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通志列傳總敘

共 111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9 01:28

續通志列傳總敘

臣等按:通志倣史記以成書,而列傳則用班氏之例,如漢之蕭、曹、周、陳諸人,史記列於世家者,並以列傳槪之,亦諸史之通例也。其傳三代以上人物,閒采春秋內外傳補益之。漢、魏至隋則純取舊史之文,惟唐書與五代史以本朝大臣所編,不敢輕議,故不及焉。臣等今奉詔續修,自唐迄明,以次纂輯,一凖夾漈之例。惟是鄭氏所撰列傳,沿襲舊文,畧無增損,頗爲後儒所訾。或因馬、班、陳、范史家鉅手,文本簡嚴,可無更易。抑亦以一人之精力有限,規模粗定,亟於成書,叅攷異同,有所未暇云爾。若夫唐有新舊二書,體例各殊,詳畧互見,其中事蹟彼此矛盾者,未易枚舉。苟非折衷以歸於一。無以傳後而信。今至於宋元諸史。卷帙尤繁。其中或一事而屢書。一人而兩傳。倘僅鈔拾陳編。以爲新志。將恐架屋叠床。徒多而不適於用。昔歐陽修之新唐書。事增於前。文省於舊。司馬光之通鑑。別爲攷異一書。叅諸家異同,正其謬誤。後儒取以分注本條之下,讀者便之。臣等今所編輯,竊取二家之義,凡正史所載,事之無關法戒、人之無足重輕者,稍刪節之。

又史以紀治忽之迹,非取詞章之工,如魏徵、陸贄之論事。劉蕡之對䇿,皆經國名言,所宜備錄。至韓愈進學解、平淮西碑、柳宗元貞符與許孟容書之類,文雖工而無裨於政治,亦可從刪。

又以史臣載筆,或囿於聞見,采訪弗該,或怵於權勢,予奪失當,將欲補亡訂誤,必當博渉羣書。攷唐、宋、遼、金、元、明正史之外,可備取材者,編年則有司馬光、朱熹、李燾、李心傳、陳均、劉時舉、陳桱、薛應旂、王宗沐、商輅,別史則有曾鞏、王偁、葉隆禮、宇文懋昭、柯維騏、王維儉、邵遠平,典故則有杜佑、王溥、王欽若、馬端臨、章俊?、王圻,傳記、雜事則有温大雅、劉肅、韓愈、王禹偁、鄭文寶、林坰、馬令、陸游、張唐英、宋敏求、李心傳、徐夢莘、杜大圭、徐自明、王鼎、劉祁、元好問、蘇天爵、陶宗儀、鄭曉、王世貞、沈德符、孫承澤等遺書具在,以及碑版、石刻、文集、選本、輿地、郡縣之志、?事說部之書,並足以證正史之異同,而補其闕漏。今搜采諸書,詳加折衷,其可徵信者,則增入正文,其當兩存者、則附之分注。若史文舛譌、加以駮正、皆必依據古書。匪敢自逞臆見。仍注於逐條之下、以便省閱。又如五代史之文甚簡。宋元史之文甚繁。此在各自成書、原屬不相沿襲。今旣彚爲一編、則前後繁簡、未便懸殊。兹於文之簡者、訪舊聞以裨其遺;文之繁者,芟冗詞以舉其要。務在彚累朝之制作,入夾漈之型模。雖則取材正史,不徒襲用舊文,庶幾仰副我聖天子右文稽古、實事求是之盛意焉。諸史每傳之後,復爲論贊,惟元史無之。夫良史之職,主於善惡必書。但使紀事悉從其實,則萬世之下,是非自不能揜,奚庸別爲褒貶之詞。夾漈之不載論贊,允爲有識。今亦仍其例云。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