鳯寕徽

轻识古籍-繁体

共 4095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3-12-08 06:28

鳯寕徽

第十三葉,注一 牛田,馬田即菜田。第二十五葉,注二 宣徳中安得有高淳,高淳自弘治中設,注三 州判姓侯。第四十六葉,注四  廣徳州志。 太祖下江南,廣德車先歸附,遂令民糧全免,其馬草,亦以憲臣走議而然,亦非 上之制也。其田畆米,亦憲臣獻議所定者。自永樂至天順間,悉一畆納一升。成化中,都憲王公恕?加半升,以損官種之一。後都憲何公鑑因生員濮鉞等上章,謂非 高皇仁民之本意,遂照舊畆科一升。今云每畆一升二合者,盖有司以每嵗洒?未給,乃因而加之,非定制也。注五。  廬江志:以上逐年?取買辦,或此或彼,?無定規,而或多或少,亦無定數,其價之輕重,則隨時低昻,從部所定,謂之??。第五十葉。注六,  凡所置管軍百户十人,並以選充,其餘皆帶俸如指揮例。管軍百户缺,則以所鎮撫代。第五十一。葉注七:  畿志: 新安江源,一出歙之黟山,一出休寕之率山,一出績溪之大鄣,一出婺源之浙嶺,四水皆達歙浦,會流至嚴州,合金華,永入浙江,為灘三百六十水,至清深淺皆見底。注八 一作黝。  其山盤據宣、池、江、浙諸郡,而為鎮于徽。第五十二葉注九。  揚之水岀績?籠嵸山,西逾于朱砂崕,過臨溪、荆溪,注于周淨油潭,而繞于神砥,与前二扵會,而匯于練江。其与揚之水會者,一曰武洪水,水岀休寕捎雲山之半壁,過武洪村。一曰昌溪水,水出柳亭山,過?溪。一曰苦溪水,水中亂石碊之,洪港斗折,淙流騰激,其疾如箭,亦名八十里苦是也。其别流而不与練江會者,綿溪水也。岀績之佛論嶺,東南過于鳳池,与篁墩湖之水共匯于深渡,注于街口,合諸水,下嚴瀨,入于浙江,以放于海。畿志:揚之水源出績溪巃嵸山,南流合大鄣山水,入歙縣界,直抵府城,西合黄山諸水,是為練溪,南達于浦口。歙浦,在縣東南十五里,乃新安諸水會聚處。注十  邑之大川,曰練江。其衆流?匯,不可勝紀。要皆發源于峯山,下赴于大壑,襟帶于郭,西注于漁梁,下于歙浦,會休、婺、黟、祁之水,同為新安江。其受黄山之水,則統名曰豐樂,泒于曹溪、阮溪、容溪、浮溪,支于注溪、潨溪、龍擺溪、笙溪、琴溪,四合于仙人臺,溢于昌堨,注于狀元潭,迤于吕堨,与大小母堨水會,逾于沙漠源渡,過百花臺,及于龍王潭南,又与富資布射揚之水會。富資水岀箬嶺,布射水云云。注十一,  過吕公灘,注十二。  府南三里注十三  浦在縣東南十里,注十四,  南流百五里入嚴州界。注十五。  畿志:縣南十二里注十六,  府北四十里注十七,  流至縣北三十里,注十八。  在縣東百十一里,接嚴州界。注十九。  南百里第五十三葉,注二十。  婺源志、 此山為廬、浙二水?源之祖,自絕頂飛澡,流至仙側,兩謂仙人跨磵,此浙源也。山南之水自清風嶺丁巔石罅泠□出非一處,流為金砂磵,繞須□菴之左,経白雲菴,前趨龍湫,生廬源也。注二十一  黟縣西南十里,注二十二,  縣南七十里。注二十三。  縣東南三十五里。第五十四葉。注二十四。  隋大業中,汪華築郡城,自黟徙治于此。注二十五。 山之南為婺源,其水南下而西流者,過饒州,函于彭蠡山之北。水源有二,皆山巔瀑瀉而下。一自望仙巖流出梅溪口,入祁門界,合字溪水,東南流入休寕。一自高湖尖流出彭䕶坑口,東与梅溪、年溪水會,又東至江潭溪,浙溪之水赴焉。 浙溪水出婺源浙嶺,東流縣南一百三十里,一名漸溪,注二十六。 