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萧陶氏重修族谱序

轻识古籍

共 86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7 14:11

后萧陶氏重修族谱序

作史者不可以不明谱系,不明谱系,势必据各族之单词,以上乱歴朝之旧牒,矜门族则有余,徴信史则不足。其流?,岂特新唐书世系表等然哉?又上而唐初所修晋书,又上而沈约、李延寿所修宋书及南北史,亦皆有此失,

请即以陶氏论。渊明集有赠长沙公诗,其序云:长沙公于余为族祖。则明与长沙桓公房。非近支矣。渊明又尝为外祖父孟府君传,言嘉娶大司马桓公陶侃第十女,亦非所以称曾祖之辞。 国初太原阎咏曾著论辩之,余,又得显证二云:其一则称长沙公为族祖。若渊明果系侃曾孙,则袭长沙公者,于渊明为曾祖之子,当称从祖,于五服之次为小功五月,不得降称族祖明矣。又晋书陶潜传,祖茂,武昌太守。今攷侃传子十七人,惟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九人见于旧史。若茂亦系侃子,则既见于前传,又尝官武昌太守,不可谓不显及不见旧史矣。或又以命子一篇,详述长沙勲德,遂以为渊明祖侃显证。不知古人重官阀,凡同族有位望高、勲业重者,虽非本支,悉得备述。如史记司马迁自序载入殷王司马卭、班固汉书自序详及侍中班伯事迹,皆非本支,无碍称述。葢汉晋以来,文士皆然,非独渊明也。颜延之与靖节同时,所为陶徴士诔,亦不言系出于侃,此明徴矣。总之,误始于沈约宋书陶潜传,而梁昭明陶靖节传以及南史晋书本传,遂并承其误也。夫使渊明果为侃后,则此袭长沙公者,与渊明服属甚近,何得云昭穆既逺,已为路人哉?此又不待辩而知者矣。九江陶氏旧谱明知其误,又强移侃十七子中岱为渊明祖,是又与本传祖茂武昌太守之文抵牾,益不足辩。夫渊明为晋世贤者,其人与诗皆足千古,又岂藉长沙之勲业始传者哉?是欲表章渊明,而必非渊明之心也。今后萧陶氏世谱云出自晋康乐伯囘,则与长沙、彭泽二支皆系逺派。考康乐以后,自梁及宋,代有达人,固无藉逺引二支以为门望。且茂为侃子,不见于侃传中。

夫家之有谱,所以信今而传后也。今既无传信之书,义当在阙疑之例,是又亮吉之欲与名宗贤士大夫共商之者矣。又况今日之家谱,即他时国史之所凭,一失其实,则后人何述焉?今之序陶氏族谱,非仅为凡为族谱者举例,兼欲告后之作史者,慎无信单词而失其实也。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