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论

轻识古籍

共 99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5

三相论

海空智藏经云:三相者,所谓有相,非有相,非无相。若照此相,则得入于智慧之源。夫观三相,舛越不同。自有众生从有相观,入至无相;自有众生从无相观,入至有相;自有众生神意定然,非彼二相。而得观见有无之相。善男子!若有众生作人学人,常运其心,从有观无,而树意言:我见万物,今虽现有,必归于无。当知一切尽是虚无,非有实事,无湛然慧,无观空慧,无应用慧。当知此人是为断见,虽似智慧,而乖其宗。善男子!若复有人,常运其心,従无观有,而树意言:即此世中,皆从无生,向本无此,而今有之,有何縁生?必因于无。是知无中皆悉有有,以有有故,一切无无。当知此人是为狭见,虽以智慧而失其宗。善男子!若复有人常运其心,従非有非无中观于有无,而树意言:即世众生悉皆非有,亦复非无。所以尔者,若言有者,则终归无;若言无者,今见则有。若必尔者,则为不定,不定业故,

不得出生人天果报。当知六道形有则有,形灭则无。若作此观,是谓或见,非谓智慧。如此三见,失智慧本。

善男子!若复有人观于三者,作如此心曰:我观一切无,即是寂寥,不能生物,豁然不动,不能感应。善男子!譬如大山,善能兴云生雨。如此等从有出有,决定当知无无不出。又复观于既有形质,即此形质是有象有,离此形质无处名有。又复观于非有非无。善男子!譬如风声,声响遍彻,如此等例,风质非无,质不可得。若言实有,又非碍著,响亦如是,应知此例非有非无。若有学人作此观者,亦皆失于智慧之本。

善男子!复有人观于三相,作四种意:妙无妙有,麤无麤有。明此四意,自然能见非有非无。何谓妙无?即是道性。以何因縁,道性之理自为妙无?以渊寂故,以应感故。若以住于渊寂之地,观于诸有,则见无相;若以住于感应之地,观于诸有,则见有相。善男子,若言道性命为无有,中有应感。若言道性令为有者,而实寂泊。以是当知,道性之有,非世间有;道性之无,是谓妙无。何等因縁观于妙有,即是应感法身之端,严茂发起超绝三有,虽有其质,不同凡有,以是因縁,谓为妙有。善男子,以何因縁观于麤无?麤无即无,无感无应,空处寂漠,豁然而已,谓为麤无。善男子!以何因縁观于麤有?若麤有者,即是质碍,以碍著故,谓为麤有。善男子!若能善知遍此四意分别体相,当知此人已得知非有非无。以何因縁而得知之?即寻道性义理得之。若有学人习观三相,了此四意,则为入于智慧宝城,游智慧室,坐智慧床,餐智慧食,是得智慧机相之本。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