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原先生年諩

轻识古籍

共 16833字,需浏览 34分钟

 · 2024-02-07

戴东原先生年諩

弟子金坛段玉裁编:

世宗宪皇帝雍正元年癸卯,先生生。

先生讳震,字东原。曾祖景良,祖宁仁,赠文林郞;父弁,封文林郞。世居休宁隆阜。妣朱氏,赠孺人。先生以十二月己巳生邑里之居第。二年甲辰,二岁。三年乙巳,三岁。四年丙午,四岁。五年丁未,五岁。六年戊申,六岁。七年己酉,七岁。八年庚戌,八岁。九年辛亥九岁,十年壬子十岁。

先生是年乃能言。葢,聪明蕴蓄者深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十一年癸丑,十一岁。

十二年甲寅,十二岁。

十三年乙卯,十三岁。

高宗纯皇帝乾隆元年丙辰,十四岁。二年丁巳,十五岁。三年戊午,十六岁。四年己未,十七岁。先生十六七以前,凡读书,每一字必求其义,塾师略举传注训诂语之意,每不释。塾师因取近代字书及汉许氏说文解字授之,先生大好之。三年尽得其节目。又取尔雅、方言及汉儒传注笺之存于今者,参伍攷究,一字之义,必本六书,贯群经以为定诂。由是尽通前人所合集十三经注疏,能全举其辞。先生尝谓曰:余于疏不能尽记,经注则无不能倍诵也。又尝曰: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辞也;所以成辞者,字也。必由字以通其辞,由辞以通其道,乃可得之。此则先生说经竱本肈始于小学,而其敏且专可知矣。又按先生丁酉正月与书曰: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以通其语言。宋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犹渡江河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也。为之三十余年,灼然知古今治乱之源。在是五年庚申十八岁,

随父文林公客南丰,课学童于邵武。六年辛酉十九岁,经学益进。七年壬戌二十岁,是年自邵武归,同邑程中允一见大爱重之,曰:载道器也。吾见人多矣,如子者,巍科硕辅,诚不足言。婺源江愼修先生治经数十年,精于三礼及步筭、钟律声韵、地名沿革,愽综淹贯,岿然大师。先生一见倾心,取平日所学就正焉。

八年癸亥,二十一岁。

九年甲子,二十二岁,

是年长至日成筹筭一卷,首乘,次除,次命分,次开平方,次筹式,为横筹反对两句股,略举经籍之资于筭者,推衍成帙,为治经之士览观自叙云尔。后增改其书,更名策筭孔戸部,以附九章筭术者是也。凡学九章者,必发轫于此。

十年乙丑,二十三岁,

是年孟冬,成六书论三卷。孟冬自序:先生以六书转注之为互训,失其传。且二千年,言六书者譌谬日滋,为此书辨之。今其稿未见,故不箸录,而存此叙,可得其涯略。六书论者,论百家,言六书者,皆多缪说也。若荅江愼修先生书,则专辨言转注者之缪也。是时先生得于小学者深,六书中转注许氏以考老释之后儒多不解先生。有荅江先生论小学书,言周礼六书,刘歆、班固云: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云:象形㑹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说文序称:一指事,二象形,三形声,四会意,五转注,六假借。许氏冣为得其次弟。许氏说转注曰: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人不得考老之义,以字形左回右转释之,冣为纰缪。其他或分谐声当之,或分假借当之,皆不可通。

震谓考老二字属谐声,㑹意者字之体,引之言转注者字之用。转注之为言,犹曰互训云尔。说文于考字训曰老也,于老下训曰考也。是以序中论转注举之大致,造字之始,事与形两大端而巳。文字既立,则声寄于字,而字有可调之声;意寄于字,而字有可通之意。是又文字之两大端也。由是之于用,数字共一用者曰转注。一字具数用者曰假借,是又用文字者两大端也。六者之次弟,出于自然,震所以信许叔重论六书必有师承也。江先生得其书,谓众说纷纭,得此论定,诚无以易。

十一年丙寅二十四岁,

是年考工记图注成,后序云:柔兆摄提格日在南北河之闲。东原氏书于游蓺塾。

十二年丁卯,二十五岁。是年仲春,成转语二十章。自序:见文集。人口始喉下底唇末,按位以諩之,为声之大限五,小限各四,于是相参伍,而声之用葢备。昔人既作尔雅、方言、释名,先生谓犹缺一卷书,剏为是编,用补其阙,俾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求之。按此于声音求训诂之书也。训诂必出于声音,惜此书未成。孔检讨序戴氏遗书,亦云未见。

十三年戊辰二十六岁,

纪文达公考工记图序曰:戴君语予曰:昔丁卯戊辰闲,先师程中允出是书以示齐学士次风先生。学士一见而叹曰:诚奇书也。今再遇子奇之,是书可不憾矣。是年娶孺人朱氏。

十四年己巳二十七岁。

先生有尔雅文字考十卷,自序云:余谓儒者宜自尔雅始,取而读之,殚心于兹十年。偶有所记,惧过而旋忘,录之成袟,为题曰尔雅文字考若干卷,亦聊以自课而巳。若考订得失,折衷前古,于尔雅万七百九十一言,合之群经,靡所扞格,姑俟诸异日。按是书未知何年所成,据于兹十年之语,则自十七岁有志闻道,潜心训诂,始成书。葢在戊辰。己巳、庚午闲也。曰姑俟诸异日,则意有未满之辞。然先生之于小学,始基之矣。书稾藏曲阜孔戸部家。苏州吴方伯蠡涛者,先生壬午同年也。戸部既殁,方伯之子就其家取诸戸部长子博士,云将付梨枣。今书稾尚在吴处,未刊。

十五年庚午二十八岁。

十六年辛未二十九岁,

是年补休宁县学生。

十七年壬申,三十岁是年注屈原赋成。歙汪君庚辰仲春跋云:自壬申秋得屈原赋戴氏注九卷,读之可证也。先生尝语云:其年家中乏食,与面铺相约,日取面为饔飧,闭戸成屈原赋注。葢。先生之处困而亨如此。此书音义三卷,亦先生所自为,假名汪君。句股割圜记以西法为之注,亦先生所自为,假名吴君。皆如左太冲三都赋注,假名张载、刘逵也。

