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图緫序欧阳修

共 92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5 23:07

诗图緫序欧阳修

周之诗自文王始。成王之际,颂声兴焉。周之盛,德之极。文王之诗三十七篇,其二十三篇系之周公、召公为周南、召南,其八篇为小雅,六篇为大雅。武王之诗六篇,四篇为小雅,二篇在召南之风。成王之诗五十三篇,其十篇为小雅,十二篇为大雅,三十一篇为颂,是为诗之正经。其后二世,昭王立,而周道微阙。又六世,厉王政益衰,变雅始作。厉王死于彘,天下无君,周公、召公行政,谓之共和,凡十四年,而厉王之下太子宜臼迁于洛邑,号东周。周之室益微,而平王之诗贬为风,下同列国。至于桓、庄而诗止矣。初,成王立,周公摄政,管、蔡作乱,周公及其大夫作诗七篇,周之太史以为周公诗主道豳国公刘、太王之事,故系之豳,谓国变风。而诸侯之诗无正风,其变风自懿王始作。懿王时,齐风始变;夷王时,卫风始变;次厉王时,陈风始变。厉王崩,周、召共和,唐风始变。次宣王时,秦风始变。至平王时,郑风始变。惠王时,曹风始变。陈最后,至顷王时,犹有灵公之诗,于是止矣。盖自文至顷凡二十世,王泽竭而诗不作。今郑之诗次比考于旧史,先后不同。周、召、王、豳皆出于周,邶鄘合于卫,桧,魏世家绝,其可考者七国而已。陈、齐、卫、唐、曹、郑、陈,此变风之先后也。周、召、?、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桧、曹,此孔子未删诗之前,季札所听周乐次第也。周、召、邶、鄘、卫主、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此今诗之次第也。考其得封之先后,为国之大小,与其诗作之时,皆失其次,说者莫能究焉。其外,鲁之颂四篇,商颂五篇,郑康成以为鲁得用天子之礼乐,故有颂。而商颂至孔子之时,存者五篇,而夏颂已亡,故录鲁诗以备三颂,著为后王之法,监三代之成功,法莫大于夏矣。康成所作诗谱图,自共和而后始得春秋次序,今其图亡。今略准郑遗说,而依其次序推之,以见前儒之得失。今既依郑为图,故风、雅、变王与其序所不言而说者,推定世次,皆且从郑之意,其所失者可指而见焉。司马迁谓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之,存者三百。郑学之徒,皆以迁说之谬言,古诗虽多,不容十分去九。以予考之,迁说然也。何以知之?今书传所载?诗,何可数焉?以图推之,首更十君而取其一篇者,又有二十余君而取其一君。由是言之,何啻乎三千诗三百一十一篇,亡者六篇,存者三百五篇云。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