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考

轻识古籍

共 440字,需浏览 1分钟

 ·

2024-02-07 15:09

铜和考

古铜器中有下半长方形,而空其下口,以待冒者。上半椭圆空中如两轮形,中含铜丸,望之离娄然。摇之,其丸鸣于两轮中,其声鸧鸧然。考古图载李氏录云:是汉武帝时舞人所执之铙,遂谓之汉舞铙,误矣。铙者,似铃而无舌,周礼所谓以金铙止鼓。乐书所云小者似铃,执而鸣之以止鼓,大者悬而击之。?钟形薄,旁有二十四铣,非此之谓。此乃古车之和銮也。銮亦作鸾。郑氏注戴记云:鸾、和皆铃也。又云:鸾在衡,和在轼。此据大戴而云,然谓鸾在衡之端,和在轼之前。此器近世流传甚多,其下方空处应即冒车前轼两柱之耑,故有旁孔,以待横贯,使不致脱。韩诗传云: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盖鸾近马首,乘则马动而鸾鸣,和乃应之。左氏传云:锡鸾和铃,昭其声也。经解云:升车则有鸾和之音。皆此物也。銮者,谓椭圜之瘠形。尔雅曰:峦,山嶞。诗曰:?人娈娈兮,婉兮娈兮,皆谓瘦削之形。执其鸾刀,亦?其形。或以为?鸾鸟鸣声者,此又从其声而生义以名鸟也。和字乃桓字同音假借字。车前轼两柱如桓楹和门然,若以为音声之和,则误矣。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