十八年癸酉,三十一岁。

是年诗补传成,有序在癸酉仲夏。

十九年甲戌,三十二岁。二十年乙亥,三十三岁。

葢是年入都。冬,纪文达公刻考工记图注成。

程易田云:是年假馆纪尚书家所作句股割圜记。丁丑南下。戊寅,溪南吴行先付刻。

是年以方言写于李焘许氏说文五音韵諩之上方,自题云:乙亥春,以杨雄方言分写于每字之上。字与训两写,详略互见。按:所谓写其字者,以字为主,而以方言之字傅说文之字也。写其训者,以训为主,而以方言之训傅说文之字也。又或以声为主,而以方言同声之字傅说文。所谓详略互见者。两涉则此彼分见,一详一略,因其便也。先生知训诂之学,自尔雅外,惟方言、说文切于治经,故傅诸分韵之说文。取其易检。既入四库馆纂修。取平时所校订。遍稽经史诸子之义训相合。及诸家之引用方言者。详为疏证。令此书为小学断不可少之书。奉 命刻聚珍。板惠海内。而此分写本者。乃艸剏之始也。分写本自庚寅己丑假观。遂携至玉屏。壬辰入都,拜先生于洪蕊登京寓,先生索此书,曰:分韵、说文不足贵,欲得所分写方言耳。旋入蜀,竟以道远难寄,藏弆至今。然假此书时,未知重方言也,乃始将读说文耳。今四十余年,于说文讨论成书,于方言亦窥阃奥,何莫非先生之觉后觉哉!

纪文达公考工记图序曰:乾隆乙亥夏,余初识戴君,奇其书。葢先生是年讼其族子豪者侵占祖坟,族豪倚财结交县令,令欲文致先生罪,乃脱身挟策入都,行李衣服无有也。寄旅于歙县会馆,饘粥或不继,而歌声出金石。是时纪太史、王太史、钱太史、王中翰、朱太史俱甲戌进士,以学问名一时,耳先生名,往访之,叩其学,听其言,观其书,莫不击节叹赏。于是声重京师,名公卿争相交焉。金匮秦文恭公闻其善步筭即,日命驾延主其邸,朝夕讲论五礼通考中观象授时一门,以为闻所未闻也。文恭全载先生句股、割圜记三篇,为古今筭法大全之笵,其全书往往采先生说。

是年秋,有与王内翰凤喈书,说尚书光被四表,孔传:光,充也。义本尔雅,字当作桄,作横。按此书可见训诂之学,凡一字必征之古,而靡不条贯。凤喈后官光禄寺正卿,名

又有与姚孝亷姬传书,论寻求遗经,有十分之见,有未至十分之见。所谓十分之见,必征之古而靡不条贯,合诸道而不畱余议。巨细毕究,本末兼察。若夫依传闻以拟其是,择众说以裁其优,出空言以定其论,据孤证以信其通,溯流而不目覩。源泉所导。循根而不手披。枝肄所岐。皆未至十分之见也。以此治经。失不知为不知之义。而徒增一惑。以滋学者之辨也。

先生学高天下。而不好为人师。姬传是时为孝亷。倾心先生之学。欲奉为师。此书末。先生缴其称谓云。非徒自顾不足为师。亦非谓所学如足下,断然以不敏谢古之所谓友葢?分师之半,无妨交相师以求十分之见,苟有过则相规,便是在人不在言,斯不失友之谓。

是年夏,有

周礼太史正岁年解二篇,又有

周髀北极璿玑四游解二篇,

又有与方希原书,大恉论文章,必求其本,求其本,更有所谓大本。大本既得矣,然后曰是道也,非蓺也。则凡马、班、韩、柳诸君子毕力以求其本者,固又待大本以为荣悴者也。圣人之道在六经,以圣人之道被诸文,如造化之终始万物也。希原名先生,同乡同志者。

二十一年。丙子,三十四岁。

是年葢馆于大宗伯高邮王文肃公第。公子从学,今永定河道王君怀祖是也。是时怀祖方受经,而其后终能得先生传。

是年冬,有读淮南洪保一篇云。卢编修绍弓以其外王父冯山公先生淮南子洪保示予。予读其论古音有疑焉。惜隋、唐辨声之法之失传也。

二十二年丁丑,三十五岁

是年,识惠先生于扬之都转运使卢君雅雨署内。文集内

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所云自京师南还,始觌先生于扬之都转运使司署内者也。

是年孟夏,有

大戴礼记目录后语,内云:今春正月,卢编修绍弓以其校本示予,又得改正数字。又与王凤喈书,书后曰:

丁丑仲秋,钱太史晓征为余举尚书横被一证。见后汉书冯异传。此皆先生是年在都门之证也。而沈学子文集序云:

彊梧赤奋若之岁,余始得交于华亭沈沃田先生既,而同处一室者,更裘葛似先生。是年冬日出都,在扬州交沈沃田。沃田名,华亭名士,老客扬州,以是知之。与是仲明论学书,当亦其时所作。仲明名是姓,江阴人,客游于扬者。欲索先生诗补传观之。先生荅此书,平生所志所加功,全见于此,亦以讽仲明之学,非所学也。仲明筑室于江阴舜过山讲学,其人不为先生所重,故讽之。

又先生有金山志一小册,当亦此时盐运使卢君雅雨属先生渡江所为。曾摘一节,谓云余山上偶见奇景,修此一段。

二十三年戊寅,三十六岁,

是年歙人吴行先名为序,刻句股割圜记成,记其后曰:总三篇,凡为图五十有五,为术四十有九,记二千四百十七字。因周髀首章之言,衍而极之,以僃步筭之全。

是年葢客扬州,上年冬至是年夏,皆在扬也。故沈学子文集序曰:裘葛一更

二十四年。己卯,三十七岁

秋九月,为王兰泉舍人作郑学斋记。 是年,先生北闱乡试,相传考官欲令出门下,而以不知避忌置之。是年,有书小尔雅后一篇。

二十五年庚辰,三十八岁

是年客扬州。夏,有

沈处士戴笠图题咏序。

是年冬,有与卢侍讲绍弓书论校大戴礼事,云:

大戴礼记刻后,印校俗字太多,恐伤板,

所有误字,向未核出,姑正其甚者。按校刻大戴礼,葢即扬州运使卢公雅雨堂本也。卢学士先为校订,刻既成矣,先生复细校之,故有庚辰冬、辛巳夏两与学士之书,胪举应改之字。今攷雅雨堂刻本,凡庚辰札内所举者,巳皆剜板改之,皆先生所为也。其辛巳札内所举皆未之改,则先生巳离扬之故也。用此知先生庚辰岁馆于扬矣。

是年冬,又有与任孝亷幼植书。幼植名丙戌进士,弱冠负奇才,与先生书论礼,先生以此箴之。礼经所谓兄弟与昆弟立文大不同,至先生而其义始箸。

是冬,屈原赋注刻成。辛巳夏,再与卢侍讲书云:

去冬刻就屈原赋注,属舍弟印送是也。按屈原赋注,卢学士为之序。注七卷,通释二卷,音义三卷,凡十二卷。歙汪跋其后云:自乾隆壬申秋,得戴氏注读之,然则成于壬申秋以前。壬申,先生年三十耳,而所诣巳如此。戴氏遗书皆孔戸部刊板,虽巳刻者皆重刊,独此书但有歙汪氏刊板而巳。愿好古者广其传焉。

二十六年辛巳,三十九岁。

是年夏,有再与卢侍讲书,论校大戴礼事。葢!大戴礼一书,譌舛积久,殆于不可读。先生取雅雨堂刻,一再雠校,然后学者始能从事。至癸巳, 召入四库馆,充纂修官,取旧说及新知悉心核订,其书上于先生。既殁后一月,自后曲阜孔太史因之作补注。

二十七年壬午,四十岁。

是年三月十三日,江先生卒于家。先生作

江愼修先生事略状,次其治经要略,箸书卷数。

是年举于乡,考官为嘉兴少司寇钱先生东麓讳、大庾戴太史筤圃讳,同考官为金匮县知县靑田韩先生介屛讳。钱、韩二先生即,庚辰 恩科之座师、房师也。韩先生尝语曰:闱中阅东原卷,文笔古奥,定为读书之士。榜发,窃自喜藻鉴不谬云。

二十八年癸未,四十一岁。

是年春,先生入都会试不第,为王君涵斋作诗比义述序。涵斋,癸未进士,王栗人之父也。

不第后,居新安㑹馆,一二好学之士若汪胡辈,皆从先生讲学与焉。是时秦文恭公闻江愼修先生及先生之论元与魂、痕,当依三百篇析为二。殷韵当从唐人与真同用,上声拯韵,去声证韵,当分出独用。奏请刊正韵书,荐先生与钱君晓征任其事。纯皇帝以相沿已乆,未允也。先生深明音韵,其论韵之。

文有书玉篇卷末声论反纽图后有书刘鉴切韵指

南后有顾氏音论跋,有

书卢侍讲所藏宋本广韵葢,皆成于是年,其夏遂出都矣。

又按江先生古韵标凖例言云:余既为四声切韵表,细区今韵,归之字母音等。复与同志戴东原商定古韵标凖四卷、诗韵举例一卷,分古韵为十三部,于韵学不无小补云。江先生例言不志年月,攷江先生卒于壬午三月,则先生之佐助标凖在壬午以前可知。先生丙申与论韵书云:江先生?古韵标凖时,曾代为举艰鳏二字,辨论其偏旁得声,江先生喜而采用之。

是年往江右,有鳯仪书院碑。

先生大制作,若原善上中下三篇,若尚书今文古文考,若春秋改元即位考三篇,皆癸未以前,癸酉、甲戌以后十年内作也。于癸未皆尝抄誊记。先生尝言:作原善首篇,成乐不可言,吃饭亦别有甘味。又言:作改元即位考三篇,倘能如此文字,做得数十篇,春秋全经之大义举矣。又言:尚书今文古文考,此篇极认真。又学礼篇十三首,不记是癸未前作,抑癸未后作。

三十年乙酉,四十三岁。

是年秋八月,定水经一卷,自记云:

夏六月,阅胡朏明禹贡锥指,引水经注疑之,因检郦氏书展转推求,始知朏明所由致谬之故实。由唐以来经注互譌,如济水经文东至砾溪南,注文又东南砾石溪水注之,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㵎,即经所谓砾溪矣。经云济水出其南,非也。今注重列为经,乃?增字为北砾溪,南砾溪,朏明从之。不知注明言砾石溪东北注济,济实过其北。辨正经文,不当云至砾溪南,其无二砾溪,固显然也。书中类此者不胜悉数。今得其立文定例,就郦氏所注考定经文,别为一卷,兼取注中前后倒紊不可读者,为之订正,以附于后。是役也,为郦氏书还其脉络,非治水经而为之也。按此水经一卷,今未箸录,然别经于注,令经注不相乱,此卷冣为明晳后 召入四库馆纂修。此书纲领不外乎是,特于讨论字句加详耳。昔年写得此本,并自记一篇,固当镌赠同志。

是年入都过苏,有

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一篇,见文集。

二十一年丙戌,四十四岁

入都,会试不第,居新安会馆, 始癸未请业于先生,既先生南归,以札问安,遂自称弟子。先生是年至京,面辞之,复于札内辞之。又有一札云:上年承赐札,弟收藏,俟缴致离舍时,勿勿检寻不出。在吾兄实出于好学之盛心,弟亦非谦退不敢也。古人所谓友原有相师之义,我辈但还古之友道可耳。今将来札奉缴,观于姬传及之事,可以见先生之用心矣。直至己丑相谒,先生乃勉从之。朱文正公尝曰:汝二人竟如古之师弟子,得孔门汉代之家法也。

入都时,在苏州借朱文斿所藏礼记注疏。此书乃惠定宇先生依吴进士泰来所藏宋刊本校出,凡为卷七十,与唐宋志合。除此本外,无不六十三卷者。其字句不同处,今本脱去,连行无考处,一一完善。程太史鱼门、姚比部姬传及皆临缮一部。

