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所闻
共 347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2-05 18:39
余杭所闻
周公东征,邦君御事皆以为不可。周公徒得十夫之助,决意征之。禹征有苗,㑹群后誓之。既巳岀师,朝廷上下冝无不以为当者,而益以一言賛之,禹遂振旅而还,而苗亦随格。岂周公之德不逮禹乎?盖舜之时,在廷莫非君子,而天下巳大治矣。其敢逆命者,独有苗而已。纵而不治,未足为害,如必欲诛之,则太平之民自受其病矣。故与其勤师逺伐,不若修德以待其来之为愈也。若夫三监之叛,其变起王室,非可以夷狄待之也,况又成王㓜冲涖政之?。君子之道不胜小人,不诛而纵之,其祸将不胜救矣。当是之时,虽无十夫之助,周公亦不可巳。此所以必征之也。易曰:苋陆夬夬,中行无咎。其舜之事乎。如往年靖州之师,其出固有名。若以舜之事言之。其孰为得。自靖为郡,荆湖至今被其害。
问帝乃诞敷文德,则自班师之后,然后敷之也。敷文德之事何以见?曰舞干羽是也。古之时文武一道,故干戈兵噐也,用之于战阵则为武,用之于舞蹈则为文。曰敷文德云者,巳不为武备矣。
人之生也直,是以君子无所往而不用直。直则心得其正矣。以乞醯证父为直,不得其正者也。古之于㓜子,常示母诳,所以养其直也。其养之也有素如此。以怨报怨,以德报怨,皆非直也。所谓直者,公天下之好恶而不为私焉耳。曰:如是,则以德报德,何以辨之?曰:所谓德,非姑息之谓也,亦尽其道而不为私焉耳。若姑息,则不能无私矣。曰:人有德于我,不幸而适遇所当施之者,非吾意之所欲,能不少有委曲,如庾公之斯之于子濯孺子,不亦可乎?曰:然。
问:舜之时,在廷之臣多矣,至传禹以天下,而禹独推皐陶,何也?曰:舜徒得此两人,而天下已治故也。禹揔百揆,而皐陶施刑,内外之治举矣。古者兵刑之官合为一,观舜之命皐陶,蛮夷猾夏,是其责也,则皐陶之职所施于外者为详。故皐陶虽不可以无禹,而禹亦不可以无皐陶。是以当舜之欲传位,禹独推之,余人不与焉。孟子曰:舜以不得禹、皐陶为已忧。而子夏亦言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皐陶,不仁者逺矣。盖有见乎此。
忠信乃为进德之基,本无忠信,则如在虚空中行德何以进?
问:孔子于旧馆人之丧,遇于一哀而岀涕,遂说骖以赙之,曰:吾恶夫涕之无从也。而颜渊死,子哭之恸,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而不与,何也?曰:遇于一哀而岀涕者,不期然而然也。然哀有余也,故必有以文之。此说骖之礼所由起乎?颜渊死,子曰:天丧予!天丧予!则其存亡与之为一矣。故其哭之也,不自知其恸也。其于此奚以文为?文非所以施于颜渊。则车之与不与也。惟义所在而巳。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弗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弗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恱于亲矣。今之君子。欲行道以成天下之务。反不知诚其身。岂知一不诚。它日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乎?故曰: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夫以事上则上疑,以交朋友则朋友疑,至于无往而不为人所疑,道何可行哉?盖忘机则非其?可亲,机心一萌,鸥鸟舞而不下矣。
大学一篇,圣学之门户,其取道至径,故二程多令?学者读之。盖大学自正心诚意至治国家天下只一理,此中庸所谓合内外之道也。若内外之道不合,则所守与所行自判而为二矣。孔子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思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孟子曰: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皆明此也。
伊尹所以事君,更无回互,唯知忠而巳。所以能为放太甲之事。然如此而天下不疑者,诚意素著故也。因问:孟子云:有伊尹之志则可。后丗之为人臣者,不幸而适遇此事,而有伊尹之志,不知行得否?若行不得,是伊尹之事不可法于后也。曰:若有伊尹之志,其素行足信,何为不可?但观蜀先主,当时以其子属诸葛孔明,曰:嗣子可辅,辅之;如不可辅,君自取之。备死,孔明操一国之权,当时军国大务,人材进退,唯孔明是听,而蜀之人亦莫之疑也。盖孔明自非篡弑之人,其素行足信也。若如司马懿,其谁信之?伊尹之事,自后丗观之以为异,其实亦所谓中道。
问:成汤放桀,惟有慙德,何也?曰:横渠尝言汤武之功,圣人之不幸也。若论君臣之义,则为臣而事其君,当使其君如尧舜,乃是既不能使其君如尧舜,至其君得罪于天下而放之,岂其所欲哉?成汤之事,以言顺乎天而应乎人,何慙之有?然自人情观之,既以尧舜之禅为尽善,则征诛而有天下,安能无愧乎?
