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至德

轻识古籍

共 141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6 16:31

泰伯至德

圣人者,能尽乎天下之至情者也。夫以物与人,情之所安则必受,受之而安焉;情之所不安则必不受,虽受之而必不慊焉。人之喜怒发于心,不待声色笑貌而喻,而意之所在,有望而知者。故受物于人,不在乎与不与之迹,而在于安与不安之间,此天下之情也。天下之情,天下之所同,而濡滞迂缓,贪昧隐忍,将有不得尽其情者。惟圣人之心为至公而无累,故有以尽乎天下之至情。论语之书,不以譲训天下,而言譲者二,伯夷称贤人,泰伯称至徳是已。夫譲非圣人之所贵也,苟以异于顽钝无耻之徒而已矣。而好名喜异,人之所同患,使天下相率慕之,而为琦魁之行,则天下将有不胜其弊者。春秋之时,鲁隐、宋穆亲挈其国以与人,而弑衂之祸,不在其身,则在其子,国内大乱者再世。吴延陵季子可谓行义不顾者矣,然亲见王僚之弑,卒不能出一计以定其祸,身死之后仅三十年,而吴国为沼,以延陵季子而犹不能无憾者,故譲之而不得其情,其祸甚于争。苟得其情,则武王之争可以同于伯夷,故圣人之贵得其情也。伯夷、叔齐,天下之义士也。伯夷顺其父之志,而以国与其弟,然终于叔齐之不敢受,而父之志终不遂矣。夫家人父子之间,岂无几微见于颜色,必待君终无嫡嗣之日,相与褰裳而去之,异乎民无得而称者矣。故圣人以为贤人而已。葢至于泰伯,而后为天下之至德也。古今之譲,未有如泰伯之曲尽其情者。葢有伯夷之心,而无伯夷之迹,有泰伯之事,而后可以遂伯夷之心,故泰伯之徳不可及矣。自太史公好为异论,以为太王有翦商之心,将遂传季歴以及文王。郑康成、何晏之徒祖而述之,世之说者遂以为虽以国譲,而实以天下譲,不以其尽父子之情,而以其全君臣之义,故孔子大之。夫汤、武之所以为圣人者,以其无私于天下,天下归之而不辞也。使其家宻相付授,隂谋倾夺,虽世嗣亦以是定,则何以异于曹操、司马懿之徒也?太王迫于戎□奔亡救败之余,又当武丁朝诸侯之世,虽欲狡焉以窥大物,其志亦无由萌矣。就使泰伯逆覩,百年未至之兆,而举他人之物为譲,此亦好名不情之甚,亦非孔子之所取。圣人无意必固我之私,须臾之间,常不能以预定,而曰百年之必至于此,不几于怪诞而不经耶。葢翦商之事,先儒尝以辨之,而论语之注,厘革之未尽者也。说者徒以太王溺爱少子,而有此。此晋献公汉髙祖中人以下之所为,而太王必不至于是。故以传歴及昌为有天下之大计。殊不知儿女之情,贤者之所不免也。簒逆之恶,中人之所不为也。诗云:爰及姜女,来朝走马。孟子以为太王之好色也。诗人之意未必然。而孟子之言亦不为过。太王固不胜其区区之私,以与其季子泰伯,能顺而成之,此泰伯所以为能譲也。泰伯之去,不于传位之日,而于采药之时,此泰伯之譲所以无得而称也。使太王有其意,而吾与之并立于此,太王贤者,亦终胜其邪心以与我也。吾于是明言而公譲之,则太王终于不忍言,而其弟终于不忍受,是亦如夷齐之终不遂其父之志而已矣。张子房教四皓以羽翼太子,其事近正,而终于伤父之心。申生徘徊不去,其心则恭,而陷父于杀嫡之罪。故成而为惠帝,不成而为申生,皆非也。惟泰伯不可及矣。孔子所谓以天下譲者,国与天下常言之通称也。苟得其譲,奚辨于国与天下也?苟尽其道,奚择于君臣父子也?譲其自有之国则不信,而求其譲于所未有之天下,舎家庭父子之爱,勦百年以后君臣之事而为之说,是孤竹不为贤,而必箕颖以为大,歴山不为孝,而必首阳以为髙,诸儒之论之谬也。夫先意承志,孝子之至也,泰伯能得之。故泰伯之所为,廼匹夫匹妇之所为当然者。夫惟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是天下之至情也。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