是年先生所著声韵考四卷巳成,同志传写,凡韵书之源流得失,古音之由渐,明僃,皆櫽括于此,刻诸蜀中。癸巳以后,先生又取音均表之说,支佳一部,脂、微齐皆灰一部,之咍一部,汉人犹未尝通用。昼然为三,补入论古音卷内。李大令刻诸广东,孔戸部又刻诸曲阜。二刻与前刻详略不同。是年入都会试,见先生云:近日做得讲理学一书,谓孟子字义疏证也,未能遽请读。先生?后,孔戸部付刻,乃得见,近日始窥其阃奥。葢先生原善三篇、论性二篇既成,又以宋儒言性、言理、言道、言才、言诚、言明、言权、言仁义礼智、言智仁勇,皆非六经孔孟之言,而以异学之言糅之,故就孟子字义开示,使人知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之语病。所谓理者,必求诸人情之无憾而后即安,不得谓性为理。

是年不第,后馆于裘文达公邸第。文达公命子孙师之,故直隶总督名其徒也。注诗周南、召南,名之曰杲谿。诗经补注:杲谿二字,葢以自别于诸言诗者。先生不随俗为别号,天下称东原先生而巳。先是癸酉成诗经补传,巳而在扬州,以此书之序及论郑声一条示是仲明。仲明索观诗补传,先生辞之,作书与之论学而巳。葢亦自恐于斯未信也。至是始成二南,改称补注,作诗本恉,详于某篇几章几句之下,其体例犹旧也。今二南箸录,而诗?传已成者不箸录。先生所谓每憾昔人成书太早,多未定之说者,于此可见。三十二年丁亥,四十五岁。是年景山万善殿教习期满,住于戸部处。先生在京时,枉驾过之,四五月间出京矣。 序屈君鲁传刻九章筭术云:予访求九章二十余年不可得,拟永乐大典,或尝录入。书在翰林院中。丁亥岁,因吾乡曹编修往一观,则离散错出,思缀集之,未之能也。出都后,恒寤寐乎是。及癸巳夏,奉 召入京师,与修四库全书,躬逢 盛典,乃得尽心纂次,订其譌舛。此序但云丁亥,不言何时

客冬至京师,葢客江右,而又入都。其冬有

送右庶子毕君赴巩秦阶道序。

三十三年戊子,四十六岁,

是年应直隶总督方恪敏公之聘,修直隶河渠书一百十一卷,未成,会恪敏薨,接任者前大学士杨公,不能礼敬,先生辞之入都。己丑春谓曰:吾固乐此不疲,惜未能竟闻。后莅事者请余君仲林为之,恐其才不足。予书经水支水,先后延接,皆按地望地脉次弟不可稍移,恐仲林不能耳。先生殁后,此书淸稿,一藏曲阜孔戸部府中,一在直隶总督吴江周公名家。嘉庆己巳、有吴江王者、捐纳通判也。其父乃周公之甥。壻因此得先生之书、掩为己有。删削几半。益以乾隆己丑以后事实、易名畿辅安澜志、缮写进呈。上谓此有用之书也。 命武英殿刊板、 恩赏同知。发永定河试用。先生嗣子中孚闻之,之曲阜,取原稿百十一卷入 都,意欲辨正。而无肎言于上者。中孚抑郁携归,以存所属校刊,谓我力能校而不能刊也。其书首卫河七卷。次漳水十一卷。次滏水三卷。次大陆泽五卷。次宁晋泊一卷。次虖沱河八卷。次东西淀合唐河、沙河、滋河、府河、易水、涞水、淸河,共三十一卷。次白河合潮河、榆河、大通河,共十九卷。次蓟运河合下淀河,共九卷。次陡河一卷。次滦河合?河一卷。惟滦河、?河仅有纲领,而条目未详。其他皆攷之古而无不贯通,核之近今而无不确实。尚书、禹贡、周礼、职方、春秋经传之地名、班之地理志、郦之水经注,以及歴代史事、百家箸述、 国朝典故,辨别是非,元元本本。非恪敏不能聚储其书籍,非先生不能综贯其条理。惜恪敏云殂一篑未竣。今上一见,即谓有用之书,刊板颁行,圣明鉴赏,如日月之照临。地下有知。定应涕泗感激。至于小夫攘窃。正天之欲显此有用之书。为 国家水利农田利泽无疆之助。而假手斯人。在先生及恪敏。应不以为憾也。特彼以不学。?为删改。深可张目。有力者应奏请重刊。

先生自记云。戊子。余应方制府之请。寓保定莲花池园内,适河闲同知黄君寻滦河源至,方公以图示余,录其所实歴及今地名如此。按黄君,方恪敏所使寻滦源者也,以图进呈。黄名见纯皇帝御制滦河濡水源攷证。三十四年己丑,四十七岁入都,会试不第,

为余仲林作古经解钩沈序。

是年夏,先生与朱文正公善。文正时为山西布政司使,先生偕往主讲寿阳书院,先生客文正署中。巳而汾州太守孙君聘修府志,是年成汾州府志三十四卷。其书之详核,自古地志所未有,志莫难于辨沿革。先生辨元和志一条中纷然不治者有六,详见与曹给事书。先生考子夏设教西河在龙门,西河不在汾州,谒泉山箸作不可叚借也。从晁以道之说,以汾州之目梁狐岐释禹贡,治梁及岐辨旧说,及苏子瞻、曾彦和、阎百诗、胡朏明之穿凿,详晁以道之所不能详。斥蔡仲黙引书耳食之病,使学者晓然知经文梁岐以下,治冀州汾、沁、泽、潞及其闲诸山涧谿谷,不当牵合治河,惟壶口为治河耳。修一志而大经以明,非细故也。曾节抄府志例言、图表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古迹,将付诸梓,以为修志楷式。

三十五年庚寅,四十八岁。

是年有代寿阳令龚君记洞过水一篇,龚君方修寿阳志,请先生㸃窜,先生因为辨正晋、隋、唐史寿受二字之譌乱,并为审定目录,今手稾犹在处,皆端楷也。 是年夏,铨得贵州玉屏县,未尝拜别先生也。葢先生尚羁山右,闻铨得玉屏,寄书到京,言玉屏于地势为五岭自西而东之脉。又勗曰:想风气未开,未必不可施政教也。其札可当送行一序,藏弆日久而失之。

