现有果园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品质,重视果产商品化;要发展我国特产果树和名优品种;积极改良原有老果区;要综合利用野生果树资源;加强对果树的科学研究等。他的许多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从而促进了全国果树生产的发展。

精心编写教材提出改进高校办学思想

孙云蔚执教40多年,始终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编写了多种果树专业教材。1949年底,他重返西北农学院,任园艺系主任、教授。当时学校还没有高水平的大学果树教材,他依据多年研究积累的资料,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编著了《果树学总论》和《果树学各论》。这套专著出版后,受到国内园艺界较高评价,成为50年代较为重要的一套果树专著。为了不断充实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1958年,他补充修订的《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再版,这套教材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果树事业发展的成果,充实了果树栽培学的内容。1959年,他参加编著的《中国果树栽培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学术水平较高的果树学著作,约110万字。1964年编译了《果树集论·果树的环境与营养》,1966年由他主持和曲泽洲、章祖涵共同翻译出版了日本著名果树专家小林章的《果树栽培的生理和技术》,及时将日本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读者。他在一篇小记中写道:“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培育青年,为了发展园艺事业,我能多写几本书,就是最大的欣慰。”从1977年起,他一直担任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栽培学总论》和《果树栽培学各论》(北方本)第一副主编和编写者。1980年,他主编了《简明农业词典》(果树分册),该书的出版为果树学名词和概念的统一做出了贡献。80年代,他虽已年过古稀,但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为了适应我国果树生产、科研和教学不断提高的需要,他到处奔走,联合了22个省、市的16个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植物学家、园艺学家、果树学家、植保学家等共40余人,准备编写一套《现代果树科学集论》丛书,由他和杨文衡担任主编,计划共编25个分册,400多万字。这套丛书自1982年开始出书起,现已出版了20个分册。孙云蔚从组织人员、编写提纲到审阅内容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心血。1987年4月杨文衡不幸病逝,主编的任务全部落在他的肩上,他说:“还有几册又要出版了,但愿在我心脏停止跳动之前,能看到这套丛书全部完成,我也就如愿了。”他这种忠于人民事业的赤子之心,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孙云蔚还就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983年初,孙云蔚针对高等农业教育中存在的几个比较混乱的问题给农牧渔业部领导写信,提出一系列建议,涉及到院校的调整、专业设置、招生、教学质量等,后来他把这些建议又归结为高等农业院校的四大关系,在西北农业大学校刊上发表。他提出:一要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结合教学与生产,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教学质量,同时又可以解决生产上的问题。学校的教育与科研的关系,应该是以教学为主,教学工作重于科学研究;二要注意培养本科生与培养研究生二者的关系。高等农业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培养一些研究生,为国家培养高一级的专门人才,但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培养本科生;三要注意校内与校外工作的关系。大学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可以抽出一定时间到校外去指导生产,协助各地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扶贫致富以及进行学术交流,但不能影响教学秩序。教师出国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四要端正国内培养与出国培养的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状况,国内有不少专业师资力量强、设备条件好的,完全可以担负起教师进修、深造的任务,要以国内培养为主,派遣留学生应根据需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这些观点,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一个时期,在不少高等学校中,各种名目的“创收”一拥而上,曾一度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行,“读书无用论”又一度在学校中蔓延。对此,孙云蔚曾与其他专家一起联名上书农业部,希望迅速采取措施,制止这种不正常状况。指出,一个学校,最基本的是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出人才,出成果,必须把“创收”与提高教学质量密切结合起来才不致迷失方向。近年来,他看到学校已注意扭转这些不良现象,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他感到无比欣慰。看到祖国的大好形势,他常常自勉说:“夕阳风光无限好,不用扬鞭更奋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生简历

1908年1月10日 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28年 毕业于苏州农业学校。1928—1932年 任南京中山陵园园艺股技士。1932—1934年 在日本国立园艺试验场学习与研究。1934—1935年 任青岛农林事务所技正,兼果产公司农场技师。1935—1936年 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园艺部园艺研究室学习与研究。1936—1939年 任青岛农林事务所技正,后任代所长。1940—1943年 任北京(敌占区)实业总署园艺试验场场长。1943—1945年 任北京(敌占区)华北纤维统制总会参事兼审议处副处长。1947—1948年 任西北农学院教授。1948—1949年 任南昌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后任南昌大学农学院教授。1949—1991年 任西北农业大学教授;1951年任园艺系主任。1957—1982年 任陕西省园艺学会理事长,1982年以来任名誉理事长。

先生主要论著

1 孙云蔚.园艺丛书(共6册).上海:中华书局,1930—1931.2 孙云蔚.果树繁殖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1939年四版.3 孙云蔚.果树园艺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初版,1938年三版.4 孙云蔚.苹果栽培学.重庆版:正中书局,1940.5 孙云蔚.实用园艺学.青岛果产公司,1940.6 孙云蔚.果树学总论.上海:新农出版社,1950年初版,1951年修订一版.7 孙云蔚.果树学各论.上海:新农出版社,1951.8 孙云蔚.果树栽培学总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9 孙云蔚.果树栽培学各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10 孙云蔚.西北的果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初版,1962年增订版.11 孙云蔚等(编著、定稿).中国果树栽培学(上、中、下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12 孙云蔚.果树栽培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62.13 孙云蔚.果树环境与营养.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14 孙云蔚.果树栽培生理和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66.15 孙云蔚.简明果树词典.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6 孙云蔚.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生产.人民日报,1980年2月20日.17 孙云蔚.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果树大有可为.光明日报,1980年5月16日.18 孙云蔚(副主编).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果树栽培学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1985年第二版.19 孙云蔚(副主编).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果树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20 孙云蔚等.果园土壤管理.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21 孙云蔚.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22 孙云蔚.西北地区果树生产和科研的方向问题.西北农学院学报,1984(3):11—17.23 孙云蔚.中国果树史概要.农业及园艺(日本),1984(4):531—534.24 孙云蔚等.西北地区果树种质资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4(4):1—14.25 孙云蔚.中国果树史概要.农业及园艺(日本),1985(4):667—670.26 孙云蔚等.中国果树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27 孙云蔚等主编.现代果树科学集论(共25分册,已出版20分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1990.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