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臺故事卷一上

轻识古籍-繁体

共 3541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3-12-07 04:25

麟臺故事夲四部叢刋續編史部、

上海?芬樓影印眀景

宋鈔夲原書葉心髙。二

十一公分?十四公分。朝奉大夫、守祕書少監程俱奏:竊見車駕移蹕以來,百司文書例從省記,按

以從事,蠹敝或生。日者朝廷復置祕書

省,稽叅舊章,稍儲俊造,而臣濫膺盛選,

待罪省貳。?以謂典籍之府,憲章所由,

當有記述,以存一司之守。輙采摭見聞,

及方?所載,法令所該,比次爲

分爲三卷,名曰麟臺故事,繕冩通進司投進。如有可採,許以

副本藏之祕省,以備討論。謹録奏

聞,伏?

勑旨。九月十九日奉

聖旨依奏。

右劄送中書程舎人。

紹興元年九月二十日。

麟臺故事卷一上

紹興元年七月,朝請郎試祕書少監程俱記

官聮

選任

官聮

國?,循前代之制,以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爲三館,通名之曰崇文院。直館至校勘,通謂之館職。必試而後命,不試而命者,皆異恩與功伐,或省府監司之乆次者。元豐官制行,盡以三館職事歸祕書省,省官自監少至正字皆爲職事官。至元祐中,又舉試學士院入等者,命以爲校理、校勘,供職祕書省。若祕書省官則不試而命。至於進擢之異,待遇之渥,資任之優,選除之遴,簡書之略,蓋不與他司等也。

昭文館在唐爲弘文館,?門下省。建隆元年,以避宣祖廟諱,改爲昭文館。大學士一人,以宰相充。學士、直學士不常置。直館以京朝官充。掌經史、子集、四庫圖籍、修冩校讎之事。判館一人,以兩省五品以上充。

史館舊富集賢院,監修國史以宰相充。開寳中,薛居正以叅知政事監修。自後叅知政事亦有管句修國史者,不常置。景德中,又有同修國史之名,史畢即停。修撰以朝官充,直館以京朝官充。又有檢討、編修之名,不常置。掌修國史日暦及典圖籍之事。判館事一人,以兩省五品以上充。後改官制,日曆?國史案,毎修前朝國史實録,則别置國史實録院。國史院以首相提舉,翰林學士以上爲修國史,餘侍從官爲同修國史,庶官爲編修官。實録院提舉官如國史,從官爲修撰,餘官爲檢討。

集賢院大學士一人,以宰相充。學士無定貟,以給諌卿監以上充。直學士不常置。掌同昭文判院事一人,以两省五品以上充,或差二人。

三館通爲崇文院,别置官吏,有檢討,無定貟,以京朝官充。校勘無定貟,以京朝、幕府、州縣官充。掌聚三館之圖籍。監官一人,内侍充,兼監祕閣圖書。天禧五年,又置同句當官一人。

祕閣,端拱二年,於崇文院中堂建擇三館書籍真本,并内出古?墨迹等藏之。淳化元年,詔次三館,直閣以朝官充,校理以京朝官充。掌繕寫祕藏、供御典籍圖書之事。判閣一人,舊常以丞、郎、學士兼祕書監,領閣事。大中祥符九年後,以諸司三品、兩省五品以上官判國?,又置祕閣校理,通掌閣事。咸平後者皆不領務。祕書省在光化坊,?京百司判省事一人,如監闕,以判祕書省官兼充。景德四年,詔祕閣書籍,内臣同提舉,掌祭祝版、正辭録外,有常例祭者,並著作局分撰。或在京闕著作局官,亦有祕書丞、郎撰者。舊制,常祀祝文,祕書省、嶽瀆並進書學士院,唯五嶽進書,四瀆則否。至咸平六年十二月,詔四瀆祝文並進書。大中祥符二年,更令两制、龍圖閣待制與太常禮院取祕書省、學士院祝版,據正辭録重定,付逐司遵用。景德?,詔祕書省㨂能書人冩祝版,委祕書監躬親㸃檢,謹楷不錯,方得進書。省有監、少監、丞、郎、校書郎、正字、著作郎、佐郎,是時皆以爲官,常帶出入,亦猶尚書省寺監、丞、郎、卿少、郎官、丞、簿等,皆爲官也。即官至祕書監,有特令供職者,或以他官兼監。至道中,宋白以翰林學士承㫖兼祕書監。淳化中,李至自前執政以禮部侍郎兼祕書監。大中祥符九年,楊億以祕書監判祕閣兼祕書省事是也。然議者以爲億正爲祕書監矣,不當更言判省閣,蓋有司之誤也。自後兩省五品以上官不兼監者,止云判,其祕書省事亦掌爲祕書監之領。祕閣省事,猶著作佐郎。在三館則修日暦,正言、司諌供職本院,或在從班,則行諌諍之職。侍御史、監察御史供職本臺,則行紏彈之職也。