先生之在山右也,有代某作应州续志序,有与曹给事书,有沂川王君祠碑,有于淸端传,有张义士传,有王亷士传,有荅朱方伯书,有

例赠宣武大夫王公墓表,有王辑五先生墓志铭,有代冀宁道徐君飞山山阴义庄序。

是年为孔戸部作

重栞五经文字、九经字㨾序。戸部于戊子冬以拓本不能家有,遂雕印,又详加攷正,别为卷附焉。先生于都门序之。

是年有

查氏七烈女墓志铭云:庚寅冬,宛平松茂道查以烈女编寄予。葢先生是年在都门待辛卯 恩科会试也。

三十六年辛卯,四十九岁,

是年会试不第。后修汾阳县志。季冬有

温方如西河文彚序云:己丑秋,再至山西,余至汾阳,应太守孙公之召也。属纂次府志,为之考订累日月。今李侯复以县志事邀之再至,又有代某作董愚亭诗序。壬辰,因公诖误入都,见先生,案上有新修汾阳县志,举一条相示云云。今巳㤀之。汾州府志于卢学士家得之,县志今不可得也。

三十七年壬辰,五十岁

是年自汾阳入京,会试不第,见先生于洪孝亷寓宅。

是年主讲浙东金华书院,刊自定水经注,至癸巳,未及四之一,而奉 召入都矣。后在都踵成之,今不用。校语之本是也。聚珍板本依旧时卷弟全载校语,而经注相淆者悉更之,得之者可以知宋后本之无不舛误。自刻板本。悉去校语。悉将正文改定。于注文循其段落。每节跳起难读处。可一目了了。而不分卷数为十四?。以今所存水百二十三。每水为一篇。以河汪为纲。按地望先后。分属于河江左右为次。得之者可以撇弃校订。专壹攷古善长之书。合二本无遗憾矣。自刻本有先生自序及曲阜孔戸部序,与聚珍板同时而出者也。

是年为国子监丞任君领从名,  高邮人作尔雅注疏笺补序。任君自丙戌巳成书,至此七年成定本请序。

是年会试南归,与顺德胡同舟月余,能好学得师者,益都李君门下士也。

是年春,有孟子赵注跋一篇,见微波榭刻本

孟子字义疏证,原稿名绪言,有壬辰菊月写本。程氏易田于丙申影抄。

三十八年癸巳,五十一岁,

是年先生主讲金华书院。丁酉,作六书音均表。序云:癸巳春,寓居浙东,取顾氏诗本音章辨句,析而讽诵乎经文,叹始为之之不易,后来加详者之信足以补其未逮。丙申荅段若膺论韵云:

癸巳春,仆在浙东,据广韵分为七类,可证也。上开四库馆于文襄公,以纪文达公、裘文达公之言,荐先生于上。上素知有戴震者,故以举人 特召,旷典也。奉 召充纂修官。仲秋至京师。

是年裘文达公薨,先生作墓志铭,代于文襄公笔也。

三十九年甲午,五十二岁,

是年十月,先生校水经注成,恭上。

水经注自北宋以来,无善本,不可读。先生读此书既久,得经注分别之例有三。一则

水经立文首云某水所出,已下无庸再举水名,而注内详及所纳群川,加以采摭故实,彼此相襍,则一水之名不得不更端重举。一则经文叙次所过州县,如云又东过某县之类,一语实赅一县,而注则沿溯县西以终于东。详记所迳委曲,经据当时县治,至善长作注时,县邑流移,是以多称故城,经无有言故城者也。一则经例云过,注例云迳,不得相淆。得此三例,迎刃分解,如庖丁之解牛,故能正千年经注之互譌,俾言地理者有冣适于用之。书大典本较胜于各本。又有道元自序,钩稽校勘,凡补其缺漏者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删其?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臆改者三千七百一十五字。高庙褒嘉,颁行御制诗六韵,有云:悉心编纂诚堪奖,触目研摩亦可亲。设以春秋素臣例,足称中尉继功人。葢!先生之受主知深矣。顾此书自先生校定后,宋以来旧刻必尽废,更数十百年后,且莫知先生发潜之功。故聚珍板足贵好事者当广其传也。

是年校九章筭术成。九章筭术,晋刘徽?。先生以世人罕有其书。近时以筭名者,如王寅旭、谢野臣、梅定九诸子,咸未之见。丁亥岁,因曹君竹虚入翰林院,观永乐大典,知有是书,病其离散错出,思缀集之而不能。癸巳奉 召,乃尽心排纂成编,并攷订譌异,附案语。其注中所指朱实、靑实、黄实之类,皆按图而言,图既不存,则注猝不易晓。因推寻注意,为之补图,以成完帙。纯皇帝御制诗冠于端首, 命聚珍板刊行。而古九数之学大显矣。巳而屈君鲁传刻于常熟,孔戸部复刻于曲阜云。

按先生于水经注改正经注互淆者,使经必统注,注必统于经,其功冣巨。此乃先生积久顿悟所成,非他人能賛一辞也。顾更正经注,定于乾隆乙酉入都,即以示纪文达、钱晓征、姚姬传及不过四五人。钱、姚皆录于读本,亦以明人黄省曾刊本依仿,以朱分勒,自此传于四方矣。杭州赵东濳精于地理之学,研摩水经注者数十年,但其校本从未至京师。先生与赵虽或相闻,未尝相识,其所业未尝相观也。四库馆捜讨遗书。赵书亦得箸录其书,校正字句,及剖析地理冣详,而更正经注,一如戴本者。葢赵精诣绝群,鄞全谢山太史七校是书,深窥秘奥,两公交冣深,或闭戸暗合,或丽泽相取,而其说往往与先生同。是可以知著书精美,不患千年后无校雠諟正之人,而学问深醇,即未相谋面,所言如一。且赵书经钱塘梁处素校刊,有不合者,攈戴本㠯正之,故今二本大段不同者少也。 是年十月三十日,与书蜀中云:数月来纂次永乐大典内散篇,于仪礼得张淳识误、李如圭集释,于筭学得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夏侯阳五种筭经,皆久佚而存于是者,可贵也。按所谓散篇者,姚广孝等编永乐大典,以分韵为纲领,每书散置各韵中,如仪礼士冠礼则入翰韵,士昏礼则入元韵是也。大典内祃韵之书亾,故乡射礼、大射礼阙。