问:文姜与齐侯淫,诗人以不能防闲其母刺庄公,庄公固当深罪乎?曰:固可罪也。观载驱之诗,言鲁道有荡,则鲁之君臣荡然无以禁止之也。夫君夫人之岀入,其威仪物数甚矣。其曰齐子夕发,又何其易乎?礼,妇人㓜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既曰从子。子乃不能防闲之,恣其淫乱,于谁责而可乎?许穆夫人思归唁其兄,而义不得,其赋载驰之诗曰:大夫君子,无我有尢。是虽欲归,不可得也。曰:凯风何以美孝子?曰:不能安其室,是求嫁也。嫁犹以正,非如姜氏之淫于齐也。又此诗之所取,特美其负罪引慝而巳。若叔于田之诗,序所谓
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其刺之,盖与猗嗟之刺庄公同意。
或曰:吕吉甫云:管仲,今人未可轻议之。如列子所载,仲论隰朋之为人,上忘而下不叛,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又如论语称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䟽食,没齿无怨言,则其所能所为可谓髙矣。如仲者,但不如孔子耳,何可轻议?曰:此未见仲小器之实也。若管仲只不如孔子,曾西何以不为?艮,止也。止其所也。故系辞曰:止万物者,莫善乎艮。又曰:成言乎艮。艮者,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止于此矣。复岀乎震,不终止也。故艮卦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诚意所寓故也。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于诚吾意而巳。诗书所言,莫非明此者。但人自信不及,故无其效。圣人知其效必本于此,是以必由也。或曰:正心于此,安得天下便平治?曰:正心一事,自是人未尝深知之。若深知而体之,自有其效。观后丗治天下,皆未尝识此。然此亦惟圣人力做得彻,盖心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一毫少差,即不得其正。自非圣人,必湏有不正处。然有意乎此者,随其浅深,必有见效,但不如圣人之效著矣。观王氏之学,盖未造乎此,其治天下,专讲求法度,如彼修身之洁冝足以化民矣,然卒不逮王文正、吕晦叔、司马君实诸人者,以其所为无诚意故也。明道常曰:有?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盖深逹乎此。因问:颜子克巳欲正心耶?曰:然。或问:经纶天下,湏有方法,亦湏才气运转得行。曰: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先王经纶之迹也。其效博矣。然观其作处,岂尝费力,本之诚意而巳。今鹿鸣、四牡诸诗,皆在先王所歌,以燕群臣、劳使臣者也。若徒取而歌之,其有效乎?然则先王之用心,盖有在矣。如书尧典序言克明俊德,以至亲睦九族,平章百姓,恊和万邦,法度盖未及也,而其效巳臻。?民于变时雍,然后乃命羲和,钦若昊天之事。然则法度虽不可废,岂所宜先?未易见而玩易之文以言易。若说得深,即不是圣人作用处;若说得浅,常人之谈耳。
因言秦汉以下事。曰:亦湏是一一识别得过。欲识别得过,湏用着意六经?六经不可容易看了。今人多言要作事湏看史,史固不可不看,然六经先王之迹在焉,是亦足用矣。必待观史,未有史书以前,人何以为据?盖孔子不存史而作春秋,春秋所以正史之失得也。今人自是不留意六经,故就史求道理,是以学愈博而道愈逺。若经术明,自无工夫及之。使有工夫及之,则取次提起一事,便湏断遣。处置得行,何患不能识别。
盥而不荐,?未尝致物也。威仪度数亦皆未举而巳有孚颙若,其所以交于神明者,盖有在矣。又云:礼莫重于?,?莫重于灌。盖求鬼神于幽隂之时,未致其文于此。而能致诚以格鬼神,则自灌而往,其威仪度数足观矣。若不既其实,而徒以䌓文从事,何足观乎。故孔子尝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盖叹时也。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又曰:二簋可用享。其不贵物而贵诚如此。又云:古人所以交神而接人,其道一主于诚,?无二也。故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幽明本一理,故所以感之者亦以一理。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所谓神道,诚意而巳。诚意,天德也。
又云无诚意以用礼,则所为繁文末节者伪而巳。故老子绝㓕礼学,而曰忠信之薄,乱之首也。
予欲观古人之?汝明,非谓明其礼意也。衣服所以章有德,五服五章,或非其称,不明孰甚焉。
棠棣之言朋友不可相责望,盖君子恕以处朋友也。若为人朋友所以自处,则不可尔。周官以孝、友、睦、婣、任、恤考人之行,若不可责人,圣人何以制法?夫邻里郷党,力足以相助相持,犹不敢不勉,而况于朋友乎!
问:所解论语犯而不校处云:视天下无一物,非仁也,故虽犯而不校。此如四海皆兄弟之义看否?曰:然。仁者与物无对,自不见其有犯我者,更与谁校?如孟子言仁者无敌,亦是此理。龟山先生语录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