端拱二年八月,李至等言:王者藏書之府,自漢置未央宫,即麒麟、天禄閣在其中,命劉向、楊雄典校,皆在禁中。書即内庫書也,東漢藏之東觀,亦在禁中也。至桓帝始置祕書監,掌禁中圖書祕記,謂之祕書。及魏分祕書爲中書,而祕書監掌藝文圖籍之事。後以祕書屬少府,故王肅爲祕書監,表論祕書不應屬少府,以謂魏之祕書,即漢之東觀,因是不屬少府。而蘭臺亦所藏之書,故薛夏云:蘭臺爲外臺,祕書爲内閣。然則祕閣之書,藏之於内明矣。晉宋巳還,皆有祕閣之號。故晉孝武好覽文藝,勑祕書郎徐廣料祕書閣四部,三萬餘卷。宋謝靈運爲祕書監,?祕閣之遺逸。齊末兵火延焼,祕閣經籍遺散,梁江子一亦請歸祕閣觀書。隋煬帝即位,冩祕閣之書分爲三品,於觀文殿東廊貯之。然則祕閣之設,其來乆矣。及唐開元五年,亦於乾元殿東廊冩四庫書,以?内庫,命散騎常侍禇无量、祕書監馬懷素緫其事。至十三年,乃以集仙殿爲集賢殿,因置集賢書院。雖㳂革不常,然則祕閣之書,皆置於内也。自唐室陵夷,中原多故,經籍文物,蕩然流離。近及百年,斯道㡬廢。國家承衰弊之末,復興經籍,三館之書,訪求漸備。館下復建祕閣,以藏竒書,緫羣經之愽要,資乙夜之觀覽。斯實出於宸心,非因羣下之議也。况睿藻宸翰,盈編積簡,則其奥祕,非復與羣司爲比。然自建置之後,寒暑再周,顧其官司,未詳所處。乞降明詔,令與三館並列。至於髙下之次,先後之稱,亦昭示明文,著爲定式。其祕書省旣無書籍,元?京百司請如舊制。詔曰:朕肈興祕府,典掌羣書,仍選名儒入直於内,文籍大備,粲然可觀。處中禁以宏開,非外司之爲比。自今祕閣冝次三館,其書省依舊屬京百司。

端拱元年,?置祕閣,以禮部侍郎李至兼祕書監,右司諌、直史館宋泌兼直祕閣,右賛善大夫、史館檢討杜鎬爲祕閣校理。祕閣設官自此始。太平興國中,左拾遺田鍚上䟽,以謂今三館之中有集賢院書籍,而無集賢院職官,雖有祕書省職官,而無祕書省圖籍。然至淳化元年,始以太子中允和濛直集賢院,若祕書省則所掌祠祭祀版而已。書籍實在三館祕閣,而所謂職官者,猶今寄禄官耳,則雖無書籍可也。

景德?,置龍圗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並寓直祕閣,毎五日一貟遞宿。後置天章閣待制亦寓直於祕閣,與龍圖閣官遞宿。

崇文院,於三館直院、直館。直閣、校理、校勘之外,三館、祕閣又各置檢討、編校書籍等官,其位遇職業,亦館職也。校勘、校對書籍不帶出。天聖五年,晏殊知南京,辟館閣校勘,王琪簽書南京留守判官公事,特許帶行,以殊故也。

嘉祐四年正月,置館閣編定書籍官,以祕閣校理蔡抗、陳襄、集賢校理蘇頌、館閣校勘陳繹,分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祕閣書而編定之。元豐官制行,旣皆罷而不置。至元祐中,祕書省職事官與館職之外,又置校黄本書籍,蓋校書之比也。

元豐五年,官制行,即崇文院爲祕書省,以寄禄官易監少、至正字,以祕書監少監、丞郎、著作郎、佐郎、校書郎、正字爲職事官,館職不復試除,見帶館職人依舊。如除職事官,校理以上轉一官,校勘減磨勘三年,校書減二年,並罷所帶職。

政和七年,始置提舉祕書省道録院,以大學士至使相、三孤?職,置管句文字官二貟。親殿中丞。

宣和二年,以中貴人提㸃三館祕閣,亦以節度使至使相爲之,皆以恩倖選,非故事也。舊有監書庫官,内臣一貟,至是又下吏部差使臣一貟,監門使臣一貟,則本省奏辟。

元豐官制,祕書監、少監各一人,或少監二人,丞一人,祕書郎二人,通掌省事;著作郎、佐郎各二人,專修日曆;校書郎四人,正字二人,校對書籍。政和末,無復定貟,官冗且濫。至宣和三年,論事者屢以爲言,上亦厭之,乃詔三省定貟數,且清其選。於是倣元豐之制,止増著作佐郎、校書郎、正字各二,貟,監、少之外,定爲十八貟,以倣有唐登、瀛之數,其溢貟皆外?。

崇寧以後,置編修國朝㑹要所、詳定九域圖志所二?於祕書省。㑹要以從官爲編修,餘官爲叅詳官,修書官為檢閱文字,與祖宗時異。祖宗時,㑹要巳有檢閱文字官,然林希以檢閱文字而詔俾同編修,則知檢閱文字官不編修,編修官乃下筆耳。崇寧反是。九域圗志,前朝固嘗修定,止就館閣而不置?。崇寧雖就祕書省,然置?設官,以從官爲詳定,餘官爲叅詳,修書官爲編修官。檢閱、編修其進用,視祕書省官而無定貟。當時宰執從官,大抵由此塗出,合祕書省之士至數十人。然二書皆祖宗時所嘗修,亦在三館,但不別置?耳。?王黼得政,欲盡去冗費,專事燕山,於是在京諸?皆罷編修㑹要亦不復置官,與九域圗志令省官分修而已。?罷諸?,黼念貴倖,恐復造膝,開陳,卒不可罷。於是得旨亟行,令?官當日罷書庫官,人吏皆即赴吏部。於是文書草沓皆散失,乃不知朝廷毎有討論,不下國史院,而常下㑹要所者,蓋以事各?從,毎一事則自建?元年以來至當時因革利害,源流皆在,不如國史之散漫簡約,難見首尾也。故論者惜其罷之無漸,而處之無術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