是年十月,校五经筭术成,恭上五经筭术二卷。举尚书孝经诗易论语三礼春秋之待筭乃明者列之。而推筭之术。悉加甄鸾按三字于上。故知是书甄鸾所?也。唐有李淳风注唐明筭科五经筭即。是书于永乐大典中得之。先生校成。恭上有提要一篇。按先生乾隆甲子作策筭,略,举经籍之资于筭者,推衍成帙,正与古人用意不谋而合也。

四十年乙未,五十三岁,

是年会试不第,奉命与乙未贡士一体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 四月,校海岛筭经成。海岛筭经亦晋刘徽?,唐李淳风注。徽本以周礼九数中重差命名,不名海岛,后人因卷首以海岛立表设问,遂改名之。唐?举志称筭学生九章海岛共限习三年,试九章三条,海岛一条。其书惟散见永乐大典中。先生与九章同为表章,有提要一首。

是年二月,校仪礼识误成。仪礼识误,宋张淳?、朱子云号为精密。较他本冣胜。于永乐大典内缀录成编。先生加案语。正其得失。俾瑜瑕不相揜。有提要一首。

四十一年丙申。五十四岁。

四十二年丁酉。五十五岁。

先生在四库馆所校定之书进呈文渊阁本。皆具载年月衔名。聚珍板亦载之。而杭州文澜阁写本不载,故不能详者,类述于此。大抵皆癸巳以后、丁酉以前五年所定也。

一曰周髀筭经。此经为筭学十书之首,而三千年来学者昧其㫖趣。先生谓此古葢天之法,自汉以迄元明,皆主浑天。明时欧罗巴人入中国,始称别立新法。然其言地圜即,所谓地法覆槃滂沱,四隤而下也。其言南北里差即,所谓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艸,是为寒暑推移,随南北不同之故也。其言东西里差即,所谓东方日中,西方夜半;西方日中,东方夜半,昼夜易处,如四时相反,是为节气合朔,加时早晩,随东西不同之故也。新法历书述第谷以前,西法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每四岁之小余成一日,即所谓三百六十五日者三,三百六十六日者一也。西法出于周髀,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者欤?而刻本脱误,多不可通。古本五图而失传者三,譌舛者一,凡皆正之补之,学者可以从事,如道河积石,源流正矣。有提要一首。

一曰孙子筭经。唐之?举筭学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习肄。旧本久佚,从永乐大典裒集编次为二卷。朱锡鬯文集跋云,出于孙武,先生辨其非是。有提要一首。

一曰张丘建筭经。是书亦唐人明筭科十经之一也,限一年业成。此书久佚,有毛晋汲古阁影钞宋椠,犹北宋时本。先生详加校勘,补旧有图,今缺者四,补脱字若干,有提要一首。一曰夏侯阳筭经。唐?举志所列筭书十种,此亦居其一。传本久佚,永乐大典内有之。逐条割裂,分附九章筭术各类之下,几不得其端绪。幸有原序原目可攷。先生寻绎编次,条贯其文。今裒辑排比,又得元丰京监本,?为三卷,有提要一首。夏侯阳者,先生提要云,隋人葢无可疑,而跋孔体生所得影抄元丰监本云:据宋史礼志载筭学祀典,封晋张丘建成纪男,夏侯阳平陆男。又张丘建筭经序云:夏侯阳之方仓定为晋人。新唐书蓺文志云:韩延夏侯阳筭经一卷,谓韩延所注本也。韩延传其学,而以已说簒入之,所定皆隋制。延葢隋人,此本即延本,非甄鸾注本也。

按永乐大典内所得筭经五种,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夏侯阳也。皆王寅旭、谢野臣、梅定九诸子所未见者。先生悉心校正,进呈高宗纯皇帝,皆有 御制诗题其卷首,刊行宇内。

一曰仪礼释宫。宋李如圭?从永乐大典中录存有提要一首。

一曰五曹筭经,作者不知为谁。唐时明筭科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业成。元明以来无刻本,散见永乐大典内,经文尚逐条完善。先生参伍考校,俾还旧观,遂为绝无仅有之善本。

一曰仪礼集释,宋李如圭?全录郑康成注,而旁征博引,以为之释,先生据以补注疏本脱字二十四,改譌字十四,删衍字百六。其乡射、大射二篇巳阙,参取惠、沈二家本所校宋本,证以唐石经,以成仪礼,完帙可诵习,有提要一首。

一曰项氏家说,宋项安世?有提要一首。

一曰蒙斋中庸讲义,宋袁甫?有提要一首。

一曰大戴礼。是经经卢运司刊于扬州学士卢洎先生。庚辰冬、辛巳夏二次校定,称善本矣。但辛巳所校,未及剜改。先生在四库馆永乐大典内散见者仅十篇,以与各本及古籍中摭引大戴礼记之文参互考核,附案语于下方。是经乃可与三礼并读。有提要一首。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一曰方言十三卷,汉扬雄?,宋洪迈以为断非雄作,先生实驳正之,其文详矣。先生以是书与尔雅相为左右,学者以其古奥难读,郭景纯之注语焉不详,少有研摩者,故正譌补脱删衍,复还旧观。又逐条援引诸书,一一疏通证明,具列案语,葢如宋郉昺之疏尔雅,而精确过之。汉人训诂之学,于是大僃。乾隆四十四年五月恭校上有提要一首。案先生所校官书,皆天文、筭法、地理、水经、小学、方言诸书,皆必精心推核,失之毫?,则缪以千里者。而仪礼、大戴礼二经古本薶蕴巳久、阐发维艰。先生悉心耘治、焚膏宵分不倦。至于身后。馆臣乃以大戴方言二种进呈、谓先生鞠躬尽瘁、死于官事可也。又况先生自所著述、亦刻无少休。有仪礼考正一卷。检讨孔为戴氏遗书总序曰、君入书局,分淹礼,乃取忠甫识误,德明释文,殚求亥豕之差,期复鸿都之旧。互相参检,颇有整齐。削康成长衍之条,退丧服厕经之传。今其书藏曲阜孔氏,未得见也。又丙申之春,作书与论韵长六千字,大略谓六书音均表之书,有得有失。仆近日分为九类,

