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徳分人谓之圣论

轻识古籍

共 58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5 14:10

以徳分人谓之圣论

古之圣人,其道本于成已而终于成物。得其始不知其终,则蔽扵为我。见其末而遗其本,则蔽于为人。为我之蔽,溺于杨,而为人之蔽。流扵墨,二者所事不同,要皆不该不偏,一曲之所为,而非道徳之正也。圣人则不然,其入不藏,其出不阳。入而不藏,故徳先乎身,而有以公扵物。出而不阳,故道济天下,而有以私于已。夫公于物,仁也;私于已,智也。公公私私,仁智两得,圣人之道尽矣。传曰:以徳分人谓之圣。其此之谓乎。夫天下之人,因其性而观之,则未甞不同,因其习而观之,则未甞不异。使天下皆知性之无不同也,则其俛仰之际,语黙颦笑之间,固足以官隂阳而府万物矣,又奚圣人之俟哉?夫惟不知,故尊其习者有至扵上智,而卑其习者或至扵下愚。夫以本同之性,而异扵上下相逺之习,此天下所以有俟于圣人,而圣人者所以不可一日无于天下也。故古之人当其徳未成则修之扵,已既成,则分之于人。其大也,以其所知觉所未知,以其所觉觉所未觉。其小也,以其所中养所不中,以其所才养所不才。既以与人已愈有,既以为人已愈多。仁者得仁,智者得智,得其精者,足以治身,得其绪余,足以治国家天下,岂固有求扵?外以为人之所以望吾,而吾之所以与人者,适当然而已矣。且上覆下,大容小,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损之,不足与之,理之当然也。彼圣人以徳分人也,岂固有意扵是哉?盖以为人之所望吾,吾之所以与人者,亦理之适当然而巳矣。淮海集卷之二十三。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