高湖山,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注二十七, 邑西七十里注二十八, 邑南五十里,注二十九。 縣西一百五十里,注三十。  縣西三十六里第五十五葉,注三十一, 縣西南四十里,注三十二。 南門外一里,注三十三。 府南五十里,注三十四, 在城内西隅,注三十五。 水左右分流,合武口入鄱陽為廬江,故名。 浙嶺西注三十六, 縣北九十里。注三十七, 縣北九十里注三十八。 婺源諸水皆入鄱湖,惟此水東沠入休寕達浙,故名。其西?則匯鱅水,注三十九。 此山之水,東會休寕、祁門、黟縣諸水,至歙浦,又會績漢、歙縣諸水入浙江。注四十。  縣志: 自 浙源東崙出者為浙源,自浙源西脊岀者為廬源,注四十一。 縣西北百二十里,注四十二。 縣西北九十里,婺水出焉,注四十三。 縣北百一十里,東界休寕,注四十四。 縣此百里,注四十五。 与休寕接界,注四十六。 西北百二十,注四十七。 東南界婺, 北界休寧,西界  浮梁,注四十八。 接開化縣界,注四十九, 為休、婺界五嶺,此其一也。?驛道自中平經大阪,達休寕之黄茅,沿澗曲折,谷水暴?,則橋道皆壞。宋汪紹捐貲闢路,從芙蓉葑鏡羊、闘塔嶺直抵黄茅,較舊近十五里,且無水患。元院判汪同復開拓之,今為通衢。 扶車嶺石,縣東一百二十里休寕界,注五十, 西百一十,注五十一, 西南接源梁磐平界,注五十二。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一名翀山 梅嶺,去梅山十里為徽繞通衢,注五十三。 縣志:縣水西北從鄣山大廣之南出為婺水,東南流工十五里為莒,經水四十里合施村水,至清華合月嶺水,又合浙源、沱川二水,過思溪,合新嶺下源内水,至武溪,會東北汪口合流之水,至石門灘南繞縣治入鄱陽湖。 北從浙源山東出為浙源水,東流五十餘里至休寕界,會休、祁、黟諸水,東入屯浦溪,又南入歙浦,歸于浙江。 北從浙源山西岀,為浙源西水,西南流十五里至?路口,合廬源水,至沱口合沱川,入于清華,會于武溪,繞縣治 北從廬嶺山出,曰廬源水,南流五里為廬坑,至?路口,会浙源西水,入于清華,會于武漢,繞縣㳂。 東北從龍尾朗山、囬嶺、覺嶺出,為東北水。其?源四嶺、覺嶺諸山,而西北來者為叚莘龍尾水,?源對鏡、平闘諸山,而東南來者為外庄溪頭水。回水,前後合于武口,出于汪口,會于武溪,繞縣治 東,從石耳、芙蓉之山出,為正東水。發源屏障山,流十里,西合濟溪水,又合鱅溪水,西過旃源水,至于中平鎮,遇江灣東合東北諸水于汪口,會于武溪,繞縣治 東,從大鱅之山出為鱅水,東至衢州,過蘭溪入浙江。其西流者二十里,合濟溪水于鎮,鎮入于汪口。武溪繞縣治 東,從斜山之水出為科水,南法九十里,会婺水,繞縣治 東,從小斂山出為小斂水,南流四十里,西南入于邑之下流。 西北從鵝峰之山出為桃溪水,南行三十里,東合考川水,過高安,繞于扶喬尖,至福陽南,入于邑之下流,入鄱湖。 西從梅源之山出為梅源水,出角子尖,行十里合船槽嶺水,過湖山李白渡,合于官會坑,至福山,南流七十里至太白南入于邑之下流。福陽在邑西十里, 西北從石龍山出為杭溪水,南流五十里至于抗口,入邑水。 西從㠣崌山出為濡溪源水,南流三十里過烏龍潭,注為漕溪,入邑水。至鄱陽, 西南從濬源山出為濬源水,南流三十里入于吴溪。主鄱陽第五十六葉,注五十四, 縣東北八十里,注五十五, 縣東九十里,注五十六, 二十里合濟淺水于鎮頭,入于注口。