顾氏于古音有草创之功,江君与足下皆因而加密。顾、江两家得者,宜引顾、江之说,述而不作。至支、脂之有别,此足下卓识可以千古矣。仆更分祭、泰、夬、废及月、曷、末、黠、薛,而后彼此相配,四声一贯,则仆所以补前人而整之就緖者,愿及大著未刻,或降心相从而参酌此书。丙申春未达,而六书音均表巳于是夏刻成矣,故未能遵先生之意也。

丁酉正月上旬,作六书音均表序。十四日札云:大著既刻成,应?序,兹兼寄。故知此序上旬所为也。今手批之稾现存。

丁酉五月与予书言。去年曾寄一书论韵,系龚公敬身寄于老师门上,失之。

至于丁酉五月上旬,作声类表,凡九卷。所云九卷者,即与予书所谓九类,每类为一卷也。先是癸巳春,先生在浙东,以古音分为七类,至丙申与余书,则七类又改为九类。至临终十数日之前,因成此书。孔戸部刻诸微波榭,而冠以与段若膺论韵六千字者是也。九卷每类于今音古音无不兼综。戸部书云,凡五日而成,固由精熟诣极,然元生神思亦恐太瘁矣。形太用则极,神太劳则敝,乌呼,孰知此为先生著书之绝笔也哉。戸部书至蜀,命余作序,彼时余恐浅陋不敢为,今三十年后乃成之,并葓谷亦久下世矣。

丁酉五月二十七日晡时先生卒。时先生寓崇文门西范氏颕园。孔戸部于是月三十日发书至蜀云。月之二十二日,在东原先生寓中坐闲,见封新刊九章筭术奉寄。后三日,金辅之、洪素人两兄来云:东原先生服黑山栀一两,吐后病即剧。初闻疑甚,前见作吾兄札时,精神朗澈。又将泚笔为王廷相作伤寒论注序,非病?者,乃竟于二十七日晡时,不可作矣。斯人而死,何痛如之。葢先生丙申冬与余书云:三月初获足疾。至今不能行动。以纂修事未毕。仍在寓办理。拟明春吿成。乞假南旋。葢先生用心过劳。至于痿蹷而不自止。病已深矣。心烦如欲吐者。庸医乃以黑山栀寒之而吐之。斯不可为矣。乌呼伤哉。

又先生丁酉四月。有荅彭进士书。彭君好释氏之学,长斋佛前,仅未削髪耳。而好谈孔孟程朱,以孔孟程朱疏证释氏之言。其见于著述也,谓孔孟与佛无二道,谓程朱与陆王释氏无异致。同时有罗孝亷,有高汪明经缙倡和其说。先生以所作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示之。彭君有书与先生,先生答此书以六经孔孟之恉还之六经、孔、孟,以程朱之恉还之程、朱,以陆王、佛氏之恉还之陆、王、佛氏,俾陆、王不得冒程、朱,释氏不得冒孔、孟,其书几五千言,有此而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之说愈明矣。孔戸部附刻疏证之后,洪舍人蕊登全录于行状中,

先生丁酉正月十四日作书与曰: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以通其语言。为之三十余年,灼然知古今治乱之源在是。古人曰理解者,即寻其腠理而析之也。曰天理者,如庄周言依乎天理,即所谓彼节者有闲也。古贤人圣人以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为得理,今人以己之意见不出于私为理,是以意见杀人,咸自信为理矣。此犹舍字义制度名物,去语言训诂,而欲得圣人之道于遗经也。

丁酉四月二十四日,作札与云:仆足疾已踚,一载不能出戸,定于秋初乞假南旋,实不复出也。仆生平著述最大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此正人心之要。今人无论正邪,尽以意见误名之曰理,而祸斯民,故疏证不得不作。

丁酉五月二十一日,作书与云:前月二十六至今,一病几殆,正卧床榻,见来使强起作札,归山之志早定。八月凖南旋,老亲七十有八,非得一书院不可。陜西毕公欲招之往,太远不能就也。外九章筭术、海岛筭经二种,乌呼!孰谓此即先生与永诀之书也哉!

原象迎日推策记,孔戸部所刊戴氏遗书十五,合为一?。原象凡八篇,一篇二篇。三篇四篇。即!先生之释天也,初名释天,以尧典璇机玉衡中星、周礼土圭、洪范五纪四者命题,而天行之大致毕举。璇机玉衡,汉后失传,先生乃详其仪制于四篇之末。五篇六篇七篇,即句股割圜记上中下三篇也。其八篇则为矩以凖望之详也。迎日推策记亦旧时所为,与释天皆于癸未抄写,则成书皆在壬午以前可知矣。至晚年合九篇为原象,以为七经小记之一,天体筭法,全具于此。

原善卷上卷中卷下,孔戸部所刊戴氏遗书合为一?。始先生作原善三篇,见于戸部所刊文集中者也。既于癸未抄写熟读矣。至丙戌,见先生援据经言,疏通证明之,仍以三章者分为建首、比类、合义,古贤圣之言理义举,不外乎是,孟子字义疏证,亦所以阐明此恉也,为七经小记之一。先生之学,上承孔孟,于此可见。

历问一卷,古历考二卷,洪舍人榜?先生行状有此二书,皆未之见,而孔检讨作总序有之,则其稾在孔戸部家可知矣。戸部所刊乃有续天文略二卷,而无历问、古历考疑,古历考即天文略也。先是朝廷开馆续郑樵通志葢,当事者挽先生为之既,而未用,欲改名古历考,而舍人行状内遂改其名耳。此二种成书年月,今皆不能考。续天文略自序曰:天文一事,樵所不知,而欲成全书,固不可阙而不载。是以徒袭旧史,未能择之精,语之详也。

今更为目十:曰星见伏昏旦中,曰列宿十二次,曰星象,曰黄道宿度,曰七衡六闲,曰晷景短长,曰北极高下,曰日月五步,曰仪象,曰漏刻。其书未成,北极高下巳上为卷上,卷中,其日月五步巳下当为卷下,葢阙如也。然以此发明释天,已令学者畅然满志矣。

