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黄勉之書

共 2034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3-12-08 02:10

與黄勉之書

甲申,

勉之别去後,家人病益狼狽,賤軀亦咳逆,泄瀉相仍,曾無間日,人事紛沓未論也。用是大學古本曾無下筆處,有孤勤勤之意。然此亦自可徐徐圖之,但古本白文之在吾心者,未能時時?明,?有可憂耳。來問?條,實亦無暇作答。締觀簡末,懇懇之誠,又自不容已於言也。

來書云:以良知之敎涵泳之,覺其徹動徹靜,徹晝徹夜,徹古徹今,徹生徹?,無非此物,不假纖毫思索,不得纎毫助長。停停當當,靈靈明明,觸而應,感而通,無所不照,無所不覺,無所不達,千聖同途,萬賢合轍。無他如神,此卽爲神;無他希天,此卽爲天;無他順帝,此卽爲帝。本無不中,本無不公。終日酬酢,不見其有動;終日閒居,不見其有靜。眞乾坤之靈體,吾人之妙用也。竊又以爲中庸誠者之明卽,此良知爲明;誠之者之戒愼恐懼卽,此良知爲戒愼恐懼,當與惻隱羞惡一般,俱是良知條件。知戒愼恐懼,知惻隱,知羞惡,通是良知,亦卽是明云云,

此節論得巳甚分曉。知此則知致知之外無餘功矣。知此,則知所謂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非虛語矣。誠明戒懼効驗功夫,本非兩義,旣知徹動徹靜,徹?徹生,無非此物,則誠明戒懼與惻隱羞惡,又安得别有一物爲之歟

來書云:陰陽之氣,訢合和暢而生萬物,物之有生,皆得此和暢之氣。故人之生理,本自和暢,本無不樂。觀之鳶飛魚躍,鳥鳴獸舞,草木欣欣向榮,皆同此樂。但爲客氣,物欲攪此和暢之氣,始有間斷不樂。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便立個無間斷功夫。悅則樂之萌矣,朋來則學成,而吾性本體之樂復矣,故曰不亦樂乎。在人雖不我知,吾無一毫慍怒以間斷吾性之樂。聖人恐學者樂之有息也,故又言此。所謂不怨不尤,與夫樂在其中,不改其樂,皆是樂無間斷否云云。

樂是心之本體。仁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訢合和暢,原無間隔。來書謂人之生理本自和暢,本無不樂,但爲客氣物欲攪此和暢之氣,始有間斷,不樂是也。時習者,求復此心之本體也,悅則本體漸復矣。朋來,則本體之訢合和暢,充周無間。本體之訢合和暢,本來如是,初未嘗有所增也。就使無朋來而天下莫我知焉,亦未嘗有所減也。來書云無間斷,意思亦是。聖人亦只是至誠無息而已,其工夫只是時習。時習之要,只是謹獨,謹獨卽是致良知,良知卽是樂之本體。此節論得大意亦皆是,但不宜便有所執着。

來書云韓昌?博愛之謂仁一句,看來大叚不錯,不知宋儒何故非之?以爲愛自是情,仁自是性,豈可以愛爲仁?愚意則曰,性卽未?之情,情卽巳?之性;仁卽未?之愛,愛卽巳?之仁。如何喚愛作仁不得?言愛則仁在其中矣。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也。周子曰愛曰仁。昌?此言,與周、孟之旨無甚差别,不可以其文人而忽之也云云。博愛之說,本與孟、周之旨無大相遠。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愛字何嘗不可謂之仁歟?昔儒看古人言語,亦多有因人輕重之病,正是此等處耳。然愛之本體固可謂之仁,但亦有愛得是與不是者。須愛得是,方是愛之本體,方可謂之仁。若只知博愛,而不論是與不是,亦便有差處。吾嘗謂博字不若公字爲盡。大抵訓釋字義,亦只是得其大槪,若其精㣲奧蘊,在人思而自得,非言語所能喻。後人多有泥文著相,專在字眼上穿求,?是心從法蕐轉也。

來書云:大學云:如好好色,如惡惡臭。所謂惡之云者,凡見惡臭,無處不惡,固無妨礙。至於好色,無處不好,則將凡美色之經於目也,亦盡好之乎?大學之訓,當是借流俗好惡之常情,以喻聖賢好善惡惡之誠耳。抑將好色亦爲聖賢之所同好,經於目,雖知其姣,而思則無邪,未嘗少累其心體否乎?詩云:有女如雲,言如雲,未嘗不知其姣也。匪我思存,言匪我思存,則思無邪而不累其心體矣。如見軒冕金玉,亦知其爲軒冕金玉也,但無歆羨希覬之心,則可矣。如此看,不知通否云云。

人於尋常好惡,或亦有不眞切處,惟是好好色,惡惡臭,則皆是?於眞心,自求快足,曾無纖假者。大學是就人人好惡眞切易見處,指示人以好善惡惡之誠,當如是耳,亦只是形容一誠字。今若又於好色字上生如許意見,?未免有執指爲月之病。昔人多有爲一字一句所牽蔽,遂致錯解聖經者,正是此病?耳,不可不察也。中間云無處不惡,固無妨礙,亦便有受病處,更詳之。

來書云,有人因薛文淸過思,亦是暴氣之說,乃欲截然不思者。竊以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亦將謂孔子過而暴其氣乎?以愚推之,惟思而外於良知,乃謂之過。若念念在良知上體認,卽如孔子終日終夜以思,亦不爲過,不外良知,卽是何思何慮,尚何過哉云云。

過思亦是暴氣,此語說得亦是。若遂欲截然不思,?是因噎而廢食者也。來書謂思而外於良知,乃謂之過。若念念在良知上體認,卽終日終夜以思,亦不爲過,不外良知,卽是何思何慮?此語甚得鄙意。孔子所謂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者,聖人未必然,乃是指出徒思而不學之病以誨人耳。若徒思而不學,安得不謂之過思歟!人只是知有所蔽,無境不逐物而移。學問到致知之後,自動與道合時習,此道也;朋來,此道也;人不知,此道也;仁愛萬物,好惡思慮,此道也。知致致知,是一了百當矣。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