武溪繞縣治,注五十七。 婺州水源于此,故縣名婺源。注五十八, 縣西一百四十里。周回綿亘数十里,接樂平界,注五十九, 南流八十五里統縣城,又南流四十里合斜水,注六十,  縣東九十里,注六十一, 邑東七十里,注六十二, 縣東一百里,注六十三, 邑東五十里第五十七葉,注六十四, 縣南十五里衆水?注,注六十五。 栢溪橋,在縣北三十里,注六十六, 並縣西一百里,注六十七, 縣西一百二十里。注六十八。 縣西一百四十里。注六十九。 邑 九十里第五十八葉注七十。  邑西一百里。注七十一。 縣西南七十里第五十九葉注七十二。 邑北十五里。注七十三。 縣東南三十五里。注七十四。  績之介丘,莫尊于大鄣,而察其原,實起于西北,曰大會之山。是山也,南一支四十里至翬山,為縣治。由翬山一支北至大獒山,又東四十里至巃嵸山,伏而?起,為丈尺山,右折為石金山,南抵唐金山,為越國墓。其左折十餘里,度石柱嶺北,東迤邐起為大鄣。其山南一攴走百餘里,為新安郡治。東一支走七百里,為鐘山。又東一支至錢塘為武林。注七十五, 周一百五十里,注七十六。 中有道通寕國界,舊有寨,因呼為叢山関。第六十葉,注七十七。 龍鬚山,在縣東二十里,髙五百仭,周三十里,注七十八, 為走金?通衢。注七十九, 在佛論嶺西北。注八十  掦之水,出巃嵸山,其北流逕宣入于揚于江。其南流四十里至大屏山,乳水自西來注之。又南五里,厯?山之麓,翬水自西來注之。南至于象山二十里,又東會于登源之水,又西會于上漢之水,合流紆繘四十餘里,入于練溪,逕紫陽山,北流入于錢塘,又東入于海。翬山之隂諸水會注于旌川,至蕪湖入掦子江。績之水,此其大都焉。  南流二十里為揚溪,又南流二十里過邑東,繞梓潼山麓為績溪,一名清漢。又南二十里至阜?山,為臨溪,又南四十里入于練溪,皆名揚之水焉。逕紫陽山入于浙江。  梓潼山在縣東三里,又東為大屏山,注八十一。  縣志●併入揚之水,注八十二。  縣志●得入登水,注八十三。  邑西南二十里第六十一葉,注八十四。  東南流十餘里為徽漢,遇来蘇渡入于掦之水,注八十五。  婺據徽、鄱之交,俯吴甲,亘楚尾,窮僻斗入,重山複嶺,注八十六。 縣東南六十里第六十二葉,注八十七。 縣北六十里第六十三葉,注八十八。 次則休之南界,故注八十九。 白 際,注九十。  次則休之南界,故注九十一。 小歛山第六十四葉,注九十二。 故婺之。注九十三。 梅 林,注九十四。 平尋嶺□徑注九十五。 次則祁之北界,注九十六, 即今太平鎮,注九十七, 即永安鎮,注九十八。 次則歙之北界第六十五葉,注九十九。 廵按御史虞守愚注一百。  然拘儒俗吏徃徃泥親丁之說,物包當之短,遂使有力者輙以家奴應名,即謂之親丁,有無膂力技能,有司不問也。郷民間有傭市民自代者,則又皆柔猾使㨗之徒,有司荀利其奔走,其有無膂力技能,尢不暇問,縱有其人,又未免因于差遣,疲于送迎。然則其衰耗不振,去今之軍伍者幾希矣,安望其為 國捍禦也。第六十六葉注百一:  兵有衆寡,陣法亦異,要使踈宻之間足成行列。又宜倣河北、南贛攢操之法,每歳以季冬羣赴于府,府廵捕合而演之,至月終,郡守親臨大閱,旌别賞罰而後遣。事竣則課諸縣之殿最,以報于撫按,其廢而不舉者讓之,訓練有方,又必養其鋒鋭。操演之外,惟逐捕奸宄則役之,脩繕城池則役之,械逆罪囚則役之,衛䕶勅使則役之。非此原編苐十冊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