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上
共 898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6 05:03
梁惠王上
首章
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公子䓨立,其元年则烈王六年也。通鉴:周显王三十五年,当䓨之三十七年,䓨与齐威王㑹于俆州以相王。考异谓为后元年。大事记:显王十六年,当䓨之十八年,魏拔赵邯郸,服十二诸矦,遂称王。后齐败魏,而齐亦称王于?王三十五年。又书曰:齐宣王、魏惠王与诸矦㑹于俆州以相王。今按?王三十三年当魏惠王三十五年。孟子至梁,若从通鉴,则孟子至梁时,魏尚为矦。此章称之为王,乃他日论集著书之时追书尓,当从大事记为正。盖始各王于其国,至俆州之㑹,则王之号通于天下矣。俆,音舒。相思将反。
仁专言则包四德,孟子与义对言,则仁体而义用。孟子是专主于义而言,盖无仁之本,则不能行义。然仁义又各有体用。朱子训诂皆兼体用说。心之德,心之制,是体;爱之理,事之宜,是用。然仁有专言、偏言,心之德,是专言之,仁,固全说体;爱之理,是偏言之仁,其中又含体用。爱为用,其理则体也。或问又推以隂阳言,则义体而仁用。盖天地间物,静体而动用,隂静,阳动而仁,阳也;义,隂也,故其体用如此。
王曰何以利吾国至不夺不餍,固是发明王何必曰利一语,而语意自分两节。
王曰何以利吾国至其国危矣,言王好利于上,则大夫士庶效之而好利于下。凡言好利者,皆是欲得其分外,若唯取什一之赋,则非好利矣。故君欲分外取于下,下亦欲分外取于上。如此不已,必至攘夺坏乱,而国随以亡,则是君始好利,终于自亡其国,此理势所必至,然亦告君之语也。万乗之国至不餍,又言好利之弊,成弑夺之祸,皆下取乎上。文侯斯与韩、赵分晋,即惠王之祖也。此其明验。为君而好利,祸害之烈,可畏如此。一言君好利必亡其国,二言好利必下篡其上。
万乗之国,则千乗之家,千乗之国则百乗之家,此以君十卿禄大槩言之也。王畿方千里,固可出车万乗,天子之卿受地视矦,则方百里,方百里不能出车千乗也。千乗之国,当方三百十六里有畸,百乗之家则当方百里矣。诸矦卿之采地,未必如是之大也。读者不可以辞害意。
君子利已之心不可有,利物之心不可无。孟子不言利,是专攻人利巳之心。绝利巳之心,然后可行利物之事。然利物乃所以利已也。至于不遗亲后君,则已亦无不利矣,但不可假仁义以求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