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吏部尚书孙邕传
共 171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2-07 14:45
魏吏部尚书孙邕传
孙邕字宗儒,乐安青州人也。
论语集解疏云:孙邕字宗儒,乐安靑州人也。
典论云:光和中,北海王和平亦好道术,自以当仙,济南孙邕少事之,从至京师,㑹和平病死,因葬之东陶。有书百余卷,药数囊,悉以送之。后弟子夏荣言其尸解,邕至今恨不取其寳书仙药。
按论语集解疏邕为乐安人,孙夫人碑及典论谓为济南人者。靑州在济水南,
其先与齐同姓,岀自田完。四世孙无宇,生二子常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书子冯生吴将武,武生明,明生膑,史记有传。自膑至邕,无世数可纪。
任城太守孙夫人碑云:其口与齐同姓,口别闾族,遂以为氏。古今姓氏书云:孙岀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无宇,二子:常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冯,字起宗,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作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明生膑,膑字胜,宇国辅秦将。胜生葢,字光道,汉中守。生知,字万方,封武信君。知生愈,字湛然。二子:丰、益。益字元器,生卿,字伯高,汉侍中。生凭,字景纯,车骑将军。二子:届、询。询字㑹宗,安定太守。二子:鸾、骐。鸾生爰居,爰居生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
邕少儒雅。汉光和中,从北海王和平至许昌。魏国初建,为侍郞,事文帝、明帝。齐王芳歴陈留渤海太守。迁吏部尚书。为侍中光禄大夫。建德亭侯。
孙夫人碑云:父列卿光禄大夫建德亭侯。以儒雅称,世济其休。又云。父为侍郞。又云。为渤海太守。又云:举君为侍中。邕未有继室,长沙桓阶死,寡妻伏氏有国色,文帝欲以妻之,因辞以与阶同寮,不奉诏。文帝报曰:生敬其人,死辞其室,追远敬终,违而得道者也。
魏志桓阶传云: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侍中。
孙夫人碑云:父时未口,继室长沙人桓伯序有寡妻伏氏,魏文帝以用妻之。伏氏柔少有国色,口非所好,而顾为尊命,莫之能定。夫人谓父曰:何不以尝同寮辞之?父意乃窹。文帝诏报之曰:生敬其人,死辞其室,追远敬终,违而得道者也。父悦,入谓之曰:昔臧武仲先犯齐庄,不令与已邑。今我不犯尊而蒙优诏,同归殊涂尔。又云:伯序为侍中,父为侍郎,此为同寮。与鲍勋最善,为陈留太守。时帝从寿春还,邕谒帝岀过勋,邪行营垒闲,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其事。魏志鲍勋传云: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埓,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密表勋私解邕事。
靑龙元年,卢毓为吏部尚书,多用老成,奏以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因作考课法。明帝使毓自选代,曰:得如卿者乃可。毓举阮武及邕。帝卒用邕。
孙夫人碑云:口口为吏部尚书,多用老成,先帝旧臣。魏志卢毓传云:毓为吏部尚书,使毓自选代,曰:得如卿者乃可。毓举常侍郑冲,帝曰:文和吾自知之,更举吾所未闻者。乃举阮武、孙邕,帝于是用邕。
管宁在靑州,不应诏辟。正始二年,邕为侍中,与太仆陶?、一永宁衞尉孟观、中书侍郎王基荐宁文见宁传。于是安车蒲轮,僃礼聘宁、㑹。宁卒,拜其子邈郎中。
魏志管宁传云: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正始二年,太仆陶?、一永宁、衞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郞王基荐宁云云。于是特具安车蒲轮,束帛加璧聘焉。㑹宁卒时年八十四,拜子邈郞中。后为博士。
何晏上论语集解,邕与郑冲、曹羲、荀顗等共成之。论语集解序云:光禄大夫关内侯臣孙邕、光禄大夫臣郑冲、散骑常侍中领军安鄕亭侯臣曹羲、侍中臣荀顗、尚书驸马都尉关内侯臣何晏上
及司马景王承皇太后令,奏帝芳归藩于齐,以避皇位。邕为光禄大夫、关内侯共奏永宁宫。邕后遂无所见。
国朝嘉庆十一年,得其金印方寸,文曰建德亭侯。魏志齐王芳纪注:魏书曰:景王承皇太后令,与群臣共为奏永宁宫,有光禄大夫关内侯臣邕。
赞曰:孙邕不负死友,殉以遗囊,奉诏纳室,义形于色,所为志节之士也。及司马景王之行大事,虽名列奏牍,而封拜无闻,殆耻居其功者,君子犹有取焉。传不见于魏志,千年之后,金印出土,子忝同族,因辑录事迹,补传以存家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