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徳分人謂之聖論
共 58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6 23:53
以徳分人謂之聖論
古之聖人,其道本於成已而終於成物。得其始不知其終,則蔽扵為我。見其末而遺其本,則蔽於為人。為我之蔽,溺於楊,而為人之蔽。流扵墨,二者所事不同,要皆不該不偏,一曲之所為,而非道徳之正也。聖人則不然,其入不藏,其出不陽。入而不藏,故徳先乎身,而有以公扵物。出而不陽,故道濟天下,而有以私於已。夫公於物,仁也;私於已,智也。公公私私,仁智兩得,聖人之道盡矣。傳曰:以徳分人謂之聖。其此之謂乎。夫天下之人,因其性而觀之,則未甞不同,因其習而觀之,則未甞不異。使天下皆知性之無不同也,則其俛仰之際,語黙顰笑之間,固足以官隂陽而府萬物矣,又奚聖人之俟哉?夫惟不知,故尊其習者有至扵上智,而卑其習者或至扵下愚。夫以本同之性,而異扵上下相逺之習,此天下所以有俟於聖人,而聖人者所以不可一日無於天下也。故古之人當其徳未成則修之扵,已既成,則分之於人。其大也,以其所知覺所未知,以其所覺覺所未覺。其小也,以其所中養所不中,以其所才養所不才。既以與人已愈有,既以為人已愈多。仁者得仁,智者得智,得其精者,足以治身,得其緒餘,足以治國家天下,豈固有求扵?外以為人之所以望吾,而吾之所以與人者,適當然而已矣。且上覆下,大容小,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損之,不足與之,理之當然也。彼聖人以徳分人也,豈固有意扵是哉?盖以為人之所望吾,吾之所以與人者,亦理之適當然而巳矣。淮海集卷之二十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