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時藥法

轻识古籍-繁体

共 60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17:27

受時藥法

飮食能療饑病,故稱時藥。時?,受食各有其時。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後食,鬼夜食。從明相出至日中,乃比丘應食之時也。若早若晩,佛皆未許。時藥者,粥飯餠麨果菜等,是中又有正食不正⾷之分。言正食者,謂飯麨等,可當中食用?,是爲正。如枝?花果及薄粥等,不堪作中食用?,是爲不正。若午時先食不正食,後得食正食。如先食正食,則不應復食不正食。謂足食巳,不應更食時食也。其正食不正食,若無七過,應於時中如法授受而食。一者非內?,謂比丘不得與食??。凡所居之處,必預結庫藏,貯畜一切飮食方可。僧祗律云:一切果菜,非别衆食,非處處食,非足食,多積屋裏不犯。二?非內煮,謂比丘界內不應燒煮,若煮得罪。亦先結淨?,方免此過。三者非自煮,佛制比丘食不從人授,尚不得食,况自煮乎?四?非惡觸,?前未受具戒?觸等。五?非殘?,謂正食食殘自畜,次日復用不應。六?非販賣所得之物。七?非犯竟之殘藥。此皆不淨,故不應用。若無是過,方可授受。其授?,一、要能分别是食非食;二、要有施心;三?、如法授與。授法有五,謂手與手受,或手與器受,器與手受,器與器受,或遙過與,知必得墮手中。是中受食之人,一、要知食體與淨人所受之食?,心境相當,非錯彼此;二?、有心自食,非爲餘事;三?、如律授受。更宜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巳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等爲宗;四、正事良藥,爲療形枯;五、爲?道業,應受此食。如是受食,始稱如法。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