大学补注一卷,中庸补注一卷。玉裁向未得见,今乃得哲嗣中孚邮寄读之,葢亦癸未以前所为,未暇竟成之耳。其言理皆与原善孟子字义疏证无纎,微不合者,皆存郑注而补之。大学之说亲民,说格物,中庸之说致中和,说上下察,尤可补先儒所不到。始戸部与书,欲刊大学补注,然未果而卒。

学礼篇,先生七经小记之一也,其书未成,葢将取六经礼制纠纷不治,言人人殊者,毎事为一章发明之。今文集中开卷记冕服,记爵弁服,记朝服,记?端,记深衣,

记中衣裼衣?褶之属,记冕弁冠,记冠衰,记括发免髽,记绖带,记缫藉,记捍决极,凡十三篇,是其体例也。尝言此等须注乃明。

水地记此书刻于孔戸部者衹一卷,自崐崘之虚至太行山而止。洪舍人行状则曰未成书。水地记七?葢所属草稿,尚不止此,葓谷取其可读者为一卷刻之,其丛残则姑置之。 国朝之言地理者,于古为盛,有顾景范、顾宁人、胡朏明、阎百诗、黄子鸿、赵东潜、钱晓征,而先生乃皆出乎其上。葢从来以郡国为主,而求其山川,先生则以山川为主,而求其郡县。其叙水经注曰:因川源之派别,知山势之逶迆,高高下下,不失地阞。为汾州府志发凡曰:以水辨山之脉络,而汾之东西山为干为枝,为来为去,俾井然就序。水则以经水统其注入之枝水,因而编及泽泊、堤堰、井泉,令众山如一山,群川如一川。府境虽广,山川虽繁,按文而稽,各归条贯。然则先生之水地记,固将合天下之山为一山,合天下之川为一川。而自尚书、周官、春秋之地名,以及战国至今历代史志建置沿革之纷错,无不依山川之左右曲折安置妥帖,至赜而不乱。此书固非旦夕之所能成。先生志愿之大,以为必有能助之者,而不料其所成止此也。水地记。亦七经小记之一。使经之言地理者。于此稽焉。

诂训篇。亦先生七经小记之一。经学非诂训不明。先生欲作此书而未及为。转语二十章。亦未卒业。然尔雅文字考、方言疏证犹存。亦可稍窥涯畧矣。

七经小记者。先生朝夕常言之。欲为此以治经也。所谓七经者。先生云诗书易礼春秋论语孟子是也。治经必分数大端以从事。各究洞原委。始于六书九数。故有诂训篇。有原象篇。继以学礼篇。继以水地篇。约之于原善篇。圣人之学。如是而巳矣。假令先生如申公伏生之年。安见不如其志哉。尝谓曰。余乖于时。而寿似可必。后以此言吿钱学士晓征。晓征曰、天下固无可必之事也。金殿?榜曰。先生之坚强穷困时能日行二百里。发愿成七经小记。余语之曰。岁不我与。一人有几多精神。先生荅曰。当世岂无助我者乎。竟以积劳痿足?门。一年中屡换眼镜。冣后鬻眼镜者曰:此老光之冣者,过此无可换矣。是非不猒不倦,神太劳则弊,故欤

手批六书音均表一部。此先生丁酉五月上旬之笔,歫不讳之期十余日耳。于乾隆庚子巫山官廨得丁进士小雅,以此书见寄。跋云:丁酉六月,戴东原先生卧病京邸,余偕友人往?之。时先生?声类表甫毕,又力疾㸃定段君六书音均表指卷四第四十二叶,语余曰:掇捋用㸃,肄弃用圈。凡用㸃者,蓁人之入声,与用圈者无涉也。余不及语段君矣。子盍持此书归,未数日,先生卒,不知段君何由知之。不远数千里致书来索,乃择生徒临副本寄之。庚子二月二十二日记于烂面胡同寓斋。按小雅此札云,先生六月卧病往?,得此书,不数日而卒。所言月日误也。孔戸部言五月二十七日,孔检讨遗书总序亦言

丁酉五月二十七日疾卒。戸部又云:月之上旬,于五日之中为声类表九卷,皆可据。小雅言作声类表甫毕,即力疾批㸃音均表者是也。五月二十一日作札寄蜀,不附寄此,则因数日前巳付小雅故耳。小雅述先生语云:蓁人入声用㸃,与用圈者无涉,核之于书,用红㸃者,元、寒之类,用红圈者真、文之类,别之以分质术,至屑、薛十二韵为二也。既详于声类表及与段若膺论韵书矣。小雅所记,乃适互譌。今此书藏余处,小雅当时又属程蕺园、周林、汲、邵二云三编修各录其副,又以临本一赠孔葓谷农部、程易田孝廉从游金生,亦得其一。于是太行以东,大江南北,皆有传本。庶几哉先生临终绝笔,无湮?之患矣。诸君子于先生皆石交,览其遗墨,存?之感,母亦有不约而同者乎。此皆见小雅跋内语,余珤藏之。今小雅终于宁波府儒学官舍,又将十年矣。小雅好学,从先生游久,而著述皆如零圭断壁,未曾成书,其子方搜辑之也。丁酉有与丁升衢书二篇,论晁以道易?、星纪諩。晁氏此书未之见,葢以杨子太?演为图,凡八层,以傅合历法者,先生指摘其于筭法、历法不合处,纎入无伦,固非先生不能为也。二篇由升衢寄到者,孔氏遗书中未刻,今巳刻诸经韵楼矣。

先生?后,京师同志挽联曰:孟子之功,不在禹下;明德之后,必有达人。乌呼!先生之所学,无媿此语矣。

唐宋文知言集上下二?,集上五十九篇,集下七十二篇,旋又有删去及上移下者,皆于宜兴储在陆唐宋十家文内摘取者也。请问分上下之恉?曰:集上理与辞俱无憾;集下则不惟其理。惟其辞也。昔抄目录,今尚谨藏,观其别裁,可以见先生古文之学之一斑矣。文集十卷,为戴氏遗书之二十三、孔氏微波榭所刻。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