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四十郡辨
共 166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2-07 13:18
秦四十郡辨
言有出于古人而未可信者,非古人之不足信也。古人之前,尙有古人?前之古人无此言,而后之古人言之,我从其前者而已矣。秦四十郡之说,昉于晋书。晋书为唐初人所作,自今日而溯唐初,亦谓之古人,要其去秦。汉远矣。
太史公书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未尝实指为某某郡也。班孟坚地理志列汉郡国百有三,又于各郡国下详言其沿革。其非汉置者,或云秦置,或云故秦某郡,或云秦郡幷之,正合三十六之数。是孟坚所说,即始皇所分之三十六郡也。志末又总言之云: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汉兴,以其地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帝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迄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以秦三十六郡合之,高、文、景、武、昭所增置,正得百有三。是秦三十六郡之外,更无它郡,安得有四十郡哉?司马彪郡国志本沿东观旧文,亦云汉书地理志承秦三十六郡,后稍分析,至于孝平,凡郡国百三葢。自后汉至晋,史家俱不言秦有四十郡也。许叔重说文、应劭风俗通、高诱淮南子注、皇甫谧帝王世纪述秦郡,皆云三十六。诸人博学治闻,岂有不读史记者?使南海三郡果在三十六郡之外,何故舍多而称少?故知西晋以前,本无四十郡之说。自裴骃误解史记,以略取陆梁地,在分郡之后,遂别而异之。其注三十六郡与汉志同者三十三,别取内史、鄣郡、黔中三郡以当之,而秦遂有三十九郡矣。晋志又增入闽中一郡,合为四十。嗣后精于地理,如杜君?、王应麟、胡三省辈,皆莫能辨,四十郡之目,遂深入人肺腑,牢不可破矣。地理之志,莫古于孟坚,亦莫精于孟坚。不信孟坚、而信房乔、敬播诸人,吾未见其可也。即溯而上之,肇自裴骃。骃亦刘宋人也,岂转古于孟坚哉。
或曰:子言古人有前后之殊,信矣。太史公在孟坚之前,乃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二十六年,而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则在三十三年,是三郡固在三十六郡之外矣。信汉书而不信史记,未见其信古也。
予应之曰:读古人书,当寻其条贯,未可执单词以为口实。史公纪事,皆言其大者。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幷天下,丞相绾请封诸子,李斯言封诸侯不便,遂废封建之制,诸郡置守尉监,皆领于天子。此秦变古之一大端,故特于是年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犹言废封建为郡县耳。言三十六郡,则统乎天下矣,非谓三十六郡尽置于是年也。即以此纪证之,始皇即位之初,秦巳幷巴、蜀、汉中,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矣。其五年又置东郡矣。十七年又置颍川郡矣。二十五年又置会稽郡矣。此诸郡者,皆在裴骃所举三十六郡之数。子不疑前文之重沓,而独疑后文之预数,所谓知其一未知其二者也。始皇自谓以水德王,数以六为纪,郡名三十六,葢取六自乘之数。若四十郡,则汉人无言之者。无征之言,置之弗听可矣。
或又曰:史记东越列传,秦已幷天下,以其地为闽中郡。闽中为始皇置,史公有明文,而汉志不载,岂非班氏之漏?
予应之曰:南越传亦云,秦已幷天下,略定杨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其云十三岁者,自二十五年灭楚之后数之也。闽中与南海三郡,皆置于王翦定百越之时,但其初虽有郡名,仍令其君长治之,如后世羁縻州之?。其后尉屠睢击南越,杀其君长,始置官吏,比于内地,而闽中则仍无诸与摇治之,是以不在三十六郡之数,非班史有遗漏也。
或又曰:汉志鄣郡不言高帝置,此可为秦置之证。
予应之曰:汉志丹阳郡故鄣郡,不云故秦鄣郡,则非秦置可知。志凡称故者,皆据汉初而言,如故齐、故赵、故梁、故楚、故淮南竝,汉初封国也。泗水国云故东海郡,与此文正同。东海郡既高帝置,则鄣郡亦必汉置矣。此三难者,举不足以申四十郡之说,而世犹以其出于晋志,不敢辄议。夫晋志之误亦多矣。汉志郡国百三,而误以为百十有一。续汉志郡国百五,而误以为百八。东晋侨立州郡,未尝有南字。宋永初诏书始加,而晋志袭沈约之文,弗能攷正。近事且犹踳譌,况能溯秦汉而补孟坚之阙乎?吾故曰:言四十郡甚难,而实非也;言三十六郡甚易,而实是也。读史记者,当以孟坚书解之,而母惑乎裴骃之单辞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