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则

共 479字,需浏览 1分钟

 ·

2024-02-06 04:31

第五十八则

周濓溪与伊川云:看毕严经一部,不如看一艮卦。大众,以一艮卦能尽得毕严经义乎?众默然熏礼,请开发。曰:艮,止也。重艮为艮,止之又止,止于至善,息乎大中,圣人能事已矣。故卦辞: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背与心相对,不曰艮心,而曰艮背者,心忘已矣。心忘己,自然人我两忘,声色俱泯,造先天之妙境,何世间之灾咎,岂不简妙哉。华严经至妙之理,不过如是。中间广喻,四菩萨即易四象,八金刚即八卦。复姤两卦十二爻,即一年节候。龙女七岁成男,卦有六爻,剥坤第七,变为复震。震为长男阳龙之象,故喻七歳成男;纯一不杂,乾阳之象,故喻善财童子。天地五十五数,善财五十三,叅末叅大。天神至地神,即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也。叅合也,恰好五十五数,成纯阳乾数。故为八十一卷,皆易中圣人之绪余也。故周夫子以看一艮卦,胜看一部华严经,岂不然哉。虽然,若云大圣人超出乾坤之表,巍独无极之真,此亦谓之绪余。大众,能会得否?○颂曰:

止之又止止无止,当于言象外叅求。

艮心艮背归无极,忘我忘人混大冲。

大易羲皇元罔象,华严长者体洪蒙。

一齐止止全无法,玄又玄兮空不空。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