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共 135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5 13:44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
明皇曰:道以应用为常,常能应物,其应非一,故于常无名。○河曰:道能阴能阳,能弛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也。○雱曰:道无体,焉得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明皇曰:朴,妙本也,妙本精一,故云小。而应用匠成,则至大也,故无敢以道为臣者。○河曰:道朴虽小,微妙无形,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雱曰:朴在人为性,于数为一,不主一气,而能成万象,故常在事物之先,孰能臣之。然取于一念而足可名为小矣。易曰:复小而辨于物。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賔。
明皇曰:侯王若能守道精一,无为而化,则万物将自賔服矣。○河曰:侯王若能守道无为,万物将自賔,服从于德也。○弼曰: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君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賔而道自得矣。雱曰:賔者伏而归之之谓,侯王体此无名之朴,以为天下正,则不假威武劝赏,物不知其然而自賔矣,犹收其母,则子必从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河曰:侯王动作能与天相应合,天即下甘露善瑞也。
人莫之令而自均。
明皇曰:侯王若能抱守精一,则地平天成,交泰致和,故降洒甘露。夫甘露之降,箫兰俱泽,不烦教令,而自均平。取譬侯王,称物平施。 河曰:天降善瑞,则万物莫有教令之者,皆自均调若一也。 弼曰:言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 雱曰:守无名之朴以为治,则阴阳之升降,各由其序,而和气应矣。甘露者,阴阳交和所生,自然均彼,无使之者,盖道之所感,无所不周故也。孟子曰: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此之谓也。若庄子所谓寒暑之和不成反伤人之形者,盖失此道而已。一本人作民,非。
始制有名,
河曰:始,道也,有名,万物也。道无名能制于有名,无形能制于有形也。
名亦既有,
明皇曰:人君以道致平,始能制御有名之物,故有名之物,亦尽为侯王所有矣。既,尽也。河曰:既,尽也。有名之物尽有情欲,叛道离德,故身毁辱也。
天亦将知止,
河曰: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将自知之。
知止所以不殆。
明皇曰:若侯王能制有名之物,则夫有名之物,亦将知依止于侯王,知依止有道之君,所以无危殆之事。○河曰:天知之则神灵祐助,不复危殆。○弼曰: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雱曰:名迹既立,则民将遂而不返,枝叶横生,源流派别,而性命烂熳矣。故始制有名当即知止,则终无争夺之危。制者判朴成器之谓。
譬道之在天下,由川谷之于江海也。
明皇曰:天降甘露,以瑞有道,故譬有道之君,在宥天下,天则应之,犹如川谷与江海通流尔。○河曰:譬言道之在天下,与人相应和,如川谷与江海相流通也。○弼曰:川谷之不求水与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世行道于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雱曰:江海不求水而水归之者,由钟水之多则性同者往矣。道,民之性也,圣人能集其纯全,则有生之类从而賔之,亦性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